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主要病害。最初,该病仅在雨量充沛、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环境的小麦种植区流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含有单一遗传基因的改良小麦品种的推广,小麦种植密度的加大,氮肥用量的增加,灌溉条件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小麦白粉病在我国的为害区域不断向北扩展。1981年前为害范围主要在长江及江淮流域麦区,1990~ 1991年全国大面积流行,范围不仅遍及江淮及黄淮等主产麦区,而且进一步北移,波及到整个北方春麦区。从而该病已发展成为全国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常发性病害。宁夏小麦1986年开始发生,到1989年就在全区范围内大面积偏重流行,进入90年代,由于耕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加上白粉病发生期降雨量少,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均大幅度下降,但自2002年以来,该病的发生程度再度加重,近几年连续偏重发生。
小麦白粉病病株
一、症状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随着病情的发展,被害叶片发生褪绿、发黄乃至枯死。麦粒颖壳受害时也能引起植株枯死,使麦粒不饱满甚至腐烂。发病严重的病株矮而弱,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
小麦白粉病病叶
二、病原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
小麦白粉病病原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微米×(8~10)微米,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微米,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18.8~23)微米×(11.3~13.8)微米。子囊壳一般在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三、传播侵染途径
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小麦叶片上,遇有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线,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该病菌可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越冬病菌先侵染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后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
四、发病条件
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感病品种面积大于50%,相对湿度大于70%,水肥条件好,冬季和早春气温偏高,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雨露日多,则白粉病将严重发生。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壤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差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1)筛选推广抗病品种。压缩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推广抗耐病品种。
(2)改善栽培种植条件,搞好田间管理。要合理密植,提倡精量播种;要注意防止偏施氮肥,搞好氮、磷、钾平衡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合理灌水,防除田间杂草,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病害流行的农田生态条件。
2.化学防治
(1)可用15%三唑酮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拌种,用药量按药剂有效成分为种子重量的0.03%计算。随拌随播,药效期达80~90天,可有效地降低秋苗发病率,推迟病害发生时间,对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2)当小麦抽穗前病叶率20%,小麦抽穗后上部3片叶病叶率10%时,可进行喷药防治,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同小麦条锈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