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性
1.根系
(1)根系的形成 西瓜种子发芽时萌发出的幼根称为胚根,在直播条件下,胚根垂直扎入土中,发育成为主根。在主根上分生出许多一次侧根,在一次侧根上可以再分生侧根。一般可在主根及侧根上分生出4~5级侧根,在主根和侧根上又可发生根毛,主根、侧根和根毛组成了西瓜的根系。西瓜的主根入土深达80厘米以上,一级根分布在主根近土表20厘米处,与主根成40°角,在半径约1.5米范围内水平生长,主要根群分布在30~40厘米的耕作层内。
西瓜幼苗的根颈和子叶之间也易生根,从出土到2~4片真叶展开之间,特别是在覆土较厚、栽植较深的情况下,大多数能发生整齐而粗壮的根;在田间采用压蔓法压蔓的地方或茎蔓长期与潮湿土壤接触时,也会在茎节上分生出许多不定根,这些根的结构和功能与胚根相似。
西瓜根系随着地上部的生长而迅速伸展,到地上部伸蔓时,根系生长加速,侧根数增加较快。到坐果前,根系的生长分化及伸长达到最高峰。坐果后,根系已基本建成。直到收获前,根系仍缓慢生长,但部分根已趋于老化,吸收功能下降。
(2)根系的作用 西瓜的根系属直根系,是植株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吸收器官,一方面起支持和固定地上部茎叶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元素的作用,同时,侧根和不定根,还有扩大入土范围、增加吸收面积的作用。着生在主根和侧根上的根毛承担着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元素的主要任务。因此,根系生长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地上部的生长,没有庞大的根系,就没有茁壮的茎叶,也不可能获得高产。
(3)环境条件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西瓜根系生长在土壤中,除地上部有机物的供应状况外,土壤的各种条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①温度 温度与根系生长有直接关系。土壤温度过低,根系不能生长也不会活动,抑制吸收功能;土温过高对其生长及吸收也有不利影响。一般认为,幼苗期根系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3℃~14℃,根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据测定,西瓜根系在12℃~13℃时的生长量仅有最适温度时的1/50。因此,在早春育苗时要考虑到土壤的温度条件,合理确定播种期。
②水分 西瓜由于根系发达,分布深而广,能吸收利用较大范围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是比较耐旱的作物之一,但因其果实大,生长旺盛,需水量也较大。因此,土壤中既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一定的空气。浇水过量,土壤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因此,西瓜浇水应坚持少量多次。
西瓜的根系极不耐涝,即使短时间淹水,也会使植株受到危害。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淹水更易使根系受害。据观察,浸水后1~2小时,根的中柱附近便开始发生木质化现象;浸水1天后,外皮和皮层开始木质化;5天后,皮层未木质化的部分已腐烂。
③土壤 西瓜根系生长需要充分供氧,在土壤通透性良好时,根的生长旺盛,根系的吸收机能加强;通气不良则抑制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机能。故在耕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孔隙度大、土壤通气状况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条件下根系发育良好,伸展范围广,速度快。土质黏重、板结,影响根系生长。
西瓜根系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是pH值为5~7,过低会限制对某些元素的吸收,发病率增加;超过7时对根系生长不利。
(4)育苗移栽对根系的影响 西瓜根系虽较其他作物发生较早,但数量少,新生根洁白、纤细、脆弱、易损伤,木质化程度高,再生能力较弱,不耐移栽。在育苗移栽时最好采用营养钵、营养土块或穴盘育苗,减少根系损伤,保证栽后快速缓苗,提高成活率。
2.茎蔓 西瓜与其他葫芦科植物一样,在茎蔓上着生有卷须,属攀缘植物。茎蔓一般匍匐于地面生长,通常叫做瓜蔓、瓜秧或瓜藤。
(1)茎蔓的构造 西瓜伸蔓后发育完全的茎中间有空洞,为髓腔。西瓜茎蔓上着生叶片的地方叫做节,两片叶子之间的茎叫做节间。在子叶节以上5~6叶之前,叶片之间的距离很小,节间缩短,成为短缩茎,形成西瓜植株幼苗期的直立部分。在这数节之后,节间便伸长成为匍匐蔓。节间长度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一般西瓜茎蔓的节间长度为10厘米左右,长势强、中熟或晚熟品种一般节间较长,最长的可达20~30厘米。同一品种在水多肥足的条件下也会限制节间的伸长。此外,氮肥用量过多,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等,都会使节间拉长。节间长短是生产上正确进行苗情诊断,确定合理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西瓜蔓的直径一般为4~6毫米,长势强、肥水充足时直径增加,反之减少。如果直径达到8毫米以上,就有生长过旺的危险。
(2)茎蔓的作用 茎蔓的第一个作用是支撑叶子,使叶子在田间合理分布;第二个作用是连接器官,将瓜根、瓜叶、果实等器官连成一体;第三个作用是贮存有机物质,在结果前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质除供本身生长之用外,还有一部分在茎蔓中贮存,坐果后转移到果实中去;第四个作用是输导营养物质,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元素输送到叶、花、果实等器官,同时,也通过韧皮部将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输送到根部,以供应根系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有机物质。因此,茎蔓的生长状况如何,也间接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
(3)茎蔓的生长和发育 下胚轴一般长3毫米~10厘米,习惯上将它称为茎。上连子叶,下接根颈,是连接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唯一通道。它的伸长在幼苗拱土前开始,随着幼苗的出土,它的伸长速度加快,出苗后,伸长速度变缓,到第1片真叶展开时,伸长停止。胚芽逐渐生长,并发育成主蔓。在第5、第6片叶展开前,主蔓直立向上,生长极为缓慢,第5、第6片叶展开后,主蔓伸长速度逐渐加快,由于茎的机械组织不发达,当蔓长到一定长度时,主蔓便匍匐于地面生长,日光温室栽培要在此期及时吊蔓。以后主蔓伸长的速度逐步加快,到开花前后,一昼夜主蔓可以伸长4毫米~8厘米,在浇水后或降雨后,伸长速度更快,有时一昼夜可达10厘米。若主蔓伸长速度超过8厘米/日,就会出现旺长,如处理不当会影响结果。
西瓜具有很强的分枝能力,在主蔓上分生出许多子蔓,在子蔓上分生出孙蔓,一般可分生4~5次子蔓,因而形成庞大的地上部分。即使头茬瓜采收后,植株长势较弱时,将老蔓大部分割掉,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在基部仍能萌发新蔓,若管理措施得当还可结二茬瓜,这就是再生栽培的依据。
西瓜主蔓一般为2~4米,不同品种或不同栽培条件下长度也不一样。生长势强、中晚熟品种、栽培条件较好(水肥充足)时,蔓的长度明显增加,有的长达5米以上。相反,早熟品种、生长势弱或肥水条件差时,主蔓则较短,有的仅有2米左右。子蔓一般比主蔓略短。
(4)卷须的作用 在西瓜茎蔓上每一节的叶腋内均着生有卷须,它的作用主要是缠绕物体固定瓜蔓,避免滚秧。
3.叶子
(1)叶子的形态特征 西瓜的叶有子叶和真叶两种。
子叶有两片,呈椭圆形,较肥厚,贮存着大量有机营养,为种子的发芽、出苗及幼苗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在西瓜的真叶长出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之前,子叶是唯一的光合作用器官,因此,幼苗期保护好子叶,延长子叶的功能期,是培育壮苗的重要因素。子叶的大小与不同品种、种子大小及环境条件有关。大粒品种、同一品种中的大粒种子,温度、光照条件优越时,子叶就大,反之,子叶则小。
真叶就是通常说的叶片。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真叶的形状因植株的不同生育时期而异,一般为心脏形。真叶为绿色,叶缘上有锯齿,叶片表面密被茸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蒸腾,这是西瓜在其起源地的干旱条件下形成的抗旱形态特征之一。
西瓜的成龄叶一般长20厘米左右,宽15~20厘米,叶片大小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长势强、中晚熟品种一般叶子较大;长势弱、早熟品种一般叶子较小;水肥条件较好时叶片变大,特别在田间郁蔽、光照不足、浇水过多且氮肥用量过大时,叶片明显增大,而且较薄。
叶柄长而中空,一般长为15~20厘米,其长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叶柄长度小于叶片的长度,但如果田间管理不当,肥水过多、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时,叶柄伸长并超过叶片的长度,这时叶片也变薄变大,茎蔓节间拉长,花梗也伸长,容易影响结果,是旺长标志。叶柄长度与叶的长度和大小可作为生产上的诊断指标之一。
(2)叶的作用 西瓜叶片是同化作用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物质。因此,只有叶色浓绿,叶片肥大,才能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供应各器官生长发育对有机物质的需要。所以,要使植株健壮生长,前期应尽快形成一定的光合面积,以保证结果后有足够的有机营养供应,使西瓜果实硕大,品质良好。除此之外,叶片还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当用一定浓度的氮肥、磷肥或钾肥进行叶面喷雾时,叶片可吸收这些营养元素。特别是在结果后期,当根系的吸收功能降低时,可通过叶面喷肥来弥补根系吸肥能力的不足。
4.花
(1)花的类型及着生习性 西瓜一般都是雌雄同株异花,它的雌花和雄花通常都是单性花,但也有部分植株和部分品种的花为雌雄两性花,这种两性花内的雌蕊、雄蕊均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在杂交制种时应注意除去雄蕊,以防自交。雌花的柱头和雄花的花药都具有蜜腺,西瓜属于由昆虫传粉的异株异花授粉作物。
西瓜在第2片真叶展开前已开始有花原基形成。主蔓上第1雌花的着生节位随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早熟品种的着生节位较低,多在第5至第7节上;晚熟品种着生节位较高,多在10~13节。子蔓上的第1雌花一般着生在第5至第8节上,以后各雌花的间隔叶片数,不论是在主蔓或在子蔓上,均为3~5片或7~9片。在放任生长的条件下,单株最多可形成40~50朵雌花。主蔓上第1雌花和节位过远的雌花所结的果实个小品质差,商品价值不高。据观察主蔓上20~30节(即第3、第4雌花)形成的果实最大。
雄花着生的节位一般比雌花低,出现的时间较早,早熟品种在主蔓上3~4节、晚熟品种在主蔓上8~9节开始发生,除着生雌花节外,各节均可发生雄花;在放任生长的条件下,单株最多可形成250~300朵雄花。
单位株雌雄花的比例,因分枝级别而异,其中以孙蔓的雌花比率最高(27%左右),主蔓上的比率最低(3.5%~4.0%);坐果率与总产量以子蔓为最高;而平均单果重则以主蔓上的瓜为最大。
(2)影响雌花分化的条件
①品种 西瓜雌雄花的比例和发生的节位主要决定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即使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雌花数在品种间也有差异。选用雌花数多,且对环境营养不敏感的品种,在栽培上比较安全。
②温度 一般认为温度对雌花节位变动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雌花节位越高。试验证明:夜间温度较低时,形成的雌花较多,且第1雌花出现节位亦低。从3月开始到3月底播种,播种期越晚雌花节位越高,但8月底播种雌花节位反而下降就是这个道理。
③光照 西瓜是最喜光的作物,光照与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有关,同化积累多时茎叶生长充实,雌花分化好,雌花密度和质量都提高,在光照不足或营养过多时,茎蔓徒长,雌花间距变大。
(3)开花授粉习性 西瓜的开花时间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西瓜一般为半日花,即上午开花授粉,下午闭花。在露地春播条件下,晴天通常在凌晨5~6时花瓣开始松动,6时半至7时花药开始裂开散出花粉,花瓣全部展开,10时左右花瓣开始褪色,11时左右闭花,此时就难以完成授粉工作了,15时左右完全闭花。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开花时间的早晚,往往受当时气温条件的影响,气温高时早开早闭时间短,气温低时晚开晚闭时间长。从清晨开始开花至8~9时,正是柱头和花粉生理活动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人工授粉最适宜的时间。
西瓜花的寿命短,一般是数小时。在通常情况下,雌花开花后2天即失去受精能力,雄花在开花后2天花粉即完全丧失活力,但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可以延长至7天。西瓜花粉发芽的适温为20℃~25℃,当气温过高(35℃以上)、过低(15℃以下)或多雨、干燥时,花粉粒的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授粉工作必须选择晴好的天气进行。
5.果实的形态特征
(1)果实的组成 西瓜果实为瓠果,是由子房受精发育而成的。整个果实由果皮、果肉、种子3个部分组成。
果皮紧实,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果皮厚度与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关,它与贮运性能密切相关,通常在气温较低条件下,在较低节位所结的瓜的果皮较厚,四倍体品种比二倍体品种要厚得多。
果肉即通常所说的“瓜瓤”部分。瓜瓤色泽因西瓜内所含色素而异,红瓤品种的瓜瓤内含有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其色泽主要是由茄红素的含量多少所决定的,由于其比例的不同而形成淡红、大红等不同色泽;黄瓤品种含有各种胡萝卜素,但不含茄红素,黄色的深浅则随胡萝卜素含量的多少而定。
(2)受精结实的过程 西瓜从授粉到受精时间较短,在条件适宜时,授粉后3~4小时就能受精,所以,如在早晨授扮,花粉迅速发芽,到中午前后花粉管就能达到受精部位。柱头通常分为3~4根,每根柱头又各自分为两部分,与子房和胚珠相联系,授粉偏向一侧时,发育种子的胚珠也偏向一侧,果实膨大时也有偏斜的危险。通常种子含量多的果实较大,因为一粒花粉只能为一粒种子受精,所以授粉量要充足,并对整个柱头进行均匀授粉。受精后的卵细胞立即进行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受精2日后,在果柄伸长,子房转向下方时,受精的卵细胞急剧分裂。胚的这一生长发育过程容易受到营养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以此时是决定结果与否的关键时期。
(3)结实的条件
①正常的授粉、受精 影响正常的授粉、受精的因素是温度、光照和湿度。花粉发芽要求温度在1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在氮素适宜的情况下,其花生长得比较饱满,花粉的活力就较强,容易受精。西瓜的花粉遇到水以后,活力变弱,花粉和柱头如沾上水就容易失去授粉机会或受精不完全。西瓜如在早晨授粉,中午时即可进入受精部位,所以午后降雨和喷洒药剂对它一般不会有直接影响。
②营养条件 决定果实能否坐住的关键时期是授粉后的2~3日,在这段时间内应有较多的叶片数,并尽量延长叶片的受光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在氮素吸收过多、徒长的状态下,同化机能下降,致使花粉活力、雌花结实力变弱,难以结实。在秧蔓徒长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肥水或局部抑制秧蔓的生长或使其停止生长,可促进该部位的雌花结实。为此我们可在雌花的上部1~2节处,于开花前进行压蔓并摘心,促使坐瓜。
(4)果实的发育
①果实外部的发育 果实外部的发育主要表现为体积、果形和皮色的变化等方面。
在西瓜果实发育的过程中,体积增大的速度可分为几个明显不同的时期。在雌花开放后的4~5天中,其体积虽只占成熟时的1%左右,但这时是果实能否坐住的关键时期;其后的20~25天是果实体积增大的主要时期,其体积增量占终值的90%左右;果实成熟前的10天左右,体积的增加减缓,主要是果实内部成分的转化。
果形的生长在开始时是纵向生长旺盛,中后期则横向生长占优势。在果实发育期间如遇低温、干燥、光照不足、叶数不足或由于营养生长过旺,往往产生畸形果。坐果节位较低的果实以及在耕层浅、含水量变化大的土壤上栽培的西瓜都容易出现畸形果。
果皮的颜色以鲜明、浓厚为好,这种果实品质也好。影响着色的重要因素是光照、营养以及果实的成熟度、充实度。光照不足,果色变淡,在光线照射不到的暗处则呈灼伤状,颜色不鲜明,由于土壤干燥、营养不足等因素导致果实发育不良时,果实即呈白色并失去光泽。
②果实内部的发育 果实内部的发育主要表现在瓤色、糖分含量以及瓤质的变化等方面。
果实的瓤色是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变浓的。以红瓤品种为例,在雌花开放后的15天,只是胎座中央开始发红,且阳面大于阴面。到果实成熟时则整个瓜瓤均变为红色。果肉着色情况主要与品种和果实的成熟度有关,另外温度对上色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高容易上色。
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糖分的含量及组成都有较大的变化,蔗糖随着果实的成熟而直线增加。贮藏性好的品种,在充分成熟之后收获,从果实的含糖量来看是最合适的,但西瓜过熟时品质、风味就会下降。
西瓜成熟时,肉质也发生变化,一般是果肉变软产生沙瓤。果肉的硬度、沙瓤性的程度,因品种、栽培时间、成熟程度、收获后的天数等而异。不同的品种,果实的耐藏性不同,黄肉果实的耐藏性一般比红肉品种差,红肉品种中又以软肉为差。此外,温度对耐藏性的影响很大,果实处于高温下时,其耐藏性变差。
(5)影响果实发育的条件
①叶数、叶面积 叶子多的果实就大,而且风味和瓤色也好。结实节周围叶子的机能比结实节以上的叶片更为重要。在田间栽培的实际中,研究整枝方式,去掉无用的蔓,保留健全、有活力的叶片,是十分重要的。果实膨大的重点是从开花到成熟的前期,接近成熟时减少叶片,对果实的成熟和品质会有影响,但对果实的大小影响较小。
②营养条件 保证果实生长所需的营养非常重要,但是营养过量,植株徒长时,同化机能下降和同化产物消耗多,也会造成果实膨大不良。在着果期前后,应该根据新生叶的大小、蔓的粗细、节间长短以及从蔓顶端到已开雌花节的长度来调节膨果肥用量和施用时期。
③种子发育和结实数的影响 种子的结实数对果实的发育有影响,在同样条件下种子数多的果实长的就大。另外由于授粉不匀会造成果实内的种子偏畸,从而也会影响到果实的生长,往往也会形成畸形果。
(6)果实成熟的变化
①果形 成熟时果实膨大停止或缓慢,果梗部(通称肩部)扩展,着花部位凹陷。
②颜色 成熟时果皮略带光泽,果皮表面的条纹和网纹变得鲜明,果梗部的茸毛消失。这些变化也随着受光方向、水分和氮素营养、果实大小等而不同,特别是接触地面的部分呈鲜明的黄色。
③弹力 成熟的果实用指压其蒂部感到有弹力,而且有果肉开裂的感觉,但是感觉的程度也随栽培时间、坐果节位、果皮的厚度而有所差别。
④声音 由当当的未熟瓜清音转为浊音,通常被用来判断西瓜的成熟度,但这种声音也随着果皮的厚度、空心情况而有差别。
⑤比重 果实在成熟和过熟的过程中,由于其含水量的降低,以游离形式存在的葡萄糖或蔗糖也随水分由果实倒流到蔓或根部,从而使果实空心和倒瓤,比重和含糖量均下降。实践证明,多数品种未熟果实的比重为1.00,适熟果实为0.98,过熟果实的比重则下降为0.95。
⑥卷须 坐果节的卷须从尖端起有1/3干枯可作为西瓜成熟适宜的标志,但要区别由于机械损伤引起的干枯。
以上这些外观的变化,多因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6.种子的形态特征 西瓜种子扁平,长卵圆形,种皮色泽以黑色居多,表面平滑,千粒重30~100克。种子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种子吸水率不高,但吸水进程较快,新收获的种子含水量为47%,在30℃温度下干燥2~3小时后,即降至15%以下;干燥种子吸水2~3小时后含水量达15%以上,24小时达饱和状态。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最高35℃,最低15℃。新收获的种子发芽适温范围较小,必须在30℃温度下才能发芽。而贮藏一段时间后可在较低温度下发芽。干燥种子耐高温,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干热处理,可以钝化病毒或杀死病原,达到防病的目的。种子表现为嫌光性,在发芽适温条件下,嫌光性还不能充分显示出来,而在15℃~20℃温度下充分表现嫌光性。果汁含有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越是未成熟的果汁,抑制作用越强。刚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不高,是由于种子周围抑制物质所致,经贮藏6个月后抑制物质消失,在第2年播种时不影响发芽率。
(二)生长发育周期
西瓜的一生可分为4个时期,各时期中有着不同的形态发生、生理作用、生物学要求,同时各时期之间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在栽培上也必须针对每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以及前后时期的关系,给予不同的控制或促进措施,以满足各个时期的不同要求,使高产优质的形成过程由前一时期的协调生长,顺利地推移到下一时期的协调生长。
1.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至子叶充分展开、真叶显露为发芽时期。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在气温15℃~20℃条件下,大约经过9天,主要是利用胚中的养分形成胚轴和胚根。
在此期间植株地上部干物重的增量极小,增长速度也很慢,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也很小,仅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0.01%,其中以氮为主。“破心”时植株所吸收的N、P2O5、K2O之比例为3.56∶1∶1.56。子叶是此期的主要光合器官,光合产物主要供应下胚轴和其本身。
栽培上,在种子出土以前应该创造种子发芽适宜的温湿条件,加速发芽过程的进展。据试验,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高温度为35℃,最适温度为28℃~30℃,而无籽西瓜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8℃~35℃。种子出土后,一方面保持适当的土壤温度,满足幼芽生长之需要,并要利用子叶光合能力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阳光,另一方面又要控制过高的温湿条件,避免下胚轴过旺生长,促进幼苗叶的分化和生长。
2.幼苗期 第1片真叶露心至5~6叶“团棵”为幼苗期。在20℃~25℃温度下,通常需20天左右,而在15℃~20℃温度下约需30天,此期又可分为2叶期和“团棵”期。2叶期是露心至2片真叶展开,此时下胚轴和子叶生长渐止,主茎短缩,此期植株生长缓慢;“团棵”期指2叶展开至具有5~6叶阶段,此期主要是叶片和茎的增长,茎轴的生长极为缓慢,整个植株呈直立状。
该期中植株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因生长量有限,仅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0.54%,其中以氮肥为主。“团棵”时植株所含的N、P2O5、K2O之间的比例为3.80∶1∶2.76。此时叶片的光合和呼吸强度较小而蒸腾强度较大。
幼苗期地上部干、鲜重及叶面积的增长量小,但生长速度呈指数曲线增长。根系生长加速,侧枝、花芽的分化旺盛,为以后茎叶的生长与开花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栽培上应进行多次中耕,或覆盖地膜等增加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的生长和侧生器官的分化。土层缺水时,应采用“浇小水、浇暗水”的方式进行灌溉,在第2片真叶展开时,即于植株开始迅速生长到来之际,应追施一次以速效性氮肥为主的肥料,这将对获得强壮的幼苗起到良好的作用。
3.伸蔓期 从“团棵”到留果节位的雌花开放为伸蔓期。这个时期的延续时间随品种、气候以及留果节位的不同而有差异。从“团棵”至第1朵雌花开放,在20℃~25℃的气温条件下,大约经过18天,以后每隔3~4天开1朵雌花。
“团棵”后节间迅速伸长,植株地上部由直立状态变为匍匐状态,从此地上部营养器官进入一个新的快速生长阶段,本时期是奠定植株营养体系的主要时期。与此同时,雄花、雌花陆续开放。花期地上部干物质重随茎叶的迅速生长而增加,植株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14.67%,其中以氮肥为最多,植株在此期结束时所含的N、P2O5、K2O之间的比例为3.59∶1∶1.74。这一时期既是植株建成茎叶营养体系的主要时期,又是雄花、雌花陆续分化、孕蕾和开放的时期,给果实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栽培上此期既要提早和加速茎叶的生长,迅速形成面积大、光合强度高的营养体系,以便给果实的生长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又要适当防止过旺的营养生长,以促进生殖生长。为此一方面应在“团棵”时追施大量以氮肥为主的完全肥料并浇水,另一方面,应采用“盘条”“压蔓”和整枝等方法,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
4.结果期 从留果节位的雌花开放至该果成熟为结果期。在气温25℃~30℃的条件下需35~40天,这一时期又可分为3个时期。
(1)坐果期 是从留果节位的雌花开放至“退乳毛”,一般经过4~5天。雌花开放后,子房开始膨大,果面上的茸毛渐显稀疏,整个果实也显得有光泽,称为“退乳毛”。此时果实的生长量很有限,雌花正处于授粉、受精的过程,是该果实能否坐住的关键时刻。此期随着蔓叶的旺盛生长和果实开始生长,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重之增量达其终值的8.07%。植株在此期中吸收三要素的量占总吸收量的7.28%,由于此期仍以茎叶旺盛生长为主,所以需氮量最多,植株在本期结束时才开始进入养分的大量积累期,在“退乳毛”时,植株中K2O的含量才略微超过N,而N、P2O5、K2O三者的比例为3.63∶1∶3.66。本时期一方面是营养器官旺盛生长的时期,同时也是雌花开放、授粉、受精、子房开始膨大的时期,是植株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以生殖生长为主的转折阶段。
栽培上应该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保证光合产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合理分配,促进坐果。此时通过整枝、压蔓、适当节制浇水、人工辅助授粉、使用生长刺激素等措施,都能达到上述目的。
(2)果实生长盛期 是从果实“退乳毛”至该果实体积基本“定个”。这一时期一般要20~25天。果实在此期迅速生长并基本长成,随着干物质的迅速增加,植株在此期吸收三要素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占全期吸收量的77.50%,其中以K为主,该期结束时植株所含N、P2O5、K2O三者之间的比例为3.48∶1∶4.60。此时叶片开始逐渐衰败,它的光合、呼吸强度迅速下降,营养生长十分缓慢,果实迅速生长并基本长成。
栽培上这一时期要满足植株吸收三要素和需水量最多的需要,也要设法扩大和维持叶面积,延长叶片的活动时间,增强和维持叶片的光合强度。为此首先应该加强肥水管理,此外还应选择恰当的整枝方式,并在本期开始时进行“留果”“摘心”和“扪尖”,这对集中养分供给果实的生长以及增强植株生理活性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3)变瓤期 是由果实“定个”至该果成熟,大约10天。果实在此期稍有增长,叶片迅速衰败和脱落,叶面积减少的多寡视天气和其他损伤条件而异。随着茎叶的衰败以及各器官中三要素含量的减少,使整个植株含N和K2O的量下降10%左右,而P2O5的含量则随果实和种子的生长而增长5%左右。此时茎叶中有部分营养转入果实中去,该期是果实迅速发生质变的时期。
栽培上首先应该积极地使叶面积和其同化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应停止浇水,注意排水,尽量避免损伤叶片,防止蔓叶早衰。
总之,在西瓜的一生中有着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中有着不同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栽培上也应采取不同的,而又承前启后的主攻措施,才能很好地解决矛盾,由一个阶段顺利地进入另一个阶段,促进植株良好地生长和发育。
(三)生长与结瓜的关系
生长是指蔓叶等营养器官生长,结果是指花器、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和制约的一面。营养生长为结果创造条件,生殖生长以营养生长为基础,这是相互促进的一面。生长与结果矛盾的一种情况表现为植株生长旺盛,花器发育良好,在正常授粉条件下,仍不能坐果,造成营养生长愈来愈旺的“疯长”现象,从而抑制了生殖生长。另一种情况是植株营养生长不良,过早坐果,坐果后进一步抑制营养生长的“坠秧”现象,这种矛盾在坐果期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在栽培上应通过调整植株长势、叶面积、坐果节位以克服该矛盾。
1.植株生长势与坐果的关系 生长势与坐果能力均较强时,在坐果前应控制氮肥的施用,摘除生长势旺的主蔓、扭枝,在坐果节位前3~5叶打顶,以抑制植株长势,并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果。一经坐果,由于植株的生长中心转向果实,就解决了“疯秧”问题。当出现“坠秧”时,应及早摘除基部幼果,增施氮肥,促进营养生长,待有一定叶量时再促进结果。
有经验的瓜农常用茎蔓顶端不同的生长状况来鉴别植株生长势的强弱,生长势强的茎蔓顶端不论清晨或中午,均挺立向上;生长势中等的茎蔓顶端只有在清晨向上,而在中午的强光、高温下平伸或向下;生长势弱的茎蔓顶端不论中午或清晨均向下。
2.叶面积与果实生长的关系 叶面积大小、素质、维持时间长短对西瓜果实大小起着决定作用。试验表明,坐果期植株上有约30片功能叶,单株叶面积2000~3000平方厘米,结果盛期有40多片功能叶,叶面积5000~7000平方厘米,可以结成重约5千克的果实。单株叶数多,叶面积大,单果重增加,含糖量提高。应适当密植,合理整枝,减少单株叶数,增大叶形,提高叶片素质。保证一定叶面积和合理叶面积指数是增大果形、提高产量的关键。
3.坐果节位与生长和结果的关系 坐果节位与果形的大小有关,已为广大瓜农熟知。此外,坐果节位可作为衡量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的重要标志。试验表明:最优坐果节位是15~16节。坐果节位过高,表明营养生长过旺,无谓消耗养分;而坐果节位过低,营养生长差,影响果实的膨大。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西瓜为耐热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较高的温度。西瓜最适于大陆性气候栽培,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昼温和较低的夜温有利于西瓜的生长,特别有利于西瓜果实的糖分积累。据观察,西瓜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为40℃,最适温度为25℃~30℃。西瓜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发芽期的最适温度为28℃~30℃,幼苗期最适温度为22℃~25℃,伸蔓期的最适温度为25℃~28℃,结果期的最适温度为30℃~35℃。西瓜整个生长发育期所需要的积温为2500℃~3000℃,其中从雌花开放到该果实成熟的积温为800℃~1000℃。另外,西瓜在特定条件下栽培时,对温度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冬春温室种植西瓜时,适温范围为夜温不低于8℃,昼温不超过40℃,昼夜温差在30℃时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一般认为在温室栽培中,坐果的适宜温度为25℃,18℃~20℃是结果的低限,在18℃以下结的果容易变成扁圆或畸形。
西瓜种子的发芽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在16℃~17℃时开始发芽,25℃~30℃发芽最适,16℃以下和40℃以上时极少发芽,但经过锻炼后的种子可在12℃~14℃条件下萌发。
土壤温度影响根系和根部有益微生物的活动,特别影响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叶子的光合作用。西瓜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为38℃,最适温度为25℃~30℃,形成根毛的最低温度为13℃,最高温度为38℃。据观察土温在13℃时,主根的伸长仅为32℃时的1/50,因此,提高地温对西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极为有利。
此外,温度对西瓜的花芽分化、开花时间和花粉发芽等都有较大的影响。据观察,夜温每上升或下降1℃,开花的时间大约提前或延迟30分钟,如果夜温能维持在18℃以上,则开花时间可提早到清晨6时。温度与西瓜花粉发芽的关系也很密切,在一定的范围内,最低气温越高,花粉的发芽率就越高,在最低气温为9℃~10℃时发芽率为0,在12℃~14℃时发芽率为20%~30%。18℃~20℃时发芽率为68%~82%,温度每提高或降低1℃,花粉发芽率平均提高或降低7.26%。
2.光照 光照对西瓜的生长发育、产量极为重要,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
西瓜一般每天的日照时数为10~12小时,在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茎蔓粗壮,叶片肥大,组织结构紧密,节间短,花芽分化早,坐果率高;光照不足,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天气,植株生长就变得细弱,节间增长,叶薄色淡,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弱,容易造成落花和化瓜,同时由于同化作用减弱,糖分积累少,果实品质差。当瓜苗出现第1片真叶时,若缺乏光照或人工遮阴,就会破坏正常的物质交换,削弱植株长势,并影响植株个体发育的全程,阻碍结实,致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另外,光照强度直接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光质对幼苗生长影响亦很明显。
3.水分 由于西瓜植株生长快,生育期短,叶蔓茂盛,果实硕大,同时,果实的含水最又很高,因此,它的耗水量很大。
西瓜的整个生长期需水量很大,但它又是耐旱性很强的作物,其强大的耐旱力除了它具有地上部的耐旱生态特征外,主要是由于它拥有发育强大的根系以及根毛细胞所具有的强大吸收能力。西瓜对于缺水虽有较高的忍耐性,但是,过于干旱,尤其是在需水最多的膨瓜期缺水,将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缺水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落果。西瓜对土壤水分的敏感时期,一是在坐果节位雌花现蕾期,如水分不足,雌花蕾小,子房较小,影响坐果;二是在果实膨大期,如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果实膨大,严重影响产量。
西瓜植株不耐涝,一旦水淹或土壤水分过高时,往往造成根系缺氧而导致全株窒息死亡。西瓜全生育期要求空气干燥,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较低的空气湿度有利于果实成熟,并可提高其含糖量;若空气湿度过高,果实常会味淡、皮厚、品质差,同时也易感病。开花授粉时若空气湿度不足,常因花粉不能正常萌发而影响坐果。据观察,当空气湿度从95%降到50%时,花粉的萌发力从92%降至18.3%,致使受精过程不能进行,而造成子房脱落;在生产上可以利用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进行人工授粉。
4.土壤营养条件 西瓜根系具有明显的好气性,只有物理结构良好的土壤才能有足够的氧气供西瓜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西瓜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较广,但最适宜在土层深厚、排灌条件较好的沙性土壤上栽培。沙地西瓜不仅成熟早,而且含糖量高,品质好,但瓤质疏松略发沙。此外,沙地一般比较瘠薄,肥料分解和养分消耗流失也比较快。当施肥不足,矿质营养往往满足不了植株需要,生长势转弱,易于衰老,发病亦早,所以合理增施肥料是沙地栽培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反之,在通透性不良的黏性土壤上种植西瓜,根系伸长比较困难,地温低,发苗慢,成熟晚,植株一般不易早熟,茎叶维持时间长,但只要温湿度条件适宜、土壤营养得到满足,同样也能长大瓜,夺高产。
西瓜适于在中性土壤中生长,但对于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比较广,在pH值5~7范围内均生育正常。西瓜的生长对盐碱较为敏感,只有当土壤中的含盐量低于2克/千克时,才能正常生长,在盐碱地种植西瓜,必须对土壤加以改良。
5.营养元素 西瓜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物质营养元素主要是氮、磷、钾。当氮素供应适当时,植株生长正常,叶片葱绿,瓜蔓健壮;当氮素供应过量时,植株生长过旺,造成蔓叶徒长,坐瓜率降低,坐瓜晚,成熟期延长,品质降低;当氮素不足时,则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色变淡,叶片较小,子蔓也少,产量大大降低。
磷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能改善果实的风味,同时对根系生长、种子发育和果实成熟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缺磷时,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影响花芽分化,推迟开花日期,容易造成落花或化瓜,瓜瓤内也容易出现黄色纤维,降低品质,种子也不易饱满。
钾能促进茎蔓生长健壮,提高茎蔓的韧性,增强抗寒、抗病虫的能力。钾元素能够增进输导组织的生理机能,提高吸收水肥的能力,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并能加速光合作用产物向果实和种子中输送。同时钾是植株内各种糖的合成及转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元素,它还能够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提高氮肥的吸收利用率。缺钾会使西瓜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化,茎蔓脆弱,叶缘干枯,抗虫耐病能力降低,抗旱能力减弱,特别是在西瓜膨大期,缺钾会引起输导组织衰弱,使养分的合成和输送受阻,进而影响到果实糖分的积累,使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西瓜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钾为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其比例大致为3.28∶1∶4.33,不同生育期三要素的需要量和吸收比例不同,发芽期吸收量极少,仅占总吸肥量的0.01%,此期主要靠子叶内贮藏的养分;幼苗期吸肥也较少,约占总吸肥量的0.54%;抽蔓期吸肥量增多,约占总吸肥量的14.67%。以上3个时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吸氮肥所占的比例都较大。整个结果期吸肥量最多,约占总吸肥量的85%,其中吸收钾肥的量为最大,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吸肥量最大。生产中根据不同生育时期和植株生长状态施肥,基肥以磷肥及农家肥为主,苗期以氮肥轻施,伸蔓期适当控制氮肥,坐果以后以速效氮、钾肥为主。
6.二氧化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西瓜植株周围二氧化碳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要维持西瓜较高的光合作用,应使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250~300毫克/千克。增施有机肥料和碳素化肥,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注意改良土壤,排水防涝及加强中耕松土等,都有利于西瓜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利用。在温室中栽培时,应特别注意增施二氧化碳,以确保丰产优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