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食用菌盐渍加工
食用菌盐渍加工就是用食用盐溶液将新鲜菇体腌制起来保藏的方法。如盐水蘑菇、盐水平菇、盐水金针菇等。
一、盐渍加工原理
盐渍加工的原理是将菇体放入高浓度的食盐溶液中,高浓度的食盐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使菇体内外的腐败微生物处于生理干燥状态,原生质收缩,质壁分离,导致腐败微生物死亡,从而使菇体得以保藏。
二、盐渍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鲜菇采收→分级→漂洗→杀青→冷却→盐渍→翻缸→调整液补充→装桶。
(二)各工艺环节要求
1.鲜菇采收 要适时,并剔除病虫危害的个体。
2.分级 菇体要按加工的不同标准分级。
3.漂洗 将鲜菇用0.02%的焦亚酸钠溶液或0.5%的盐水漂洗,除去杂质,用焦亚酸钠漂洗后需再用0.0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护色1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3~4次。
4.杀青 清洗后的菇体放入10%的沸腾盐水中杀青,一则杀死菇体,二则排出菇体内气体,便于盐水渗入。杀青锅不能用铁锅,一般每100公斤盐水投入鲜菇40公斤,使水温保持在98℃以上,要使菇体淹没,并用木棒搅动。煮沸时间约5~12分钟,以投入泠水中能下沉为度。
5.冷却 杀青后的菇体迅速放入冷却池或流入槽中冷却,经15~30分钟冷透。
6.盐渍 将杀青并冷透后的菇,先放入15%~16%的盐水中,使盐水向菇体内渗透,经3~5天后捞出沥干水分,然后转入23%~ 25%的盐水中浸渍约7天。
7.翻缸 盐渍后翻缸以排除不良气体,使菇体吸盐均匀。
8.调整液补充 为了防止耐盐酵母的生存,应调节缸内的pH值降至3.5。调整液配方为:偏磷酸55%,柠檬酸40%,明矾5%,溶解在饱和盐水中。每隔2~3天翻缸一次。15~20天后缸内盐水浓度不再下降,稳定在22%左右,即可装桶。
9.装桶 将腌制好的盐水菇捞起沥去盐水,以无盐水流出为度,称重并装入塑料桶内,装后向桶内注入新配制的20%的盐水,用调整液调节pH值至3.5以下,并在液面上撒放一层精盐,加盖封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