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物产地检疫

动物产地检疫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饲养地或生产地之前由检疫员到场、到户或在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检疫员要对每天进行产地检疫的动物种类、数量、检疫结果、无害化处理情况等及时登记汇总,并按时向上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上报。近年来牛结核病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所以进行产地检疫时,应要求畜主提供结核病的检疫证明。

第二节 动物产地检疫

一、产地检疫的概念、目的

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饲养地或生产地之前由检疫员到场、到户或在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产地检疫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染疫动物、染疫动物产品及其它病死动物,将其控制在原产地,并按规定进行检疫处理,防止进入流通环节,以便把可能发生的疫情控制、消灭在最小范围内。

二、产地检疫所处的地位及意义

(一)产地检疫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地位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动物疫病的防控原则是“早、快、严、小”,动物产地检疫是在动物流通的源头进行检疫,最能体现防控原则中的“早”字。只有“早”字落实了,“快”字才有了保障,“严”字才能取得最大效果,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小”字才能确保,将动物疫病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当然,动物疫病的发生是动态的,是沿着其固有规律逐步发生、发展的,处于不同流通环节的动物,可能处于同一个疫病过程的不同阶段,而且动物在不同流通环节所处的气候环境、生理状况、健康状况、饮食状况以及机体抵抗力等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原本体内存在的病菌可能趁机繁殖而使机体发病,也可能在新环境中感染新的病菌而发病。所以说,处于各个流通环节的动物都有发病的可能,各个环节的检疫也都可以发挥出“早”字的作用,但都没有产地检疫的作用来的直接和显著。它是各个检疫环节中最靠前的一种检疫,把守着动物或动物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大门,因而是最基础性的检疫工作,是预防为主方针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二)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发展畜牧业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雄厚的基础,畜禽养殖总量居世界第一。但长期以来养殖一直以农户散养为主要方式,难以执行统一的行业标准,饲养管理方式千差万别,畜禽的养殖种类、免疫情况、出栏时间等无法统一管理,畜禽的调运也处于无序状态。虽然近年来许多地方把养殖业当作当地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饲养管理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总体上还是以散养方式为主,不同之处是养殖户的规模有所扩大。在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下,如果不开展产地检疫,动物疫病传播扩散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第二,产地检疫最后都要落实在给畜主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上,而出证条件之一就是动物必须在免疫在效期内。检疫员在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时,除了要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外,还要查验动物的免疫耳标(猪、牛、羊)或免疫证明(禽类),这对基层的基础免疫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可以达到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目的。

第三,在后续的运输环节、屠宰加工环节中查验、回收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免疫耳标,不仅使动物在整个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且使产地检疫与动物防疫工作的关系更加紧密,可以更好地体现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养殖业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产地检疫的实施步骤

产地检疫一般包括报检、检疫、检疫结果处理几个环节。

(一)报检

产地检疫报检有两个含义:一是饲养者的动物即将出栏时,主动到产地检疫员处报检。产地检疫员接报后亲自到养殖场(户)实地进行检疫,即到场(户)检疫;二是饲养者将出栏动物拉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就近设立的产地检疫报检点进行检疫。第二种方式对经营者和检疫员来说都较方便,目前被各地较多地采用。但这种方式要求饲养者或经营者必须遵守属地管理的原则,就近到最近的产地检疫报检点检疫,而不能跨越乡镇(两个乡镇互相毗邻的村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协商后可以跨越辖区进行产地检疫),否则,一旦饲养地离报检点超过一定距离,就失去了产地检疫的本意。

(二)了解情况,查证验标

通过调查询问,了解养殖场(户)主的基本情况,如养殖种类、数量及增减情况、动物来源、出栏数等;查验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检查被检动物是否对国家或地方规定必须强制免疫的疫病进行了免疫,动物是否处于免疫有效保护期内。免疫耳标号和免疫登记上的号码是否相符等。

(三)检疫

按动物种类、用途的不同实施相应检疫,包括现场临床健康检查和按规定必须进行的实验室检验。临床健康检查分为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其方法、步骤参见本章第一节的有关内容。对种用、乳用、役用、表演动物,还需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查。

在广大的乡村,尤其是山区或相对贫困地区,由于动物饲养高度分散,养殖规模小,动物出栏时数量一般比较少,如生猪、牛、羊出栏时往往只有几头(只),进行检查时不必把检查步骤和方法区分的那么细致,但检查的基本要领和程序还是相同的。

(四)检疫结果处理

对临床检查健康,规定的化验室检验项目各项检验指标阴性,符合出证条件的,对运载工具消毒后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放行。对经临床健康检查不合格或规定的化验室检验项目结果阳性的动物、可能染疫的动物产品,分别按规定的各类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处置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第七章有关内容。

(五)登记

检疫员要对每天进行产地检疫的动物种类、数量、检疫结果、无害化处理情况等及时登记汇总,并按时向上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上报。

四、产地检疫出证条件

(一)动物出证条件

1.被检动物来自非疫区。因为产地检疫就是在动物即将离开饲养地之前的检疫,被检动物来自非疫区,实际上就是指被检动物所在的地方必须是非疫区。

2.临床检查健康。

3.免疫在有效期内,且有合格的免疫证明(禽类)和免疫标识。

4.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为阴性。

以上条件均为必须条件,缺一不可。

(二)动物产品出证条件

1.被检动物产品来自非疫区。

2.肉类经检疫合格,胴体上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或加封有检验合格标识,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内脏或分割产品的外包装上也应加封检疫标识。

3.骨、角、蹄等产品按规定方法进行了消毒;如为外包装消毒的,应在包装物上加贴动物卫生监督封签标志。

4.种蛋、精液、胚胎的供体健康,并附有供体健康检查的有效证明,种蛋出场前已经过熏蒸消毒。

5.皮张、毛(绒)作炭疽沉淀反应呈阴性,或经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消毒。

五、各类动物的产地检疫要点

(一)猪产地检疫临床检查的要点

对猪进行产地检疫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猪水疱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副伤寒、炭疽、猪萎缩性鼻炎等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检疫对象要结合当地或周边地区生猪疫情的流行情况有所侧重。种用猪法定检疫对象为口蹄疫、猪瘟、猪水疱病、布氏杆菌病、猪霉形体肺炎、猪密螺旋体痢疾。

(二)牛产地检疫临床检查的要点

牛产地检疫临床检查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口蹄疫、牛结核病、牛布氏杆菌病、牛肺疫、炭疽、牛恶性卡他热、牛出败、牛气肿疽病、牛焦虫病等疫病。种用、乳用牛的法定检疫对象为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蓝舌病、牛地方性白血病、副结核、牛肺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黏膜病。近年来牛结核病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所以进行产地检疫时,应要求畜主提供结核病的检疫证明。

(三)羊产地检疫临床检查的要点

羊产地临床检查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口蹄疫、羊布氏杆菌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恶性水肿、羊链球菌病、绵羊焦虫病、肺丝虫病、巴氏杆菌病、绵羊蓝舌病等疫病。种用、乳用羊的法定检疫对象是口蹄疫、羊布氏杆菌病、蓝舌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绵羊梅迪-维斯纳病、羊痘、疥癣。羊的布氏杆菌病比较多见,而且对人的感染性强,为了有效地控制人、畜的布氏杆菌病,对养羊较多的地方,或曾经是布氏杆菌病疫区的地方,在进行羊的产地检疫时,应抽样进行羊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

(四)禽类产地检疫要点

禽类由于个体小,养殖量大,一次出栏数量多达数百只甚至成千上万只,装载的箱笼空间又很狭小,装车后很难进行有效的产地检疫,所以禽类的产地检疫一般在出舍前进行。以检查禽流感、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支原体病,鸭瘟和小鹅瘟等疫病为主。对种用禽主要检查禽流感、新城疫、雏白痢、鸭瘟、小鹅瘟、白血病、霉形体病。除临床健康检查外,还需视流行病学情况,必要时进行上述疫病的实验室检验。检疫重点对象应根据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疫情流行情况有所侧重。近年来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各地频繁发生,所以对家禽实行产地检疫时要特别注意防范禽流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