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验结果表明,50%福美双WP和75%百菌清WP对黄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病害发展较快时,间隔7天连续施药2次,防效最高可分别达到75.8%和79.8%,防效均接近于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的防效,是目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较好药剂,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建议今后可作为保护地、露地栽培的黄瓜白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并可以与25%三唑酮WP等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止黄瓜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
黄瓜白粉病的化学防治现状及新防治药剂筛选
马建华(1) 张蓉(2) 吴晓燕(3) 王金福(4)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通常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病较重,可引起叶片枯萎、植株干枯,可导致减产20%~30%。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等防治黄瓜白粉病,虽然仍然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由于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若剂量加大易造成药害。50%福美双WP和75%百菌清WP分别是山东潍坊鸿汇化工有限公司和广州农药厂从化市分厂近期开发的药剂。为明确50%福美霜WP和75%百菌清WP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降低用药成本,为新农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2005年对以上两种药进行了田间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
50%福美双WP由山东潍坊鸿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75%百菌清WP由广州农药厂从化市分厂生产。
25%三唑酮WP由百里通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二)试验作物
黄瓜品种为津杂四号F1。
(三)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蔬菜生产基地露地黄瓜地,总面积为750 m2,土质为灌淤土,肥力中等偏上,沟灌方式,地势平坦,全田生长一致。4月28日播种,单垄双行栽培,垄距为1.5 m,株距0.4 m。2005年7月22日第一次用药时为黄瓜白粉病已为中度发病,病情指数平均为24.5,试验前一周内未施用任何其他药剂。
二、试验设计
(一)药剂剂量处理
设供试药剂50%福美双WP的三个剂量处理分别为有效成分900 g/hm2、450 g/hm2、300 g/hm2,则用药倍数分别为500、1000、1500倍。75%百菌清WP的三个剂量处理分别为有效成分1687.5 g/hm2、2250 g/hm2、2812.5 g/hm2(商品用量为每亩150 g、200 g、250 g),用药稀释倍数分别为400、300、240倍。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有效成分180 g/hm2,稀释倍数1000倍。另设喷清水为空白对照,喷雾量为900 L/hm2。
(二)小区设计
共计5个处理,设4次重复,20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2.5 m×3.0 m=37.5 m2
(三)施药方式
在7月22日进行第一次施药,间隔7天后(7月29日)第二次施药,共喷两次,每处理用液量15 kg。使用TX-16型背负式手压喷雾器均匀喷雾,工作压力为0.2~ 0.3 MPa,工作行程为80~210 mm,喷孔直径为1 mm。施药时小区间用塑料膜作隔离。
(四)调查方法
防效调查。分别在第一次喷药前、第二次喷药前、第二次喷药后14天进行发病情况调查。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的全部叶片,每片按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CK0、CK1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施药后病情指数,PT0、PT1为处理区施药前、施药后病情指数。
气象资料记录。试验期间,7月26日、7月30日、8月7日、8月8日出现四次阵雨天气,降雨量分别为3.5 mm、7.4 mm、7.1 mm、5.2 mm,最低气温17℃,平均温度19℃~31℃,试验期间无恶劣气候因素影响。
药害调查。药后1天、7天、14天观察药剂对黄瓜有无药害,如发生药害,根据药害分级方法调查记载。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1,50%福美双WP三个剂量处理900 g/hm2、450 g/hm2、300 g/hm2在第一次药后7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2%、53.7%和45.4%。第二次药后14天三个剂量处理的平均防效增加到75.8%、73.9%和64.4%,其中900 g/hm2剂量处理防效最高,接近于对照药剂25%三唑酮的防效81.1%。75%百菌清WP三个剂量处理2812.5 g/hm2、2250 g/hm2、1687.5 g/hm2在第一次药后7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4%、61.0%和55.7%,对黄瓜白粉病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第二次药后14天三个剂量处理的平均防效增加到79.8%、77.6%和71.8%,其中2812.5 g/hm2剂量处理防效最高,也接近于对照药剂25%三唑酮的防效81.1%。
显著性分析表明,两次施药后,在0.01水平上,试验药剂50%福美双WP三个剂量处理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只有剂量处理300 g/hm2与对照药剂25%三唑酮有显著性差异。75%百菌清WP除1687.5 g/hm2剂量处理与2812.5 g/hm2、2250 g/hm2两个剂量处理及对照的防效有显著性差异外,2812.5 g/hm2、2250 g/hm2两个剂量之间及与对照的防效均未有差异性。50%福美双WP三个剂量处理间的防效与75%百菌清WP三个剂量处理间的防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均不显著。
在0.05水平上,50%福美双WP剂量处理450 g/hm2、300 g/hm2与对照药剂差异显著,剂量处理900 g/hm2与剂量处理300 g/hm2有显著性差异,而与对照药剂无差异。75%百菌清WP 2812.5 g/hm2、2250 g/hm2两个剂量处理的防效与剂量处理1687.5 g/hm2有显著性差异,而与对照药剂25%三唑酮无显著性差异。50%福美双WP 2812.5 g/hm2与75%百菌清WP 900 g/hm2两个剂量处理间的防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不显著。其他两个剂量处理差异性较显著。
(二)对作物的安全性
每次施药后1天、7天、14天观察,50%福美双WP、75%百菌清WP三个剂量处理的各小区黄瓜生长正常,没有药害产生。
四、小结
50%福美双WP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病害发展较快时,连续施药2次,间隔7天,防效最高可达到75.8%。同样,75%百菌清WP对黄瓜白粉病亦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在田间病害发展较快时,连续施药2次,间隔7天,防效最高可达到79.8%。二者均接近于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的防效。(附表)
由于在第一次施药时,田间白粉病的平均病情指数已达到24.5,病情发展非常迅速,空白对照区第一次施药后7天,病情指数由药前的24.8上升到46.2。因此本试验进行了第二次施药。通过两次用药,当对照区病情指数已高达58.3时,试验药剂50%福美双WP 900 g/hm2剂量处理能将病情指数能降低到14.9,75%百菌清WP 2250 g/hm2剂量处理能将病情指数降低到12.5,充分说明这两种试验药剂能够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蔓延危害。
本试验50%福美双WP、75%百菌清WP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建议今后可作为保护地、露地栽培的黄瓜白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并与25%三唑酮WP等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治抗药性的产生。
从试验结果看,50%福美双WP防治黄瓜白粉病最适使用剂量为450 g/hm2~900 g/hm2,75%百菌清WP防治黄瓜白粉病最适使用剂量为2250 g/hm2。
附表 50%福美双WP、75%百菌清WP、25%三唑酮WP、CK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
【注释】
(1)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2)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3)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农林牧业局
(4)宁夏武警总队后勤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