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成鱼技术试验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成鱼技术试验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发展南方大口鲶养殖是我区各地带领农民调整渔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南方大口鲶抗病能力强,只要做好鱼病预防工作,鱼病极少发生,但水质富营养化,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仍会引起鱼病发生。在饲养期间,共投喂动物性饲料47656 kg,收获南方大口鲶9865.6 kg,饲料系数为4.9。

· 南方大口鲶鱼是一种名优产品,但由于饲料、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在我区始终没能形成规模化养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中心采取措施进行南方大口鲶鱼技术试验,采用动物性饲料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宁夏青铜峡市水产技术服务中心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成鱼技术试验

施润国 王桂萍

近年来发展南方大口鲶养殖是我区各地带领农民调整渔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饵料、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我区大口鲶养殖一直以大水体、低密度套养模式为主,使这一名优产品始终没能形成规模化经营。为了进一步研究大口鲶养殖技术,改善我区主养品种结构单一的局面,扩大其养殖规模,促进农(渔)民增收,青铜峡市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于2005年在市树新渔场2口面积分别为8亩的池塘进行主养南方大口鲶成鱼技术试验,采用动物性饲料养殖,经127天,亩产达到799.08 kg,其中南方大口鲶亩产616.6 kg,占总产量的77.2%,亩盈利3869.5元,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材料和方法

(一)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0.53 hm2,长方形,东西向,淤泥厚度20 cm,平均水深2 m,进排水方便,水源为黄河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每口池塘备有4寸潜水泵和3kW增氧机各一台。

(二)苗种的选择

苗种质量、规格决定着大口鲶的生长速度和养殖经济效益,必须选择品质优良、纯正的南方大口鲶苗种。技术人员于2005年6月10日从湖北荆州水产研究所基地用活鱼运输车购进10~12 cm长江水系大口鲶苗种作为养殖品种。

(三)苗种的放养

放养前用4%的食盐和小苏打合液浸洗鱼体15分钟,缓苗1小时后放入池中。苗种规格要求在10 cm或18 g以上,如果达不到规格,则必须先用密眼网箱强化培育。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2005年树新渔场池塘主养大口鲶成鱼试验鱼种放养情况

img180

(四)饲养管理

1.饲料。主要投喂小杂鱼、冰冻鱼、牛肝、牛心等动物性饲料。饲料必须新鲜,不能腐烂变质。

2.投喂。每个池塘放置两个饵料台,饵料台采用钢筋制作成高1.5 m左右的正方体或圆柱体,四周侧面留50 cm的进口,上下两面及剩余侧面用细网片包裹,主要是便于检查大口鲶鱼的吃食情况,方便清洗食台,防止饵料满池漂浮,同时遮挡阳光,利于大口鲶摄食。投饵坚持“四定”的原则,头20天用鲜活的白鲢鱼肉绞成肉糜,每天3次进行投喂,20天后,当大口鲶长到20 cm左右时,开始将新鲜的冰冻鱼,牛肝用切肉机切成宽1 cm,长3~5 cm的肉块进行投喂,每天两次,晚上的投饵量占全天的70%,每天检查食台上的饵料残留情况,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的吃食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一般日投饵量控制在鱼体重的8%~10%,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投饵率及投喂次数

img181

3.日常管理。除了合理投饵外,每天要及时清理残饵,清洗食台。由于大口鲶营低栖生活,不耐低氧,同时由于动物性饵料容易使水质恶化,因此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浮头,这是大口鲶饲养管理的关键。平时经常加注新水,每10天换水一次,每15~20天用生石灰15 mg/kg~20 mg/kg调节水质,池塘透明度控制在25~40 cm为宜,坚持早晚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3 mg/L以上。

4.病害防治。南方大口鲶抗病能力强,只要做好鱼病预防工作,鱼病极少发生,但水质富营养化,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仍会引起鱼病发生。试验期间除用生石灰清塘、鱼体消毒外,饵料台坚持每周用二溴海因洗刷一次。在饲养期间主要有白皮病、溃疡病等细菌性鱼病发生,可用二溴海因0.2 mg/kg全池泼洒,连用两次,并投喂药饵,连喂3~5天。由于预防治疗措施得力,在养殖全过程中没有发生死鱼现象。

二、结果和效益

本试验从6月10日~10月15日,历时127天养殖期,2口1.1 hm2池塘共产鱼12785.2 kg,亩毛产799.08 kg,其中南方大口鲶为9868.6 kg,亩毛产616.6 kg,占总产量的77.2%,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2005年树新渔场池塘主养大口鲶成鱼试验产量统计

img182

(一)饲料系数

在饲养期间,共投喂动物性饲料47656 kg,收获南方大口鲶9865.6 kg,饲料系数为4.9。大口鲶投放时,体重19.3 g,经127天饲养,出塘平均规格1525 g,日平均增重11.86 g。

(二)经济效益

1.销售收入。本实验2口塘年销售收入174910元。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销售收入

img183

2.成本估算。本实验年投入112998元,年纯利润61912元,亩利润3869.5元,投入产出比为1∶1.83,收支情况见表5和表6。

表5 2005年树新渔场池塘主养大口鲶成鱼试验运营成本

img184

表6 经济效益分析

img185

三、讨论与小结

1.实验表明利用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模式。在宁夏亩产500 kg以上,规格达到1.5 kg左右,完全可行且经济效益显著。

2.从实验结果看,南7号亩放大口鲶400尾比北7号亩放500尾,大口鲶的成活率高,出塘规格大,且在饲养过程中,北7号由于池塘载鱼量大,浮头、鱼病情况比南7号严重,导致养殖成本增加。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口鲶出塘规格保证在1.5 kg以上,大口鲶密度应控制在450尾/亩。同时由于我区地处北方内陆,生长期短,因而在6月15日前投放的大口鲶苗种规格不小于10 cm。

3.饲养阶段只需投喂2次(8:00~9:00和17:00~19:00),且晚间投饵量应占到全天投喂量的70%,这是因为:一是大口鲶有一个膨大的胃,一次饱食能维持较长时间;二是大口鲶有避光、夜间摄食的习性。在试验中,技术人员曾将一天的饲料量分早中晚三次投喂,发现中午大口鲶摄食微乎其微,从试验的结果看,每天投喂2次比只投喂一次可多摄食7%~13%,鱼体重可多增加15%,而投饵3次不会提高大口鲶的生长速度,且残饵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在稚鱼期(全长5 cm)每天投喂3~6次是必要的,因为小鱼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它的胃容量又特别小。

4.南方大口鲶在10~20 cm这一阶段饵料和分级对提高成活率特别重要,试验中发现,大口鲶在这一阶段对鲜活的鱼穈摄食能力特别强,对其他饵料摄食能力较弱,甚至不摄食,因此在饲养的前20天要以活体的白鲢鱼肉糜作饵料,同时在这一阶段的饲养中,每口池塘都会出现几十条个体很大的大口鲶优势种,为了避免互残现象发生,必须在饲养20天后,及时拉网挑选。

5.大口鲶的动物性饲料不能带有脂肪且要新鲜,饵料的大小随鱼体的生长而发生变化,不能太大或太小,要保证饵料充足、适口、均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