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宁夏无公害蜂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
——收录于2005年《宁夏蜂业主产区西方蜜蜂良种引进及杂种优势利用综合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项目》文件汇编
一、蜂蜜生产技术
(一)取蜜的原则
进入流蜜期,视进蜜情况确定取蜜的时间。到了流蜜盛,待蜂蜜酿制成熟,即蜜房封盖或呈鱼眼状才能分离,不要见蜜就取。如果巢内装满了蜜而浓度还达不到成熟蜜的要求,可加空脾气或空脾继箱扩大生产区,保证蜂群贮蜜不受限制,工蜂采蜜仍然积极。取蜜时间安排在每天蜂群大量进蜜之前。如蜜源是上午10时开始流蜜,在10时以前就必须取完蜜;有些蜜源是下午大量流蜜,则取蜜的时间应安排在上午。蜂群多的蜂场取蜜时间长,可将其分成2~3个组,分批在早晨取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当天采进的花蜜大量混入将要取出的蜂蜜之中,保证蜂蜜的质量,而且不会影响蜂群的正常采集活动。原则上只取生产区的蜜,不取繁殖区,特别是幼虫碑的蜜。切忌“见蜜就摇”或“一扫光摇蜜法”。到了流蜜后期,取蜜一定要慎重,注意留足巢内饲料。
(二)取蜜的方法
取蜜是指分离蜂群中贮蜜的过程。蜂群内巢脾上的蜜房已贮满,部分蜜房封盖或大部分蜜房呈鱼眼状时就可取蜜。过早取蜜分离出来的蜂蜜水分多,营养价值低,还容易发酵。不及时把蜜取出来,又无空脾加进巢内,工蜂采回的花蜜无处存放,会影响工蜂的积极性,降低蜂蜜产量,还容易引起分蜂热,所以要及时取蜜。取蜜流程包括清扫场地、脱蜂、割蜜盖、分离等程度,摇蜜时4人配合流水作业,一人脱蜂,一个送脾,一个割蜜盖,一人取蜜,工效较高。
1.清洁场地和工具。取蜜前先将蜂场及其周围环境打扫干净,特别是取蜜的场所更需要清洁卫生,没有积水;消除一切污染源及苍蝇滋生地;摇蜜机、割蜜刀、滤蜜器、盛蜜的盆、缸、桶等都用清水洗刷干净、晾干备用。取蜜时,操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手和衣着的清洁,防止污染蜂蜜。
2.脱蜂。脱蜂就是把栖在蜜脾上的蜜蜂脱除。我国目前一般采用抖落蜜蜂的方法脱蜂。取一空继箱作搬运箱,放在倒置的箱盖上,从贮蜜继箱里一框框地提出蜜脾,两手握紧框耳,用腕力上下抖动几下,使蜜蜂猝不及防,脱落到空继箱的中间。蜜脾上剩余的少量蜜蜂,用蜂刷扫落。抖完的蜜脾放在搬运箱内,搬到取蜜的地方。准备4~6张空巢牌,第一箱的蜜脾提完之后,马上把空脾补回去,继箱复原,第二箱的蜜脾提完之后,马上加入第一箱取完蜜的空脾,第三箱的蜜脾提完之后,马上加入第二箱取完蜜的空脾,依此类推。这样可以省去再次开箱加空脾的步骤,提高工效。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蜂场在大流蜜期都生产蜂王浆,所以不能采用脱蜂板和药剂进行脱蜂。
3.割蜜盖。分离蜂蜜前要切割蜜盖。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普通割蜜刀。操作时,一手握住蜜脾的一个框耳或侧梁,蜜脾的另一个框耳或侧梁放在割蜜盖架上。一手拿着热水烫过的割蜜刀紧贴蜜盖从下向上削去。割下的蜜盖和流下的蜜汁用干净的容器(盆)承接起来。割完一面,再割另一面,然后送到分蜜机里分离。剩下的蜜盖放在纱网上过滤,经过一昼夜滤去蜜汁。如果蜜盖上的蜜汁滤不净,可方进强群,让蜜蜂舔食干净后取出,加热化蜡。
4.分离蜂蜜。蜜脾割完蜜盖之后,最好把重量大致相同的蜜脾放进分蜜机的框笼里作一次分离。因为重量相差悬殊的蜜脾一起分离,往往会使分离机产生很大的震动。在转动摇把时应掌握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逐渐停转,不可用力过猛或突然停转。遇到较重的新蜜脾,第一次只能分离出一面的一半蜂蜜。换面后甩净另一面,再换一次面,甩净剩下的那一半,也就是蜜脾翻转两次,以免巢脾断裂。取完蜜的空脾放回蜂巢。在贮蜜桶的入口处安放一个双层滤器,把过滤扣的蜂蜜放在大口桶内澄清,一天后,所有的蜡屑和泡沫都浮在上面,把上层的杂质去掉,然后将纯净的蜂蜜装入包装桶内。盛装不要过满,留有20%左右的空当,以防转运时震动受热外溢。贴上标签,注明蜂蜜品种、毛重、皮重、采蜜日期和地点。
(三)单花蜜生产方法
所谓单花种蜜是指蜜蜂采集一种植物的花蜜酿造而成的蜂蜜,是以其来源的植物命名。如荔枝蜜、刺槐蜜、枣化蜜、椴树蜜、油菜蜜、荆条蜜等。只有主要蜜源植物才能够采收到单花种蜜。单花种蜜的价格较高,浅色的高质量的蜂蜜如混入深色蜂蜜就要降价出售。所以要分花种取蜜。
采收单花种蜜的方法是在一个蜜源开始流蜜时,将蜂箱内所有巢脾内的贮蜜全部摇出,即“清脾”,其蜜估杂花蜜处理。此后按取蜜的方法,采收本蜜源的成熟蜂蜜,即为该蜜种的单一蜂蜜,具有该花种蜂蜜的特殊香味和颜色。采收的单花种蜜应单独分装,单独贮存,做上标记,不与其他蜜种混杂,以保持其纯度。
(四)蜂蜜生产注意事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蜂蜜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安全优质的蜂产品是全体蜂业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在蜂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防止农药残留、抗生素、蜂药等有毒有害物的污染,必须注意以下事项:①碰到蜜源场地流蜜期大面积喷洒农药,必须尽快转场,减少蜂群受害和蜂蜜污染。②饲养强群以防疾病。万一蜂场内发现有部分蜂群患有美幼病或欧幼病,必须把这些蜂群做上记号,并隔离开,若转地在外不方便,必须单独给这些蜂群喂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有头孢拉定(先锋霉素4号)、四环素类抗菌药,禁止使用氯霉素和链霉素喂蜂(因为它对也美幼病或欧幼病不起作用,而在蜂蜜中残留却严重)患病群的巢脾不能与其他群对调,患病群不生产蜂产品。③在继子期彻底治螨,禁止蜂蜜生产季节治螨,因为目前使用的杀螨剂大多是属于化学农药,生产季节用药会污染蜂产品。④标准化生产规定:生产蜂产品前1个月停止用药,生产蜂产品期间禁止用药。⑤蜂蜜在运输、贮存过程中避免杂物污染和升温,以免影响蜂蜜质量。
二、蜂王浆生产技术
(一)对环境的要求
蜂王浆生产蜂群的繁殖及生产场地不但要有丰富的蜜粉源及辅助蜜粉源,还必须远离污染严重的城区,重工业区、化工厂、垃圾处理及填埋厂、污水处理厂、污水严重污染的河流沟渠,经常喷施农药的果园及农区,以防止环境对蜂王浆的间接污染。
丰富的营养条件是蜂群健康繁殖、发育的基础。在自然界中蜜蜂的营养主要是蜜蜂源植物提供的。丰富的花蜜,新鲜的花粉刺激蜂王积极产卵,激活工蜂王浆腺的发育,从而分泌丰富的蜂王浆。蜜粉丰富的大流蜜期是生产优质蜂王浆的最佳时期,如油菜花期、刺槐花期、椴树花期、荆条花期等。在非主要蜜源流蜜季度,有辅助粉源的地区往往靠给蜂群饲喂糖浆生产蜂王浆,一般也能获得较高的王浆产量。在缺乏粉源的地区,蜂农往往经蜂群饲喂黄豆粉等营养补充剂坚持生产蜂王浆,虽也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往往生产的蜂王浆外观及色泽品质远远不及自然蜜粉源丰富时生产的蜂王浆。因此,优质蜂王浆的生产除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外,生产期的放蜂场地,蜜粉源条件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蜂王浆生产场地及人员要求
蜂王浆作为可直接食用的食品,其生产过程要符合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生产蜂王浆的移虫取浆房间应清洁卫生并与生活区分开。流动放蜂的蜂场,生产帐篷应选择卫生洁净的地方搭建,并与生活帐篷分开。帐篷应远离垃圾堆放场所、厕所、粪池等。机动车辆过往较多的路边也不宜设置王浆生产帐篷,以防止飞扬的灰尘落入王浆中。生产帐篷进口要挂阻挡苍蝇的纱帘。
蜂王浆生产工作人员要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每年至少做一次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王浆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穿洁净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手和服装干净。
(三)生产蜂群的组织
1.原群组织法:用隔王板将蜂群隔成繁殖区和生产区,生产区内放1~2张蜜粉脾,1~2张幼虫脾,其余为封盖子脾,采浆框插在幼虫脾与蜜粉脾或封盖子脾之间。繁殖区放卵虫脾、蜜粉脾、空脾和开始出房的蛹脾,使生产群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2.多群拼组法:如外界气候、蜜粉源条件良好,而蜂群群势尚不足,可采用多群拼组法,提前生产蜂王浆。即于生产蜂王浆前1周,将数群非生产群中的正在出房的老熟子脾及刚出房的幼蜂提入预定的生产群。1周后,生产群群势达8框蜂以上。在巢、继箱之间加隔王板,继箱为无王生产区,巢、继箱的巢脾摆放同原群组织法。
(四)蜂王浆生产蜂群的管理
刚开始生产蜂王浆,蜂群群势较弱,王台基数量要适当,量群定台。王浆生产群群势要适当密集,蜂略多于脾。
炎热季节,注意给蜂群遮阳或将蜂群放在树阴下,扩大巢门,打开箱底纱窗和箱盖上的通风口。高温干旱时,要在每天上午11时和下午2时,用打湿的覆布或毛巾盖在铁纱副盖上,或在巢内加饲喂器喂水,便于蜜蜂吸水降温和保持巢内湿度。
每隔5~7天检查调整一次蜂群。检查调整时,将繁殖区的新封盖脾和1~2张幼虫脾调到生产区,将生产区内的正在出房子脾调到繁殖区。检查时,注意清除自然王台,以免影响王台接受率和蜂群发生自然分蜂。
三、蜂花粉生产技术
蜂花粉是蜜蜂采集被子植物蕊花药或裸子植物小孢子囊内的花粉细胞,形成的团粒状物。目前,我国蜂花粉年产量约1500吨。
(一)蜂场环境
1.采粉蜂场位置需阳光充足,干燥避风,远离污染源(农药、粉尘、传染病疫区、废渣、废气等)。蜂场周转保持清洁,经常洒水,防止沙尘飞扬。
2.经常洗刷蜂箱前壁和巢门板,防止沙土污染花粉团。
3.箱门背朝常年主导风向,避免太阳直射巢门。
(二)粉源
生产花粉为主的场地,蜜粉源尤其是粉源必须充足。主要粉源:春季的油菜、柳树和果树;夏季的油菜、玉米、党参、芝麻;秋季的向日葵、荞麦等其他粉源。
(三)机具
蜂花粉生产机具主要是脱粉器具,即是用来将近巢采粉蜜蜂携带的花粉团截留下来的器具。
1.脱粉器具的选择:应选择结构简单,脱粉孔径合适,不伤蜂体,能很好保持蜂花粉团粒完整、清洁、不易混入杂质的脱粉器具。
2.脱粉器具的种类:脱粉器种类较多,按其作用安装在蜂箱的位置主要分为:箱底式脱粉器(巢箱下放置的)和巢门式脱粉器(蜂箱出口处放置的)。此外还有继箱式和箱顶式脱粉器,但不常用。选择脱粉器可根据蜂场的经济条件、习惯及需求,自行选定。
3.脱粉器具的安装:安装脱粉器具时,要保持脱粉器具与蜂箱箱体的紧密结合,保证工蜂只能通过脱粉器具出入蜂箱。使用无集粉装置的巢门脱粉器具时,应事先将蜂箱后部垫高10cm,脱粉板应紧靠蜂箱前壁,阻碍塞巢门附近所有缝隙,蜜蜂只能通过脱粉器孔眼进入巢内,以免影响脱粉效果,清扫干净巢门板及箱前地面,并铺设两张重叠的干净白纸或牛用纸,下面一张比上面一张大一些,收集蜂花粉时,只拿起上面的一张,以免带入纸底所沾尘土。严禁使用油毛毡或有毒塑料等制作脱粉器具或其衬垫。同一排蜂箱必须同时安上或取下脱粉器,不然会出现携带花粉团的蜜蜂朝没有安脱粉器的蜂箱里钻,造成偏集而导致强弱不均。初安脱粉器时,蜜蜂会因不习惯而出现骚乱,一般经过2~3d采集后蜜蜂就会逐渐适应。
(四)蜂花粉的采收
1.采收期:主要粉源植物开花吐粉,蜜蜂能采到大量花粉时,可组织生产蜂花粉。春季油菜、柳树花粉量丰富,但由于春季正值蜂群繁殖期,蜂群自身需要大量花粉,故要在保证蜂粮充足的情况下才可采收作为商品用的蜂花粉;夏季的油菜、玉米、党参、芝麻等蜜粉源植物开花时,可以大量生产商品蜂花粉;秋季可在向日葵、荞麦等粉源植物花期时生产商品蜂花粉。
2.脱粉:在整个花粉生产期间,大量进粉时,被脱下的花粉团容易堆积在托盘里影响蜜蜂的出入,同时少数蜜蜂把花粉团扒出托盘,混入沙子,影响花粉的质量,故要每天要连续不断地坚持2~3h的脱粉(脱粉时间长短应以不影响蜂群的正常需要为原则),以增加药粉的产量。每天脱粉结束时,要及时收取脱下的蜂花粉,在脱粉器内置放的时间不得超过8h。闷热天气,用带集粉盒的巢门脱粉器采收蜂花粉时,应每2h收取一次盒内的蜂花粉。
收取蜂花粉时,动作要轻,以免蜂花粉团破碎。每天脱下的蜂花粉收取完后,要将脱粉器具清洗干净,以便下次使用,以免变质花粉掺入新花粉中影响质量。
(五)蜂花粉的干燥
蜜蜂采集的新鲜花粉含水量通常在10%~40%,容易散团、发霉、发酵、变质,故用脱粉器具采收的新鲜蜂花粉除立即置-5℃以下冻存外,均需用适当方法干燥至含水量8%以下。
1.阳光晒干:将采收到的新鲜蜂花粉均匀地摊在干净的纸或布上,厚度1~2cm,罩上防蝇防尘纱网,置阳光下照晒,日晒过程中应勤翻动,翻动时动作轻缓,避免团粒破碎。蜂花粉晾晒地点应远离公路、铁路和有扬尘的地方。
2.自然风干:将采收到的新鲜蜂花粉摊在干净的细纱网上,厚度不超过2cm,放在干燥通风处自然风干。该法系阳、雨天的应急措施,难以使蜂花粉含水量降至8%以下,还需采用其他方法继续干燥。
3.日晒通风干燥:将采收的新鲜蜂花粉摊放在用架撑起(离地面80~100cm)的细纱网上,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通风干燥。
4.热风干燥:将采收的新鲜蜂花粉均匀地摊在干净细纱网上,厚度约2cm,在特制的干燥室内用热风机吹干,干燥温度保持不超过48℃。
四、蜂胶生产技术
蜜蜂是蜜蜂从胶源植物(如松属树、杨属树、桦木属树等)的叶芽(芽苞)、树皮或茎秆的愈伤组织上采集来的黏性分泌物——树脂与花粉、自身分泌物混合加工而成的天然混合物。蜂胶主要分布在蜂巢内部的巢脾、框梁、副盖(或覆布)、箱壁、框耳两端、隔王板以及巢门附近等有缝隙的部位。
(一)优质蜂胶的生产
1.优质蜂胶:是指无污染、杂质含量低、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含量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一类蜂胶。
2.选择无污染的放蜂场地:这种场地往往应该远离大城市或有污染的工业区,周围环境干净卫生,没有空气、水的污染,胶源植物未使用农药等。
3.选择无污染的采集用具:调查证明,养蜂生产中使用铁纱网副盖是造成重金属铅对蜂胶污染的重要原因。而采用无毒无异味的尼龙或塑料纱网,则能生产高品质的蜂胶。其次,盛装蜂胶的包装物也要无毒、干净。
4.避免杂质混入:生产和采集蜂胶时,要防止赘脾蜂蜡、木屑、蜂尸等混入其中,保证所产蜂胶的纯度和质量。
(二)蜂胶高产的基本措施
1.组织强群:强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组织强群集中生产,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
2.加强蜂群管理:生产期,要及时调整蜂巢,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还要及时采刷蜂胶或更换采集器,造成巢内蜂胶紧缺状态,激发蜜蜂采胶的积极性;在外界蜜粉源短缺时,适当地奖励饲喂也能增加产量。
3.选择好的生产方法:用尼龙纱或塑料纱网制成的副盖或直接放入副盖下生产蜂胶,不仅经济实用,而且所产的蜂胶质量也好。具体做法如下:
购买网眼约2mm的纱网,先将其剪成比副盖大出2cm的块状,再将纱网钉在副盖上,但不必钉牢,用图钉按上即可,以便取胶时将尼龙纱取下。或者干脆取下蜂箱上的覆布,将纱网代替覆布盖直接放在蜂箱内的巢框上面使用。
使用时,蜂箱除巢门及纱盖外,其余裂缝及前后纱窗,都要用胶带纸糊好或用不干胶纸粘好,以免蜜蜂在此处浪费蜂胶。还要根据气温情况,在纱盖上盖1块折角的覆布,折角大小视气温而定,以免蜂群过热或过冷。夏季炎热时,在纱网上用无毒塑料布覆盖纱网2/3的面积,留下1/3通气;冬季和早春可将旧覆布盖在纱网上保温。高温时纱网上不能盖覆布,原因是覆布上渗进蜂胶后,取胶困难。纱网上挂胶多时,应及时换。
注:《宁夏蜂业主产区西方蜜蜂良种引进及杂种优势利用综合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项目》获2005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