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北地区中蜂的早春管理
(刊登于《养蜂科技》1996年第1期)
西北地区尽管越冬期漫长,寒流频繁,就是在外界尚没有任何蜜粉源的情况下,中蜂却普遍存在蜂王早产现象。因此在早春蜂群管理中应采取如下措施,以保证蜂群的健康增殖和发展。
1.抓紧蜂群的早春排泄。一般该地区中蜂在正月初蜂王已开始产卵,虽然此时卵圈面积很小,约5~6cm2,但由于蜂群中新生儿的出现,蜜蜂必须将蜂巢中心温度升高并保持在34℃~35℃。而要提高巢温,越冬蜂必须增加取食量,经过新陈代谢产生热量。由于该地区气候特点和上述原因,越冬蜂肠道里就积存了大量的粪便,尤其是以甜菜糖和古巴糖作蜜蜂越冬饲料,其残留物多,蜜蜂腹部负担更重,所以早春排泄不宜迟。一般在正月上、中旬最迟下旬,须择晴暖无风之日大开巢门,让蜜蜂提早排泄。经过排泄爽飞,蜜蜂表现极为活跃,蜂王产卵量明显增加,蜂群增殖较快,这样利于蜂群新老交替的完成。
2.紧缩蜂脾,加强保温。北方早春气候多变,常出现“倒春寒”。因此在蜂王开产后,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蜂群保温,不仅要抽出多余空脾、填加保温物,还应将蜂路缩小到8~9mm,使得蜂多于脾(至少蜂脾相称),人为地帮助蜜蜂维持稳定的育儿温度34℃~35℃,以防冻伤蜂子。
3.补助饲喂和奖饲。越冬期后很快进入春繁阶段,除补给个别缺蜜群饲料糖外,主要的是补喂花粉。如果蜂王已开始产卵,而外界尚无花粉可进又无粉脾补给时,最好是给繁殖群补喂速溶强化多维奶粉,据笔者多年试验证明效果很好。这样可以保证早春第一代蜂子的健康发育和正常孵化。直到阳历4月下旬以后,外界才陆续地有黄、榆、柳、杏、梨、梨、苹果等野生或栽培辅助蜜粉源植物开花吐粉,这时育儿所必需的蛋白质饲料才有了保障。另外,为了不失时机地加快蜂群繁殖,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在每天傍晚蜜蜂停止外出活动后用1:1优质糖浆进行奖励饲喂,以刺激蜂王产卵和提高工蜂内勤、哺育等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气候原因,还应视情况设置采水点(可用简易喂水器),这样可有效减小冒寒采水工蜂的损失。
4.适时加脾,扩大蜂巢。西北地区从四月下旬后气温基本稳定在15℃~20℃左右,这时外界的蜜粉源已陆续增多并不断丰富,蜂王产卵积极,新蜂大量出房,外勤采集繁忙,蜂群发展自然加快。这时可通过放宽蜂路(10~12mm)和加脾等措施及时扩巢,以防产卵圈受到蜜粉限制。加脾时以少加、勤加为原则,且应将巢脾加在边脾外侧或蜜粉脾内侧,以免因加脾而打乱巢内原有蜂脾的排列顺序,还可以防止“闪子”现象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