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蜜粉资源丰富,从春至秋,都有蜜源植物开花。据不完全调查,全区能够为蜜蜂利用的蜜源植物有200种以上,其中主要蜜源植物有向日葵、油菜、荞麦、茴香、草木樨、紫苜蓿、老瓜头、亚洲百里香、草木樨状黄芪、胡枝子等。另外,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黄芪、党参、枸杞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一些地区成为特有蜜源,如乌盟凉城县种植的党参,包头市同阳县种植的黄芪等。
1.老瓜头:蒙古名塔拉音——特木根——呼呼。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在毛乌素和库布齐两个沙漠地带,面积约为87万hm2,花期5月下旬至6月末,流蜜期约40d。泌蜜量受气候和虫害影响较大,如春季有雨,墒情好,无霜冻和虫害,则当年泌蜜量大,每群蜂可取蜜40kg,最高可达50~60kg。老瓜头花期花粉少,蜂群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补充代用花粉,必要时适时转场,确保蜂群繁殖。
2.亚洲百里香:蒙名阿紫音——岗嘎——额布斯。广泛生于典型草原带的平原沙壤土上,往往形成大片的百里香群落。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盟、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郊区、宁城县、敖汉旗、翁牛特旗等旗县,面积在200万hm2以上,花期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流蜜期约30天,一般群产蜜l0kg。百里香虽属旱生植物,但春季降雨充足时,长势旺,泌蜜多。在呼和浩特市郊区等个别地区,严重干旱时,百里香花期蜜蜂有轻微中毒现象,影响繁殖。
3.草木樨:蒙名呼庆黑。全区均有分布,总面积在20万hm2以上。其中伊克昭盟约4.7万hm2;哲里木盟约3.3万hm2,主要是在库伦和奈曼两旗;赤峰约7万hm2,主要分布在敖汉旗、赤峰市郊区和宁城县。黄花草木樨6月中旬始花,白花草木樨6月下旬始花,7月末终花。一般群产蜜量30kg。草木樨花期泌蜜量大,蜂群繁殖快。
4.紫苜蓿:蒙名宝日—查日嘎苏。全区各地均有栽培,在阴山南部黄土丘陵地区为传统栽培牧草,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盟栽培较多,鄂尔多斯市种植约3.3万hm2,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流蜜期20余天,一般群产蜜15~20kg。
5.草木樨状黄芪:蒙名哲格仁——希勒比。全区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常见于典型草原与草甸草原的伴生植物,局部可形成次优势。在鄂尔多斯市东部的准格尔旗等地生长集中,分布面积约13万hm2。花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流蜜期约20天,一般群产蜜20kg。(图)
5.草木樨状黄芪
6.茴香:蒙名召日高德斯。主要分布在内蒙中部、西部的阴山以南地区,多零星种植。托克托县一带种植集中,一般稳定在500~700hm2,为该地主要蜜源。花期7月上旬至8月中旬,约25~30天,一般群产蜜40kg。茴香泌蜜比较稳定,对蜂群的繁殖非常有利。(图)
6.茴香
7.油菜:蒙名钙母,全区种植的主要是油芥菜。全区约7万hm2,主要种植在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及巴彦淖尔盟。其中以阴山以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花期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地区间有差异,流蜜期约20d,一般群产蜜10kg以上。
8.向日葵:蒙名那仁——其其格。农区广泛种植,1990年面积达17~20万hm2。花期7月下旬至8月末。一般群产蜜30kg,最高可达到100kg。8月份气候干燥,要注意给蜂群喂水,8月下旬要加强蜂群繁殖,防止群势急剧下降,或在流蜜后期适时转场采集荞麦。
9.胡枝子:蒙名呼吉斯;予仁——呼日布格。多见于荒山、林缘,局部可形成次优势。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及南部山地、阴山及南部黄土丘陵、哲盟辽西黄土丘陵等地。花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品种间有差别。流蜜期约20d,一般群产蜜15kg。胡枝子泌蜜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产蜜不稳定。(图)
9.胡枝子
10.荞麦:蒙名萨嘎得。为内蒙古丘陵山区、旱作区广泛种植的作物,俗称救荒作物,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一般年份20万hm2左右。开花期各地差异较大,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花期约30d。一般群产蜜40~50kg,有时高达100kg。荞麦花泌蜜受天气影响很大,如刮风,气温低,泌蜜会中断。在选择放蜂场地时,以播种早、长势旺的为宜。荞麦蜜粉丰富,对繁殖越冬适龄蜂非常有利,荞麦蜜又是良好的越冬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