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生理障害

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生理障害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光温室进行番茄生产,由于所处的温光条件较差,再加上管理技术上的不尽科学合理,极易造成各种生理障害,而影响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日光温室番茄普遍发生的生理障害较多,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产量、产值,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类病害。如何防治番茄生理障害已成为日光温室番茄栽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由低温引起生理活动受阻的生理病害。番茄原产于热带,过低气温不

三、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生理障害

日光温室进行番茄生产,由于所处的温光条件较差,再加上管理技术上的不尽科学合理,极易造成各种生理障害,而影响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日光温室番茄普遍发生的生理障害较多,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产量、产值,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类病害。如何防治番茄生理障害已成为日光温室番茄栽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番茄营养障碍(缺素症)

番茄栽培过程中,营养缺乏和过剩都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番茄的主要营养除了氮、磷、钾三元素外,钙、镁、铁、硫、硼、锌等微量元素也缺一不可,植株缺乏任何一种必需元素,都会引起代谢失调,影响产量、产值。

1.缺氮

(1)症状特征:植株生长缓慢,呈纺锤形,全株叶色黄绿色,早衰,初期老叶黄绿色,后变浅绿色,小叶细小,直立,叶片主脉由黄绿色变为紫色至紫红色,下部叶片更加明显,茎秆细,果实小,后期下部黄色叶片出现浅褐色小斑点。缺氮也会引起中部叶片黄化,但叶的叶脉仍为绿色,黄化仅限于叶脉间。如果黄化植株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可能是土壤传染性病害,而不是缺氮症,应注意区分,正确诊断。

(2)发病原因:前茬施用有机肥或氮肥少,土壤中含氮量低。

(3)防治方法: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温度低时用硝态氮化肥效果好。

2.缺磷

(1)症状特征:幼苗缺磷,下部叶变绿紫色,并逐渐向上部叶扩展。番茄缺磷植株矮化瘦小,叶小而僵硬,并向后卷曲,叶色深绿,叶背面和叶脉发紫。老叶逐渐变黄,并产生不规则紫褐色枯斑,茎部细弱,结果不良,果实小,成熟晚,产量低。日光温室在生育初期容易发生缺磷,低温条件下也易缺磷,移栽时伤根、断根严重易造成缺磷。有时药害也能产生类似缺磷的症状,要注意区分。

(2)发病原因:苗期遇低温影响磷的吸收,此外土壤偏酸或紧实易发生缺磷症。

(3)防治方法:番茄育苗时,床土上要施足磷肥,土壤缺磷时可直接施用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等含磷肥料。同时结合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多元液体复合肥500倍液效果更好。

3.缺钾

(1)症状特征:番茄缺钾则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小,老叶的小叶叶缘出现灼伤状,叶缘卷曲,脉间失绿,以后向叶肉扩展,最后褐变,枯死。茎木质化,不再增粗。根系发育不良,较细弱。果实畸形,成熟不均匀,果中空,与正常果相比变软,缺乏应有的酸度,果味变差。番茄除土壤缺钾外,在生育初期一般不缺钾,在果实膨大期易出现缺钾症。温室内发生有毒气体危害,也会发生失绿症,但不是缺钾症,要注意区分。

(2)发病原因:土壤中含钾量低或沙性土易缺钾,番茄生育中期果实膨大需钾肥多,如供应不足易发生缺钾。

(3)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增施含钾的肥料,如土壤中施用硫酸钾,也可增施草木灰。特别是在温室冬茬栽培,日照不足、地温低时发生缺钾,可追施硫酸钾或草木灰,并结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含钾较多的叶面肥料。

4.缺钙

(1)症状特征:番茄缺钙植株萎缩,幼芽变小、黄化,严重时生长点坏死,距生长点较近的小叶周围褐变,并有部分枯死,果实产生脐腐病,根系发育不良,并呈褐色。缺钙植株生长点停止生长,下部叶片正常,上部幼叶异常,叶全部硬化。如果在生育后期缺钙,茎叶健全,仅有脐腐果发生;如果生长点附近的叶片黄化,但叶脉不黄化,呈花叶状,可能是病毒病而不是缺钙;如果脐腐果生有霉菌则可能是灰霉病,应注意区分。

(2)发病原因:施用氮肥、钾肥过量会阻碍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土壤干燥、土壤溶液浓度高,也会阻碍对钙的吸收;空气湿度小,蒸发快,补水不及时都会发生缺钙。

(3)防治方法:适当灌水,保证土壤有充足水分,避免氮肥、钾肥施用过多。应及时给叶片喷施0.3%~0.5%氯化钙水溶液,每3~4天1次,共2~3次。

5.缺镁

(1)症状特征:缺镁时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叶脉间黄化,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在黄化叶片上,出现许多坏死斑点。老叶只有主脉保持绿色,其他部分全部黄化,而小叶周围常有一小窄条绿边,果实无特别症状。缺镁症状一般是以下部叶开始发生,在果膨大盛期靠近果实的叶先发生。叶片黄化先从叶中部开始,以后扩展到整个叶片,但有时叶缘仍为绿色。如果叶脉间黄化斑不规则,后期长霉,则可能是叶霉病。长期低温,光线不足,也可能出现黄化叶。

(2)发病原因:一般系土壤中含镁量低,有时土壤中不缺镁,但由于施钾过多或含钙较多的碱性土壤中影响了番茄对镁的吸收也会造成缺镁。生产上冬春大棚或反季节栽培时,气温偏低,尤其是土温低时,不仅影响了番茄植株对磷的正常吸收,而且还会波及到根对镁的吸收,引致缺镁症状。此外,有机肥不足或偏施氮肥,尤其是单纯施用化肥的棚室,易诱发此病。

(3)防治方法:首先注意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保持中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比合理,必要时测定土壤中镁的含量,当镁不足时,施用含镁的完全肥料,应及时,可在叶面喷洒1%~2%硫酸镁水溶液,隔2天1次,每周喷3~4次。此外要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前期尤其要注意提高棚温,地温要保持在16℃以上;灌水最好采用滴灌或喷灌,适当控制浇水,严防大水漫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6.缺硫

(1)症状特征:缺硫整个植株生长基本无异常,只是中上部的颜色比下部淡,严重时中上部叶变成淡黄色。多发生在植株生育中后期。

(2)发病原因:在棚室等设施栽培条件下,长期连续施用没有硫酸根的肥料易发生缺硫病。

(3)防治方法:施用硫酸铵等含硫肥料。

7.缺硼

(1)症状特征:小叶褪绿或变橘红色,生长点发暗或变黑,茎、叶柄、小叶柄变脆,叶片易落,根系发育不良变褐色,易产生畸形果,果皮上出现褐色斑点。

(2)发病原因:硼素被淋失,施钾肥过多或石灰施用过量均易引起缺硼。

(3)防治方法:如土壤缺硼,可提前施入硼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不可过多施用石灰肥料和钾肥,防止土壤干燥。也可在叶面上喷洒0.1%~0.2%硼砂水溶液,隔5~7天1次,共2~3次。

8.缺铁

(1)症状特征:植株顶部叶片失绿后呈黄色,初末梢保持绿色,持续几天后向侧向扩展,最后致叶片变为浅黄色。

(2)发病原因:土壤中磷肥多,偏碱影响铁的吸收和运转,致新叶显症。

(3)防治方法:可喷洒0.5%~1%硫酸亚铁溶液1~2次。

番茄盐类障碍

1.症状特征

从植株生育初期可见叶色深绿,有硬化感,植株矮化;心叶卷翘;果肩部深绿,与果脐、果蒂部形成明显对照,严重的植株呈萎蔫状态,叶缘枯萎。

2.发病原因

土壤发生盐类生理障碍,这与施用的肥料过多和肥料难于淋溶有关,造成每茬作物都有养分积累,尤其是棚室易发生。生产上施用畜粪尿多的有机肥,致使氯化铵、氯化钾盐类浓度增高所致。此外,土壤中含氯化钠高也易发生。

3.防治方法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选用不易增加盐类浓度的肥料;增加浇水量;有条件的种植绿肥或休闲、灌水排盐等等。

番茄低温生理障碍

1.症状特征

苗期受害,子叶上举,叶背向上反卷,叶背发紫;生长期受害,叶片叶肉褪绿变白,有的叶缘变白萎蔫干枯;花芽分化期受害形成畸形花,畸形果;持续低温,叶片暗绿无光,严重时茎叶萎蔫死亡。

2.发病原因

由低温引起生理活动受阻的生理病害。番茄原产于热带,过低气温不能正常生长。气温在10℃或低于10℃即易发生冷害;长时间低于6℃植株将死亡;坐果期夜温低于15℃,就会引起落花落果。

3.预防方法

(1)选用耐低温品种。苗期加强耐低温锻炼。

(2)采用高垄覆膜栽培,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寒力。

(3)根据天气预报,临时增加覆盖物保温或增温设施,提高夜间温度,或于傍晚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

(4)若已发生冻害,要采取缓慢升温措施,使番茄生理机能慢慢恢复。同时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以减轻伤害程度。

番茄高温生理障碍

1.症状特征

叶片受害,初期褪色或叶缘呈漂白状,后变黄色。轻的仅叶缘呈烧伤状,重的半叶或整个叶片永久萎蔫或干枯。高温尤其是夜间高温,会引起植株徒长和落花、落果,温度超过35℃,茄红素难以形成,造成果实着色不良。

2.预防方法

加强温室的通风管理,尤其是早秋或晚春应控制室温不超过28℃,超过28℃应加大放风,再高还可放草苫、加盖遮阴网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遮阴降温。

番茄脐腐病

1.症状特征

起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渍状,后扩大,顶部凹陷,变褐,一般大小1~2厘米,严重的可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后期病部可被腐生菌侵染,常长有白色、红色或黑色霉状物。病果常提前变红。

2.发病原因

脐腐病为生理性病害。一般认为是水分供应不足或供应失调,先是干旱果实水分被夺走,生长发育受阻,而后又遇水分过多,导致脐部组织功能紊乱,引发脐腐;或者是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与硼,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引起脐腐的发生;或者土壤中氮素营养过多,生长过旺,果实得不到钙的补充,当果实含钙量低于0.2%时,即易发病。

3.预防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注意均衡供水。

(3)采用高垄覆膜滴灌栽培技术,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减少此病发生。

(4)采用测土施肥技术及根外补钙措施。番茄坐果后1个月内是需钙关键时期,可喷洒1%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加15毫克/千克萘乙酸混合液,每15天1次,连续喷2次。

番茄筋腐病

1.症状特征

筋腐病发生在果实着色前,表现为果实着色不均匀,表面凹凸不平,透过果皮可见果肉发乌,横切见果肉维管束呈黑褐色。发病轻的果实维管束变色不明显,果实外形无变化,但果面有一块块的不转色,至成熟时,此处果肉仍较硬。发病较重的果实,胎座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使果实不能食用。病株的茎、叶无明显症状,这与病毒引起的病果有区别。

2.发病原因

筋腐病是生理性病害。果实膨大期日照及积温不足易引起筋腐。这种条件往往因营养生长过旺,而无足够的糖分供应果实,时间长了引起果肉的坏死。连作、土壤黏重、土壤过湿或过干板结、根系发育不良、有机肥少、氮肥过多、缺钾、缺铁等因素都会诱发和加重病情。

3.预防方法

(1)实行轮作。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果实膨大期增施钾、铁肥,控制氮肥。

(2)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光热条件;及时整枝打杈和清除老叶,促进果实着色;忌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

(3)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叶面补肥。可喷洒0.3%磷酸二氢钾、 0.5%~1%的白糖混合液,提高叶片糖的含量。

番茄裂果

1.症状特征

裂果有三种类型。放射状裂果:果实绿熟开始,以果蒂为中心,产生细微的条纹,沿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转色前2~3天裂痕明显;环状裂果:以果蒂为圆心,呈环状浅裂,多在果实成熟前出现;条纹状裂果:在果顶脐部,呈不规则的条纹开裂。

2.发病原因

番茄裂果是果实表皮出现的生理性病害,夏季露地、秋季保护地栽培发生裂果较多。果实在转色期遇到烈日、高温、干旱、雨淋和灌水不当等因素,导致果皮组织与果肉组织生长速度不同步,造成果皮出现裂纹,这是发生裂果的主要原因。品种间对裂果的抗性有差别,一般皮薄的多发生裂果,而长果形、果蒂小、棱沟浅的小果形品种或叶片大、木栓层薄的品种抗裂性较强。

3.预防方法

(1)选用枝叶茂密的抗裂品种。

(2)避免果实暴露在阳光下暴晒,小水勤灌,防止土壤水分急剧变化。

(3)增施有机肥,补充钙素与硼素,增强植株抗裂性。

(4)喷洒0.1%硫酸铜或硫酸锌液可以减轻裂果的发生。

番茄畸形果

1.症状特征

果实有时会出现椭圆形果、多心形果、顶裂形果、横裂形果、菊花形果、指形果和尖形果等形状不整齐的果实。

2.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时环境因素不良引起的。在番茄花芽分化及发育期,如果温度低,光照不足,水分充足,氮肥多,致花芽分化过度,易形成多心室的子房,果实则呈桃形、瘤形或指形等。如苗龄过长,低温或干旱时间过长,植株衰弱,花器易木栓化,形成少心室的尖顶果。如后期转入适宜条件,木栓化组织不能适应内部组织的膨大需要,则形成裂果、疤果或籽外露果。使用坐果激素浓度过大或处理时温度过高也易产生畸形果。

3.预防方法

加强育苗期的管理技术,特别是增温管理,延长光照时间,创造适宜花芽分化的环境条件。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土壤过干、过湿,防止幼苗徒长或老化。施用坐果激素要注意适宜浓度和使用方法。

番茄空洞果

1.症状特征

空洞果又称空心果,在日光温室冬茬、冬春茬栽培中发生较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空洞果外型带棱,果肉少,味淡,品质差。横断面大多呈多角形,果皮与胎座分离,种子腔成为空腔,果肉不饱满。

2.发病原因

主要是开花授粉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授粉不良,种子退化,发育不充分而形成空洞果;坐果激素使用浓度过高,及坐果激素处理后,水肥管理跟不上;或生长后期植株衰老;或氮肥施用过多,营养生长过旺,造成供给果实膨大的养分不足,都会产生空洞果。

3.预防方法

做好育苗时期的温光调控,在花芽分化前后,避免10℃以下的低温出现,开花期避免35℃以上高温对受精的危害。合理使用坐果激素,花期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后,再采用坐果激素处理。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结果期的肥水管理,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分配氮、磷、钾,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番茄日灼果

1.症状特征

主要在果实的果肩部易发生,果实呈光泽似透明革质状,后变黄褐色,有的出现皱纹,干缩变硬后稍凹陷,果肉变成褐色块状。当日灼部位受病菌侵染或寄生时,长出黑霉或腐烂。

2.发生原因

一般在果实膨大期土壤缺水干旱,果实受强烈日光直接照射,致果皮温度上升,蒸发消耗大量水分,果面温度过高而引起灼伤。

3.预防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土壤干旱缺水,尤其是在果实膨大期定植时,第一穗果向阴面,摘心时在最后一穗果上要留2~3叶,尽量避免果实暴露在阳光下。

番茄生理性卷叶

1.症状特征

番茄在果实开始采收时,部分或叶片普遍卷曲,严重呈筒状,变脆。

2.发病原因

与品种特性有关,垂叶型品种、抗病性弱的品种,早熟比晚熟品种易卷叶。生理性卷叶的主要原因是果实大量坐住后,养分消耗大,造成植株本身营养失调和环境条件不适形成卷叶。此外,番茄整枝、摘心过重,植株上留的叶片太少;土壤严重缺水干旱或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生理干旱;温度过高,土壤和空气湿度过低;土壤中缺少铁、锰等微量元素会使叶脉变紫上卷;番茄生育后期植株生长发育衰弱等都能引起生理性卷叶。

3.预防方法

培育壮苗,合理追肥灌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加强温室的温湿度管理和果实膨大期的水肥管理,并在结果期叶面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多元液体复合肥,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做到适时整枝打杈,选择抗性品种等,也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生理性卷叶。

番茄落花落果

1.症状特征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中,尤其是冬茬番茄栽培,落花、落果现象常常普遍发生,有时第一穗花、果可能完全脱落,第二穗果大部分脱落。

2.发病原因

苗期花芽分化时夜温过高或过低,影响花芽的正常发育;夜温低于15℃,日温高于34℃,不能正常受精,引起落花落果;土壤养分不足,地温低,光照不足,根系发育差,整枝打杈晚,或夜温高营养消耗多,植株徒长,而使开花坐果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导致落花落果;蹲苗过重或下部果穗留果太多,疏花疏果不及时,营养生长不良,养分供应不平衡,也能引起落花落果。另外,土壤干燥,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坐果激素处理不及时都会引起落花落果。

3.预防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适龄壮苗。在花芽分化期尽量保持白天23℃~25℃,夜温不要低于15℃,也不可过高,防止徒长或影响花芽分化。定植时要避免伤根,合理追肥灌水,及时整枝打杈和疏花疏果,增加光照,加强通风降湿;人工辅助授粉后,必须采用坐果激素处理花,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

番茄的有害气体中毒和烟害

1.症状特征

棚室或反季节栽培番茄经常出现有害气体中毒或烟害。有害气体常见的有氨害和亚硝酸害。

氨害:番茄叶片受害,初呈水烫状,后变褐干枯。花受害,花萼、花瓣呈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干枯,花不再开放。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

亚硝酸害: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为害叶片。急性型:叶片上形成很多白色坏死斑点,严重的斑点连片或枯焦。慢性型:仅叶尖或叶缘先黄化,后向中间扩展,病部发白后干枯。

烟害:往往是全株受害,发病迅速,有的施放烟熏剂后几个小时就显症。病株叶片变褐、焦枯,严重的全株死亡或成片死亡。

2.发生原因

属生理性病害。常见的有化肥分解时产生氨气和亚硝酸气,释放到棚室上空,上部氨气浓度达到0.0005%时、亚硝酸气浓度达到0.0002%时,番茄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而发生氨气害或亚硝酸气害。氨害多发生在过量施用尿素或鸡粪的情况下,一般在施用后十几天发生。亚硝酸气害是大量施用牲畜肥或化肥,在土壤由碱性变为酸性的情况下,硝酸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致亚硝酸不能正常及时地转换成硝酸态氮而发生的。至于烟害是在防止低温冷害或霜冻时,用火炉或煤火加热时,由于烟道不畅或燃烧不完全,产生一定量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对番茄造成的危害。此外,使用各种防治病虫害的烟雾剂时,如用量过大或防治对象不符、靠近植株过近,或烟剂点燃后,发出的烟扩散不均匀,也可造成局部烟害。

3.预防方法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发现有害气体后应马上放风,发生亚硝酸气害的,马上施用石灰或硝化抑制剂,并大量浇水,使其尽快渗入土中。有炉火或用煤加温的,应选择含硫少的优质煤,使其燃烧充分并及时清理烟道。使用烟雾剂时,一定要对症下药,按说明书用量,不得任意加大用药量,燃放点应分布均匀,熏后要及时放风换气,以利番茄正常生长。

药 害

1.症状特征

种子发芽率下降,根系发育不正常,叶、茎、果出现大小、形状不等的斑点,叶缘、叶尖焦枯,严重时叶片焦枯、坏死、早落,生长点变白死亡,以致全株枯死等。

2.发病原因

浸种所用药剂浓度过大或药剂泡种时间过长;生产床土消毒不均匀;喷药时浓度过大或用药量过大,或喷药时温度过高;使用2, 4-D不当,浓度过大或处理过早或重复蘸花,或喷到叶片和生长点,都会引起药害。

3.防治方法

选择适宜农药。在使用时严格按规定浓度配制,稀释用水要用清水,避免在高温中午施药。使用坐果激素蘸花要做标记,且不可蘸花过早;蘸花时,药液浓度不能太高,用药量不宜过大,以蘸到且不下滴液为准。生产上喷错药剂或产生药害,可及时喷洒清水淋洗,温室要加大放风,排除药害。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