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对北方地区日光节能控温型循环封闭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的试验研究,严格规范养殖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养殖池条件、水源条件、苗种放养、饲料配制、饲养技术、饲养管理,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畜牧水产推广服务中心
北方地区日光节能控温型循环封闭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试验研究
范慧香
用于养殖的循环封闭式工厂化养殖车间为砖混凝土结构日光节能控温型,共5座2700 m2。养殖全过程均在车间内进行,全年不间断无菌(无有害菌)生产,试验、示范养殖过程中各种要素,如水质各项参数、投饵、分级、起捕等完全由人工控制。养殖的冷、热水性鱼类商品鱼成活率达42%,循环封闭式工厂化水产生态养殖车间共产鲜鱼157.9 t,总产值272.6万元,利润108万元,投入产出比1∶1.6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材料与设备
(一)循环封闭式工厂化养殖车间设计
根据洼路名优养殖场原有基础设施情况,结合目前宁夏地区日光节能控温室的现状,设计出养殖车间图纸及蓄水池图纸。图纸要求车间地址尽量靠近水源,减少输水管线长度,采用砖混结构钢架无柱梯形塑料温棚,通风、采光好,避风、保温好,蓄水池要求建在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建设时我们应注意车间的采光及保温,将后墙及两侧墙厚度加到1 m,并在中间填垫50 cm厚的煤渣,减少散热量。
(二)设备
1.供水及水净化系统。水质的好坏是工厂化养殖系统能否达到生产指标的关键因素。因此,水质净化采用运行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的生物包处理工艺。生物包水净化工艺是将严格筛选的系列化硝化细菌等菌种,接种于塑料填料上,而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其中有机物质被生物膜吸附,并进行氧化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和二氧化碳等随着流动的水向外排放,产生的氨可被硝化细菌进一步氧化为硝酸。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由罗茨风机等增氧设备补充。与此同时,微生物本身则在分解过程中以有机物为营养源大量繁殖自身的细胞,故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达到一定厚度,生物膜内层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逐渐老化、死亡,生物膜从填料表面脱落,随水流入沉淀槽(或作为生物饵料)。填料上再重新长出新的生物膜,如此不断更新,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多种多样,共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共同完成污水净化过程。
2.温度控制系统。建设锅炉房30 m2,安装6 t锅炉一座,并在每个车间内加设采暖片,以确保冬季整个车间的温度。打30 m深井一眼,深井水温11℃,保障冷水性鱼类的养殖。
3.供氧系统。曝气管循环增氧,在锅炉房中安装罗茨式鼓风机一台,通过管道分接到车间的各个池塘,每个池塘加设管状微孔曝气器,采用串联方式,循环增氧。
二、方法
(一)养殖池条件
在郊区掌政乡洼路村渔场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改建扩建循环封闭式水产生态养殖车间5座2700 m2(其中一座500 m2为蓄水池),生产车间2200 m2,养殖池32口,养殖水面1459.2 m2,其中:1号车间2口池塘,每口面积276 m2,水深1.1~1.2 m;2~4号车间,每个车间有池塘10口,每口面积30.24 m2,水深1.5m。塘口条件符合循环封闭式水产生态养殖要求,供电排灌等各种设备齐全,场区实现了水电路“三通”。
(二)水源条件
各试点池塘主要引黄河水,辅以机井水补充,在畜水池中经过净化,水质良好,pH值7.0~8.5,总硬度347.87 mg/L~378.30 mg/L,溶解氧5.54 mg/L~6.1 mg/L,硫化物0.2 mg/L(碘量法)。
(三)苗种放养
名特优苗种引进,从4月初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放养的种类有罗非鱼、革胡子鲶、罗氏沼虾、虹鳟、淡水白鲳。罗非鱼放养规格2.5 cm以上,革胡子鲶3.3 cm以上,罗氏沼虾放养规格为乌仔,虹鳟放养规格9.9 cm以上,淡水白鲳放养规格3 cm以上,全部在车间内进行强化二级培育。放养数量见表1。
表1 各车间塘口放养数量情况
单位:万尾
(四)饲料配制
饲料以正大集团全价颗粒饲料为主,本场按照饲料合理配方,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混合后,经机械加工而成。
(五)饲养技术
我们根据罗非鱼、革胡子鲶、罗氏沼虾、虹鳟、淡水白鲳5个品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及生长要素,设计出了放养模式,进行养殖。
1.罗非鱼养殖。引进15万尾规格2.5 cm以上,分放到2号车间1~6号池、4号车间1~6号池中,进行二级培育,饲料配方低于鲤鱼,大体同于草食性鱼类(在配方中,矿物盐的添加是十分重要的)。将培育好的5~6 cm的鱼种分塘,在原有池塘基础上,将2.8万尾放入2号车间7~10号池中养殖。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2%~3%,每隔5~10天对日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由于罗非鱼摄食性极强,每天投喂次数比其他鱼增加一些,达到5次,定点、撒开、慢投。
2.革胡子鲶养殖。引进38万尾,规格3.3 cm以上,分放到1号车间2号池、2号车间7~10号池、3号车间6~10号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开始投喂的饲料是经绞肉机绞碎的畜禽内脏,每天投喂3次。到6月28日,将培育好的6~8 cm的鱼种29.5万尾分塘,其中24万尾放到6口大塘中,共计4 km2,每km2放6万尾,另配花白鲢大规格鱼种100尾进行养殖,剩余5.5万尾继续在1号车间2号池中养殖。饲料的投喂将动物和植物饲料配合成团状投喂,每天投喂量是鱼体总重量的6%~8%,并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的变化而酌情增减。在大塘养殖的要不定期地进行换水,调节水质。由于革胡子鲶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下觅食,每天投喂量主要集中在晚上7点左右。
3.罗氏沼虾养殖。引进苗种10万尾,放养到1号车间1号池中,池中种植水葫芦,投喂罗氏沼虾专用配合饲料,投饵每天最少3次,每半月进行一次抽样检查,测量体长和体重,适时调整投饵量。日投喂量由初期按塘虾总体重的40%(体长2 cm左右的幼虾),逐步递减到5%(体长11 cm左右的成虾)。水质调节主要注意四个指标:透明度、溶氧、pH值、氨氮。
4.虹鳟鱼养殖。第一批引进9.9 cm以上鱼苗5000尾分放到3号车间1~2号池中养殖,冷水性鱼类水温是最主要的环节,应每天进行测温,使其温度保持在11℃~16℃,每天投喂3次,日投饵量不超过鱼体重的3%。第二批引进规格为0.25~0.35 kg的鱼种1万尾进行强化养殖。第三批引进规格为0.6 kg以上的成鱼1万尾,进行囤养、销售。
5.淡水白鲳养殖。引进苗种5万尾,规格3 cm以上,放养在4号车间7~10号池中养殖,每天投喂粉碎的粉状人工颗粒饲料,其蛋白含量在30%以上,日投喂量为鱼种总体重的10%~12%。由于水温要求比较高,如果工作人员在管理中出现失误,在鱼苗长至6~8 cm时,会突发白云病,致使全部死亡。
(六)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用驯养的方法使池鱼集群上浮抢食,人工撒投的颗粒饲料与鱼体相适应,每天投喂次数可根据水温和鱼的吃食情况而异,坚持“四定”原则,使饲料的使用更经济,效果更好。
2.水质管理。在工厂化养殖中,水质调控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整个养殖过程以生物包净化水质为主,其中一部分大型污物由曝气管循环为小型颗粒随之流入塑料填料上,被生物膜吸附,经氧化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和二氧化碳等随着流动的水向外排放。另一部分沉淀到积物槽中,定时定期排污,适时加水。罗非鱼每天排污一次,换水20 cm;罗氏沼虾每7天排污一次,每次换水15~20 cm;虹鳟鱼由于属冷水性鱼类,夏季水温以井水控制。因而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00%;革胡子鲶每10天全池换水一次。将整个车间内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水温、氨氮等控制在最佳范围(见表2)。使生物包趋向一个稳定的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促使养殖对象在最佳生态条件下生长,达到生物包净化水质,曝气管循环增氧的效果。
表2 水质情况分析表
说明:根据温度的差异将各水质测试时间划分为三类,具体数据以各类测量指标限值为准。
3.鱼病防治方面,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苗放养前用2%~3%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视水温而定)。在饲养过程中注意池塘、工具等的消毒。由于把关严格,除4号车间7~10号池塘养殖的淡水白鲳发生白云病外,其他池塘均未发生鱼病。
三、试验示范结果
(一)产量
截至11月底,循环封闭式工厂化水产生态养殖车间共产鲜鱼157.9 t。其中:罗非鱼产量30.5 t,平均水体产量可达42 kg/m3,平均规格0.51 kg;革胡子鲶110 t,其中大塘养殖4 km2,产鱼92.5 t,平均单产可达23130 kg/km2,平均规格0.65 kg,车间内养殖331.2 m3,产量达17.5 t,平均单产达52.8 kg/m3;虹鳟养殖面积453.6 m3,产量达16.5 t,平均单产达36.4 kg/m3,平均规格0.75 kg;罗氏沼虾养殖面积331.2 m3,产量达0.9 t,平均规格20g。
(二)经济效益
循环封闭式工厂化水产生态养殖车间共产鲜鱼157.9 t,总产值272.6万元,利润108万元,利润占产值的39.6%,投入产出比1∶1.66(详见表3)。
表3 经济效益分析
四、技术探讨及建议
从试验情况看,密度和放养规格越大,产量越高,再从溶氧、氨氮、pH值等水质指标看,均在标准范围以内,说明放养密度还未达到极限,那么放养密度到底放多大,产量指标定多高比较适宜,这些还需近一步探讨。
试验期间,淡水白鲳大面积发生白云病,全部死亡,革胡子鲶成活率较低(48.9%),是消毒不严和当时水温过低或过高造成的,这与生产工人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今后要提高职工的技术规范化程度,加强生产管理。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革胡子鲶生长速度比计划指标低,虹鳟鱼在养殖中期发现脂肪肝比较严重,这些可能都与饲料质量有关,若进一步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质量,将会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达到预期目的。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我们认为定期排污是水质调控的关键,如不及时将大颗粒残饵及粪便排除,就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及溶氧的提高、氨氮的降低。
开展亲鱼强化培育试养,增加苗种储备,使鱼苗早放养,早投喂,从而真正发挥循环封闭式工厂化生态养殖效益,调整生产、销售计划,进行反季节生产,获取丰厚的反季销售利润。
多渠道增加投入资金,增设电脑控制系统、灭菌系统等。如养殖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水温、溶氧、氨氮等理化因子、分级投饵、起捕等以人工操作变为电脑控制,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单位水体产量,使水产养殖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