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白灵菇栽培和管理
一、栽培季节和栽培场所
(一)栽培季节
对于低温型食用菌,在无控温设备的情况下,利用自然条件栽培出菇,必须要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使自然条件满足菌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要求。据白灵菇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宁夏大部分地区适宜春、秋两季出菇。可根据出菇期,发菌所需时间,推算制种时期,从而合理安排从制种到栽培的各工艺环节。
(二)栽培场所
白灵菇的栽培场所有很多种,可利用菇房栽培,塑料大棚栽培,闲房旧舍栽培,土窑洞栽培。
二、白灵菇菌种的制备
(一)母种的制备
白灵菇母种培养基可采用引进原始母种或复壮母种后,用PDA培养基扩繁,也可用PDA培养基进行组织分离制取。
(二)原种、栽培种制备
原种、栽培种可采用以下几种培养基制取。
1.麦粒培养基 麦粒98%,碳酸钙1%,石膏粉1%。
2.棉子壳木屑培养基 棉子壳45%,木屑45%,麸皮8%,糖1%,石膏粉1%。
三、白灵菇塑料袋熟料栽培
(一)配方
1.木屑78%,麸皮20%,红糖1%,石膏粉1%。
另外每百公斤干料加酵母片0.05克,过磷酸钙0.5克。
2.木屑68%,棉子壳10%,麸皮20%,其他同配方1。
3.杂木屑60%,棉子壳20%,麸皮18%,石膏粉1%,糖1%。
4.棉子壳40%,木屑40%,麸皮10%,玉米面8%,石膏粉1%,糖1%。
5.稻草57%,棉子壳10%,木屑13%,麸皮10%,玉米面8%,石膏粉1%,糖1%。
6.棉子壳78%,麸皮12%,玉米面8%,石膏粉1%,糖1%。
以上配方含水量均为65%,pH值自然。
(二)拌料
拌料要求一定要拌匀,最好先干拌,再湿拌,否则料易结块,不便于拌匀,若培养料未拌匀,也就等于改变了培养料的配方,另外拌料加水一定要计算准确,任何经晾晒风干的培养料总含有一定的含水量,也要计算在内。
(三)装袋
由于白灵菇出菇转化特殊,一般只收一潮菇,因此为了提高其生物转化率,一般采用小袋栽培,常选用17厘米×34厘米的菌袋栽培。无论是人工装袋还是装袋机装袋,均要求松紧适宜,千万不能刺破菌袋,最后扎紧袋口,最好采用套颈口圈加封棉塞。每袋可装培养料干重0.4~0.5公斤。另外,购买料袋时,要检查料袋的质量。
(四)灭菌
料袋的灭菌必须彻底,要求料袋的摆放、堆码必须有利于热蒸气的流通,不能造成死角,采用高压灭菌时需1.2千克/平方厘米维持2.5小时,采用常压灭菌时,需100℃维持10小时,为了提高灭菌效率,可采用周转筐盛装菌袋及搬运,周转筐可用扁铁焊接,其大小以能装12袋为宜。这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会降低污染率。灭菌结束,待料袋冷却后搬入接种室。
(五)接种
小规模生产可用接种箱接种,大规模生产则需要用专用接种室来接种,以提高接种效率。
接种前必须对菌种瓶(袋)及接种箱、专用接种室等进行消毒灭菌,尽力创造一个无菌环境。可将菌种瓶及瓶口的棉塞用0.2%~ 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擦拭进行表面消毒灭菌,接种室需用熏蒸消毒及紫外线照射消毒。另外,白灵菇抗杂能力弱,接种时可将栽培袋口在20%的来苏水溶液中浸一下,再次对袋口消毒。接种室内接种最好两人配合,可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六)发菌
即进行菌丝体的培养,要求在发菌室内进行,尽量满足白灵菇菌丝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经35~40天即可吃透培养料。
(七)出菇管理
1.催蕾 发菌结束后,需降低发菌室温度,或者将菌袋搬入适宜于子实体分化的低温场所即菇房或菇棚内,并给予适宜的温差刺激及散射光照,经过10天左右,袋内可见有原基产生。
2.开袋时间 当袋内出现原基后,解开袋口或拔出棉塞,待原基长到2厘米大小时可剪去袋口上部的袋膜,让子实体迅速长大。若原基在袋的侧壁产生,则需在侧壁上开穴,让子实体长出,这样的出菇袋可采用悬挂式管理出菇。为了便于出菇管理,常把生长一致的菌袋集中于同一菇架或同一菇墙上。
3.温度管理 原基形成后要求菇房的温度控制在8℃~15℃,并给予适宜的温差。
4.湿度管理 要求菇房内空气湿度为85%~90%,不宜太高,若湿度不够需要喷水,切忌直接喷向菇体,应向地面、走道喷水,向空间喷雾。若将水直接喷到菇体表面,会造成菇体变黄,甚至发霉、腐烂。当然白灵菇由于个头大、菌肉厚,因此抗旱能力较强,可采取较偏干的水分管理。
5.空气调节 白灵菇子实体生长需要新鲜的空气,因此要做好菇房的通风换气工作。当通气不良时,子实体产生畸形,甚至产生羊肚菌状或玫瑰状子实体,若再加上空气湿度太大,就会在菌盖上有霉菌产生。
6.光线调节 白灵菇子实体分化及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菇房较为光亮,一般为100~500勒克斯的光照为宜。
7.采收 一般开袋后,在正常条件下经10~12天生长,子实体菌盖由内卷逐渐平展时即可采收,因白灵菇蛋白质含量很高,若采收太迟,则会造成子实体变黄、腐烂、发臭。另外,由于白灵菇一般只出一潮菇,所以采后应立即将菌袋搬出菇房,以防滋生病虫。白灵菇的生物转化率低,一般为50%~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