海原县树台乡2010年粮食高产创建生产示范
马铃薯是海原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0%以上。因此加快海原县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步伐,不但是马铃薯产业升级增效、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资源优势转化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一、基本情况
树台乡地处海原县南部,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气候冷凉,土质松软,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全乡共辖9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6218户27396人,有耕地24.5万亩,马铃薯年均种植面积在12万亩以上。
本着早动员、早部薯、早落实的工作思路,采取集中连片的种植模式,通过“机械覆膜、提供肥料、提供子种”的办法全面完成马铃薯种植工作。
二、高产创建完成情况
在红井村、二百户村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面积11700亩。在红井行政村的浏河自然村建立百亩示范攻关区1个,面积170亩。涉及农户590户,户均种植23.2亩,人均种植4.1亩。
在示范区内建立高产技术集成展示区1个,面积40亩,重点展示有机培肥地力、不同地膜覆盖、抗旱剂拌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脱毒种薯种植。通过新技术示范引领的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马铃薯的种植,切实推动海原县马铃薯产业发展。
建立马铃薯优良品种展示区1个,面积10亩,引进目前生产上种性稳定、综合性状好、具有推广价值的黑美人、冀张薯8号、绿夏22号、云6等30个新品种进行展示。通过品种示范展示,选育出适宜树台乡以及海原县南部山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示范园区安排马铃薯试验4个,即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马铃薯氮素自然平衡试验、马铃薯专用肥不同用量试验和马铃薯生物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
万亩示范区平均亩收获株数3078株,单株结薯数4.3个,平均单株重0.44千克,理论产量(鲜薯)1354.3千克,折合实际产量1151.2千克。千亩攻关区平均亩收获株数3250株,单株结薯数4.2个,平均单株重0.47千克,理论产量(鲜薯)1527.5千克,折合实际产量1298.4千克。百亩攻关区平均亩收获株数3370株,单株结薯数4.1个,平均单株重1.21千克,理论产量(鲜薯)4077.7千克,折合实际产量3466千克。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按照高产创建技术要求,实现“三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获技术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覆盖),“六统一”(统一使用良种、统一机械播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施用配方肥、统一机械收获)。
2.以试验示范建设为核心,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整体发展,并接受区市领导的检查和验收。
3.以增加马铃薯面积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为工作方向,技术员直接指导农民,重点采用一个主导品种和两项主推技术,加强对马铃薯脱毒种薯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宣传力度。
4.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展5次技术培训,分别在马铃薯播种、生长期讲授田间管理、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在马铃薯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期通过宣传材料、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传授,印发“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配方施肥建议卡等技术资料1000余份,发放到乡、村、组及农户,保证了技术措施的落实。
四、技术操作
1.精细整地
前茬以麦茬、油料、豆类为主。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耕深20~ 25厘米,充分接纳雨水,并适时耙耱保墒,白露前适时浅耕收耱,第二年早春镇压提墒。
2.良种选择
按照品种特性,资源特点,依据因地制宜,适时适种,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选用青薯168品种。
3.规范化栽培
种植方式为机械覆膜播种,万亩展示区的亩株数为2400~3000株,百亩攻关区的亩株数为2800~3500株,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50厘米,播种深度为10~15厘米。
4.适时播种
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
5.施足底肥
播种前施农家肥1000千克/亩,马铃薯专用肥40千克/亩。
6.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2)定时放苗与覆土封口:当马铃薯幼芽破土长出1~2片叶时,及时放苗,放出苗后立即用细土封严放苗口,慎防高温烫坏幼苗。放苗应选晴天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阴天可全天放苗。
(3)中耕除草:加强中耕除草,避免杂草与马铃薯争水争肥,在出苗后立即动锄铲地,活化土壤,消灭杂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良好发育。
7.病虫防治
4月25日整地时,用15%的乐果粉剂2.25千克/亩与土壤混合,防治地下害虫。由于今年雨水多(土壤含水量达到17.6%),造成青薯168品种晚疫病有大面积发生的趋势,7月上旬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宣传、动员农户施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药剂防病(15千克水兑30克药剂)。
8.适时收获
大部分茎叶变黄逐渐枯萎,块茎容易脱离时为最佳收获期,9月底10月初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