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中蜂规范化强群饲养技术研究

宁夏中蜂规范化强群饲养技术研究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中蜂具有耐寒抗热、饲料消耗省和利用零星蜜粉源好等特点,尤其适应在广大山区饲养。但由于宁夏中蜂同样具有分蜂性强,蜂王产卵力较低,难以维持强群等缺点,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生产潜能和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其重点是规范强群饲养技术。在目前宁夏的中蜂生产中大多数还是采用自行培育蜂王。中蜂好分蜂,是中蜂难于强群饲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十七、宁夏中蜂规范化强群饲养技术研究

(刊登于《中国蜂业》2009年第6期)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当家蜂种,宁夏现有中蜂3.5万群,新法饲养率仅为32%,主要分布于宁南山区即固原市的西吉县、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中卫市的海原县,吴忠市的同心县、盐池县以及银川市的灵武市等有山地和丘陵地带,川区其他各市县只有零星分布,数量极少。宁夏中蜂具有耐寒抗热、饲料消耗省和利用零星蜜粉源好等特点,尤其适应在广大山区饲养。但由于宁夏中蜂同样具有分蜂性强,蜂王产卵力较低,难以维持强群等缺点,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生产潜能和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其重点是规范强群饲养技术。

一、培育优质蜂王

采用性状优良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根本保证。在中蜂饲养实践中,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王。优良的蜂王可以通过蜂种生产部门获得,但必须注意的是,引进的蜂王应在使用地养蜂生产中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当蜂场自己培育蜂王时,应注意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培育新王。

在中蜂生产中,蜂王一般在使用1年后其产卵力明显下降,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提高,抗病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因此,应每年换王,即在春季分蜂季节换王,年年采用新王。有条件的专业性中蜂场,应结合春、冬两个分蜂季节各换1次王,1年换王两次,以为中蜂常年维持强群生产打下基础。

中蜂蜂种退化是中蜂难以维持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目前宁夏的中蜂生产中大多数还是采用自行培育蜂王。由于蜂王近亲累代交配,导致蜂群生活力下降,不能维持其在野生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群势。因此,在中蜂强群饲养中应着重注意蜂种退化的问题,需定期引进良种,或引进优良蜂种作母本,用本场生产性能良好的蜂群作父本培育蜂王,以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病,防止蜂种退化。

二、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

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统单箱单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目前在宁夏中蜂饲养实践中,多采用卧式双王群或继箱双王群饲养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中蜂双王群饲养。可以采用朗氏蜂箱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宽度比朗氏十框箱大约80mm)。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两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当巢门均设在箱前向时,可采用框式隔王板替换闸板,以消除蜂群偏集现象。流蜜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块框式隔王板将两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范围内产卵,箱内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

2.中蜂双王继箱饲养。可以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两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群,流蜜期叠加浅继箱取蜜。采用FWF型中蜂箱双王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或框式隔王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两个室,每室各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这种蜂箱其巢框(内围尺寸宽为300mm,高为175mm)大小只有朗氏框的1/2,每个箱体容纳12个巢框,当底箱满箱时,就要像意蜂上继箱那样,用继箱扩大蜂巢,将子脾调上继箱,并根据需要上、下调整巢脾,进行继箱饲养。流蜜期,用继箱取蜜,或同时也可采用两块框式隔王板将两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底箱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底箱内中央也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侧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底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

三、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得以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蜂王的产卵量锐减,甚至停产。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饲养中,不但应保持群内常年有充足的贮蜜,而且在蜜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我们的做法是,在蜂群缺粉时采用饲料粉(等次较低的蜂花粉或蜂花粉加工中筛出的花粉末)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每次饲喂的量一般以蜂群能在2~3d采食完为宜。

四、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

除了上述采用优质蜂王、采取有利中蜂维持强群的饲养方式和保持充足的饲料外,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也是维持中蜂强群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持蜂群的繁殖力旺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奖励饲喂。繁殖期采用浓度约为30%~50%的糖浆,于每日傍晚,连续不断的对蜂群施以持久的奖励饲喂,可以有效地激励蜂群培育蜂子。

2.采用新巢脾。中蜂喜爱新脾厌旧脾,采用新巢脾,一方面巢脾的巢房房眼大,培育出来的工蜂体大而健壮,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巢虫的危害。“要想中蜂兴,1年2换新”深刻反映了采用新巢脾才能养好中蜂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的饲养中,应及时造新脾和采用新巢脾,淘汰旧巢脾,为蜂群保持旺盛的繁殖状态提供良好的巢房这一蜂巢生态环境

3.适时扩大蜂巢。要根据蜂群、蜜粉源和天气情况,适时加入空脾或巢础扩大蜂巢。扩大蜂巢时,能造脾的蜂群,应尽可能采用础框让蜂群造脾扩巢。一般地,在新造的脾产满卵后即可再插入础框造脾扩巢。在扩巢时要注意保持蜂群密集,一般以插入空脾或础框后蜂脾比例1∶0.8-1为度,早春相对较密集更有利蜂群保温。

4.加强蜂群保温。采用双群夹箱饲养可以使蜂群互相取暖,但除此以外,在早春繁殖期天气较冷,气温尚不稳定,为防止蜂群因冷空气侵袭紧缩蜂团导致蜂子受冻伤亡,这个时期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对蜂群进行保温。简单的做法是,在箱内隔板外填充成束稻草至箱内1/2高度。

5.防止与解除分蜂热。中蜂好分蜂,是中蜂难于强群饲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蜂强群饲养中,除了采用优质蜂王、适时扩大蜂巢增加育子外,还可以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常规措施:

(1)采用新王,结合换王,在分蜂期采用个王台或新王换掉老王。

(2)在蜂群繁殖中期以后,要注意缓解箱内拥挤状况,对于继箱饲养的蜂群要及时提脾上继箱,对于非继箱饲养的双王群,可采取在底箱上加平面隔王板和空继箱的办法增加蜂巢空间,让多余的工蜂能在增加了的空间结团散热。

(3)在蜂群繁殖中后期,要每隔3~5d彻底检查蜂群,毁除多余王台。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产蜂王浆来解除分蜂热。中蜂产浆量不如西方蜜蜂,但若采取复式移虫的方法,同样可以生产蜂王浆,而且质地浓稠,品质更好,同时可有效解除分蜂热。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综合防治病虫害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目前,主要威胁中蜂强群饲养的病虫害有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对于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采用抗病蜂种、在饲养管理中保持蜂群密集,注意蜂群保温和巢内防湿排湿,以及在蜂群的饲料中加入适当的药物防病等。

1.治疗。防治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针剂)、土霉素和四环素等。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药物常用的有病毒灵,最好的是“抗病毒862+病毒唑针剂”,结合换箱换王。当病情较严重时应采取扣王断子措施,结合药物治疗,这样效果更好。

2.预防。抗菌素对病毒病虽不能直接起到治疗作用,但能起到帮助和促进蜜蜂清理病虫的作用。采用药物治疗幼虫病,药量通常按1个成年人每次用药量相当于20足框蜂每次的用药量。施药一般通过饲喂的方式进行,但青霉素(针剂)也可采取喷雾的方式施药治疗。对于巢虫,通过保持蜂群密集相当重要。密集后的蜂群护脾能力提高,巢虫难于侵扰。此外,应尽可能采用新脾和经常清理箱底,可以有效减少巢虫危害。严重时,有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清除为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