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麦拔节期除草

小麦拔节期除草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小麦全蚀病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小麦全蚀病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小麦全蚀病主要是通过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远距离传播蔓延的。在旱作麦区的小麦良种繁育田、留种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不准作种子用。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宁夏南部山区始见于20世纪60年代,灌区始见于1974年,现已扩展到全区,以老旱田为重,损失率一般10%~30%,严重的田块减产50%~80%。

一、症状

img20

小麦全蚀病病株

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二、病原

img21

小麦全蚀病病原菌

病原为竹顶囊壳禾谷变种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球壳目,间座壳科,顶囊壳属。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小麦变种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色菌丝环绕,颈部多向一侧略弯,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大小(385~771)微米×(297~ 505)微米,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子囊平行排列于子囊腔内,早期子囊间有拟侧丝,后期消失,棍棒状,无色,大小(61~ 102)微米×(8~14)微米,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丝状,无色,略弯,具3~7个假隔膜,多为5个,内含许多油球,大小(53~92)微米×(3.1~5.4)微米。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与侧枝交界处各生1个隔膜,呈“A”形。

三、传播侵染途径

小麦全蚀病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小麦收割后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主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侵染幼根,逐渐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

四、发病条件

小麦全蚀病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病菌发育温度范围3℃~35℃,适宜温度19℃~24℃,致死温度52℃~54℃(温热)10分钟。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小麦全蚀病主要是通过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远距离传播蔓延的。在旱作麦区的小麦良种繁育田、留种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不准作种子用。同时,也不准从发病区调入种子,或病区的种子外调,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

2.农业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实行稻麦轮作或与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

(2)选种抗病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抗病品种。

(3)深翻倒土,增施肥料。小麦播种前,将土壤深翻20厘米,以减少土表层菌源量,并结合增施无病菌的有机肥和磷肥。同时,病场土、病麦糠、病麦秸和病麦茬等都不能用于沤肥,如需要时必须进行高温沤制。

3.化学防治。可用15%三唑酮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拌种,用药量按药剂有效成分为种子重量的0.03%计算。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60千克,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