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麦赤霉病防治最佳时期图片

小麦赤霉病防治最佳时期图片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90年代初由于狠抓了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赤霉病的发生逐年减轻。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可引起苗腐、茎腐、穗腐等症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越冬菌量、小麦抽穗扬花期和子囊孢子成熟飞散盛期的吻合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经常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以南地区。流行年份造成小麦减产10%~30%。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麦套玉米面积的不断扩大,小麦赤霉病向北扩展,宁夏是1983年前后开始小面积发生,80年代后期就已普遍发生。90年代初由于狠抓了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赤霉病的发生逐年减轻。90年代后大多数年份为偏轻发生年份。

img18

小麦赤霉病病穗

img19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

一、症状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可引起苗腐、茎腐、穗腐等症状。在宁夏主要表现为穗腐(枯)症状,一般在乳熟期发生最重,发病初在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呈枯黄色,当雨露较多田间潮湿时,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胶质霉层被雨露溶解和孢子释放后,病处呈黑褐色病斑,一般1个穗上有1个或几个小穗发病。当病菌侵害穗轴或穗颈时,被侵害处以上部分全部枯死,而以下部分及茎叶仍保持正常的绿色。发生穗枯的籽粒,多数变为秕粒,病粒被粉红色的菌丝体所包裹呈红色。后期小穗基部或颖片上发生黑色的小颗粒,即病菌的子囊壳。

二、病原

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隔膜3~7个,顶端钝圆,基部脚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黏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100~250)微米×(15~150)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多为3个隔膜,大小(16~33)微米×(3~6)微米。

三、传播侵染途径

在宁夏,小麦赤霉病是以菌丝和子囊壳在土表的玉米根茬、残秆和其他植物残体上越冬,至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产生子囊,逐渐形成子囊孢子。在小麦抽穗前后(5月下旬、6月初)子囊的形成达到高峰,子囊孢子开始成熟飞散。小麦抽穗扬花期,飞散的子囊孢子在高湿度的条件下,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也可从张开的颖花直接侵入。赤霉病的穗枯以开花期的1次侵染为主,后期产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比较困难。抽穗参差不齐的麦区,抽穗开花早的麦田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成为开花晚的麦田的侵染源。

四、发生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越冬菌量、小麦抽穗扬花期和子囊孢子成熟飞散盛期的吻合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宁夏大部分地区小麦抽穗期的气温,一般都能满足子囊孢子形成和侵入的要求,甚至接近适温,所以菌源量、子囊孢子飞散盛期和抽穗扬花期的吻合程度以及小麦抽穗扬花期、灌浆初期的阴雨日(湿度),是宁夏小麦赤霉病流行与否的决定因素。菌源量大,吻合程度好,阴雨日多湿度大,发病重。反之,发病轻。

五、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清除初侵染源:前茬为麦套玉米或水稻田要在秋收后或翌年4月底以前深耕灭茬,小麦播种前后要彻底清除田间土表的玉米根茬、秸秆、稻桩和其他植物残体,发病严重的地区还要清除脱谷场、村庄附近的玉米秸秆和其他植物残体,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菌源量。

2.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要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子囊孢子侵染时进行预防,不能等到症状表现出来后再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小麦齐穗期,此时结合防蚜每亩用30%多菌灵胶悬剂80~10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