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林木育苗的基本概念

林木育苗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育苗的任务是为造林绿化提供合格的苗木。苗木的品质由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评定,目前主要是根据苗木的形态上的各项指标来评定。苗木的根系发育状况,苗木的重量以及苗木的其他品质与地径密切相关。在树种和苗龄相同的情况下,比值愈小则表示根系的发育愈好,这种苗木栽植后愈容易成活。大田育苗是宁夏特别是灌区主要育苗方法,这种育苗方式有利于播种、抚育、起苗等工作实行机械化作业,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育苗成本。

第一节 林木育苗的基本概念

苗木是用于造林绿化的树木幼株。为了在较短的时间,用最少的投入,获得符合造林质量要求的大批苗木,苗木一般要在苗圃地进行集约化的科学培育。

一、苗木种类

苗木因繁殖方式不同分为实生苗和分殖苗两大类。

1.实生苗

即用种子繁殖而成的苗木。实生苗具有生活力强,根系发达,寿命较长的优点,而且对多数树种来说,用种子繁殖要比用营养繁殖更为简便易行。在苗圃地用种子播种育成的实生苗又叫播种苗,播种苗是人工造林最广泛使用的造林材料。

2.分殖苗

又称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用树木的一部分营养器官(根、枝、干、芽等)育成的苗木,如插条苗、压条苗、嫁接苗、分根苗和根蘖苗等。用分殖方法培育的苗木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用良种无性系苗木造林,其性状整齐一致,生长迅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一些种子难于采集或种子繁殖技术较为复杂的树种,采用分殖育苗方法培育。

苗木按其在出圃时根部带土与否,分为裸根苗和带土苗。容器苗是带土苗的一种,它是在各种容器内育成的苗木。

苗木根据一定质量标准分为合格苗和不合格苗。合格苗又分为Ⅰ级苗和Ⅱ级苗。

此外,根据苗木造林用途不同,又分为荒山造林苗木、经济林苗木和城镇绿化苗木等。

二、苗木年龄

苗木年龄是按照苗木的年生长周期来计算的,即每年从开始生长到生长结束作为一个生长周期。苗龄和移植次数可用一组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在播种床或扦插床中的生长周期,第二个数字表示移植后留床培育的生长周期,第三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留床培育的生长周期,再移植再相应增加数字,所有数字累计即为苗龄。如1-0表示不移植的1年生的苗;如2-0表示不移植的二年生苗,即2年生留床苗;1-1表示经过一次移植的2年生的苗;1-2表示经过一次移植的3年生的苗;1-1-1表示经过两次移植的3年生苗;2-1-2表示经过两次移植的5年生苗;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根的年龄)。

一般来说,用于荒山退耕地造林的树种通常用1到2年生的苗,特别是灌木树种。农田林网或道路护路林要求苗木年龄大点,尤其是乔木树种。用于城镇绿化因考虑绿化景观效果问题,要求阔叶树(乔木)年龄至少在5年生以上,针叶树年龄在10年生以上。

三、苗木品质

育苗的任务是为造林绿化提供合格的苗木。合格的苗木,出圃后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良好,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强,同时根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苗木的品质由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评定,目前主要是根据苗木的形态上的各项指标来评定。

1.高度

合格苗木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过于矮小的苗木在苗圃地中一般是生长衰弱的被压苗,造林后恢复生长能力差,而且易受杂草抑制。苗木高度是评定苗木品质的重要根据之一,如果达不到一定标准,就列为不能出圃的等外苗。由于大肥大水造成徒长或秋季徒长而形成的细而高的苗木,也属于生长不正常的苗木。

2.地径

指苗木主干靠近地面处的直径,有时也称根径,即根径部位的直径。苗木的根系发育状况,苗木的重量以及苗木的其他品质与地径密切相关。地径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苗木质量,因此它是评定苗木的主要指标。在苗木年龄和苗木高度相同的条件下,地径愈粗的苗木,其质量愈好,造林的成活率也较高。

3.相对苗高(高径比率)

指苗木高度与地径之比。在苗高相同的情况下,地径愈大则相对苗高的数值愈小,说明苗木愈粗壮,苗木质量愈高。不同的树种的相对苗高有很大差异,而同一树种由于育苗技术和苗圃地条件不同,相对苗高的数值也不完全相同。如遮荫过度,氮肥过多,追肥过迟,苗木密度过大都会使相对苗高的数值增大,形成纤弱的或地上部分徒长而发育不匀称的苗木。

4.根系状况

根系发达是指主根有一定长度,侧根和须根数量多,根幅达到一定范围。苗木的主根长度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起苗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根系不宜截得太短。适宜的主根长度因树种和苗龄而不同,通常针叶树播种苗主要长度应不小于15~25cm,阔叶树播种苗应不小于20~25cm。

5.苗木重量

分苗木总重量、地上部分和根系重量。它是苗木质量的综合指标,并能说明苗木体内贮藏物质的多少。品质优良的苗木应该组织充实,贮藏养分多,重量大。

6.冠根比率(径根比)

指苗木地上部分重量与苗木根系重量之比。比值的大小说明地下与地上部分生长的均衡程度。冠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木地上部分枝叶蒸腾表面积与地下部分吸收水分的根系表面积的比例关系,这对于苗木栽植后维持体内水分平衡,防治水分匮缺有很大作用。在树种和苗龄相同的情况下,比值愈小则表示根系的发育愈好,这种苗木栽植后愈容易成活。

苗木品质指标还有很多,如苗干形状、分枝状况、冠径和苗木木质化程度等,对大多数针叶树种来说,苗木有无正常的饱满顶芽,也是评定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苗木分级

根据一定的苗木质量指标(如苗高、地径、根系长度及数量等)把苗木分成几个等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和《宁夏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4/T 423-2006)中的有关规定:将苗木等级分为Ⅰ、Ⅱ级苗,Ⅰ、Ⅱ级苗为合格苗,可用于造林绿化,其余为不合格苗,不合格苗需要留床或移植培育,达到合格苗木标准后,方可出圃造林绿化。合格苗木分级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3项指标分级。综合指标条件为:无病虫害检疫对象,苗干通直,色泽正常,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顶芽发育饱满、健壮,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分级时,首先看根系指标,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如根系达到Ⅰ级苗要求,苗木可为Ⅰ级或Ⅱ级苗,如果根系只达到Ⅱ级苗,该苗木只能为Ⅱ级苗,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合格苗分Ⅰ、Ⅱ两个等级,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不属同一等级时,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

五、大田育苗

大田育苗:在已整地的大田里,直接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株行距进行育苗的作业方式。大田育苗是宁夏特别是灌区主要育苗方法,这种育苗方式有利于播种(或扦插、移植)、抚育、起苗等工作实行机械化作业,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育苗成本。大田育苗又分为垄作和平作两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