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此类现象,美国在80年代中期率先提出了发展可持续农业。美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核心在于改进农作物和农业制度体系上,一方面重视传统的农业技术应用和现代生物、生态技术的开发研究,强化研究推广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整体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与技术开发有序利用,农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实现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的协调统一。

可持续农业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它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坚持与自然和谐统一,而不应当凭借人的现有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自私地剥夺了后代人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是持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益,提高物质产品质量和确保食物安全;二是持续地增加人民经济收入,摆脱贫困;三是持续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的同时不至于破坏或剥夺后代人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包括三个方面,即效益效率、公平竞争和生态平衡的持续性,这三个准则相辅相成,构成了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意义。

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农业领域的延伸和“嫁接”。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定义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这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源、土地、动植物等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以及社会上能够接受的农业发展模式。所以,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尚能接受”的农业。实际生产中,就是指主张“尽可能减少化工产品如:化肥、农药、添加剂等的使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促进农业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的改善。”它不完全否定现代农业技术,而是以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提高与资源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而从事的农业,因此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可持续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当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美国独立初期,农业相当落后,当时农业人口比例占80%(到90年代末期占2.43%)但从19世纪开始,美国农业有了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美国农业教育体系及市场流通体系发展。40年代,由于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农业开始步入了现代化。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已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注意到了现代工业化农业产生的种种弊端,如生产成本上升,政府财政补贴加大;能源消耗巨大,能源短缺威胁日甚;对资源的消耗持续加剧,难以保持长远发展;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产品质量无以保证。针对此类现象,美国在80年代中期率先提出了发展可持续农业。此口号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全球性的响应,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美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核心在于改进农作物和农业制度体系上,一方面重视传统的农业技术应用和现代生物、生态技术的开发研究,强化研究推广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整体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与技术开发有序利用,农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实现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的协调统一。

我国可持续农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我国政府领导人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作出承诺,认真履行会议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各项文件,并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社会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为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国家已适当调整了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各项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期建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并积极支持信息系统,确保食物安全。研究开发和推广节约水资源,提高产量和品质,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和食品领域的生物技术。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适用技术

中国农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后步入了“高平台”发展期。跨入21世纪,农业面临着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技术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选择何种技术发展道路迎接挑战,求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1.从区域实际出发选择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

(1)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的优先目标应是提高产出率

我国的人均耕地(0.08hm2)、草地(0.21hm2)、森林(0.12hm2)、水资源(280m3),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2/5、1/8和1/4;人均谷物、肉类占有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0%。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总人口将突破16亿,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率是技术的优先目标之一。

(2)可持续发展应与农业劳动资源特点相适应

我国目前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小学、初中文化占大多数,劳动者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也较少,即在今后20年内,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进程也是非常缓慢的,难以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素质相比,补充新的高素质劳动者不太现实。因此,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的先进性要适度,高新农业技术难以被广大农业劳动者接受。所以要筛选先进性适度的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在农村普及推广。

(3)可持续发展应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转移进程慢,劳动者资源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强,“鸡猪牛羊都养一点,五谷杂粮都种一点”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仍然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农业基本生产经营方式。所以,也不能盲目搬用发达国家的专业化、社会化大规模生产的可持续技术模式。必须着力研究开发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又具有一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的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

(4)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应服务于农业市场化

市场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应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技术就要围绕这个轴心进行。技术与市场密切关联才会有生命力,脱离农业市场化的适用技术,是不能很好服务于农业的,其技术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将大打折扣。怎样能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呢?当前绝大多数农产品进入买方市场,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尽快建立农产品的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5)可持续发展应与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农民是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的应用主体。21世纪,农民的经济状况对选择什么样的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有颇大影响。以宁夏为例,《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表明,“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0元,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50kg以上……”,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和农业经济的增长是比较快的,这部分收入的数量对农民的投入意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以技术对农民种植业收入的贡献率45%估算,其贡献值为580元,按照投入产出比1∶2计算,今后20年内,一般地区可持续适用技术每公顷应用成本应在4500元以内为宜,不宜太高。

(6)保护生态环境,对资源实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目前,资源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已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今后,必须同时做好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工作。既要研究污染治理技术,更要注意现代人工资源的科学适度投入,从源头上避免和减轻污染,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2.推广应用较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其目标是服务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节约利用资源,开展适度集约经营,满足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并促使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从技术可推广的层次考虑,在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的相关因素后,以后20年内,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较快发展和普及应用。

(1)优质高产高效良种

我国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种子功不可没——农作物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分额已经占到36%。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良种应是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首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25年来,世界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其中75%来自产量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中优良品种占30%~50%。

建国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已4次。每更新一次约增产10%左右。21世纪初,我国的农作物品种正进入第五次更新换代期,提高品质将是此次更新工程的重要目标。

(2)资源深度利用技术

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力保持和利用率提高技术;二是水资源控制和利用技术;三是间复套种技术;四是地膜覆盖技术;五是温室设施技术;六是能源化利用及沼气技术。

(3)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农业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技术,要进一步创新配套。主要有三个应用发展方向:一是农艺技术,生产将不断应用新的农艺技术,使栽培更加科学化,投入的回报率更高;二是农艺农机结合型技术,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随之发展起来的农机农艺结合型技术将广泛被应用,使农业可持续适用技术的内容发生新的变革;三是品质栽培技术,在应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今后要把品质栽培放在更优先的地位。

(4)低污染植保技术

今后20年内,植保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环保化、生物化、低污染,大凡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植保技术的创新,一是推行科学合理的轮作方式,减少和控制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二是推广低毒、高效、低剂量化学农药;三是种植业与林牧业结合,改变单一种植结构,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传播;四是逐步提高生物农药的效果和施用量;五是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和准确度,避免过量和重复用药。

(5)计算机应用技术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的科学化、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对生产过程的监控调节能力会大大增强,对环境信息、作物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将逐步由此及彼地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完成。技术管理将从模糊到精确,从经验定性到数据定量,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市场信息会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发布或得到。

(6)农产品市场开发技术

发展市场农业必然要解决农产品的出路,农产品市场调研和定向开发是解决农产品出路的一个重要服务环节,这是现代化农业适用技术要履行的新的技术职责,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三)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在提出可持续农业之前,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普遍流行“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用化工产品,如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添加剂等,完全靠农业自身的有机质循环来维持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由于绝对排斥现代化学工业产品,致使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低下,难以得到广泛认同。而“可持续农业主张尽可能减少化工产品的使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农业不完全排斥化工产品,而是以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提高与资源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故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低耗持续农业的研究和教育计划,并集中在作物及品种选育、选择、土壤肥料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轮作种植,免耕覆盖以及畜牧业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上进行改进。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技术:一是作物轮作(是美国可持续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生物覆盖(即除用塑膜和作物秸秆覆盖外,还利用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作物,如三叶草、苜蓿等覆盖农田),一方面可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减轻土壤水分流失和控制杂草发生;三是改进耕作方式,重点减少耕翻次数,推广少、免耕技术,即利用冬季农闲时种植豆科草,在春季作物播种前施除草剂控制草的生长,然后免耕直接播种作物,使作物与豆科草间作,这种耕作方式不但保护了土壤有机结构,减少了水土和肥料的流失,而且有利于促进土壤抗体的产生,起到抑制病虫害发生目的。四是病虫害生物防治,通过种植适宜益虫生长的豆科草,加速益虫繁殖,充分利用害虫天敌,以虫治虫;五是Bt技术,即利用生物技术将抗虫基因转入作物体内,使作物自身具有较强的抗虫功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六是动物粪便处理技术,即通过生物措施处理粪便,如利用苍蝇产卵或养殖蚯蜓发展养殖;七是节水与节能技术,滴灌与渗透技术,大型移动喷灌技术;八是生物肥料及种子处理技术。美国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改良与培肥地力技术

(1)秸秆覆盖催腐技术

将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秸秆覆盖在作物行间或田间地面,施用化学催腐剂、微生物腐秆灵、速腐剂加速作物秸秆腐烂,快速积造有机肥。

(2)绿肥种植与利用技术

选择利用绿肥作物,紫云英、苕子、夏绿肥、沙地绿肥品种进行选育与利用。

(3)有机肥生产与利用技术

以畜禽粪便、植物饼粕、动物残体或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经过工厂化工处理生产出的高浓度优质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2.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1)以渔改碱、洗碱以及以鱼为主,鱼牧、鱼农、鱼牧农结合生态养殖

(2)“四水产业”

即通过发展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种植和水上旅游,形成互动的产业体系,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一水多用、一地多用的“资源节约、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利用技术

推广两种生态农业模式,即北方的“四位一体”(蔬菜大棚、畜圈、厕所、沼气池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和南方的“猪—沼—果”生态果园模式。

(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63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全国593个贫困村有496个在山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带来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面积加大,山地灾害频繁,使山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全国4200万人口尚未摆脱贫困。

因此,山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全局。为了改善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现就我国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1.山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森林状况局部在改善,整体在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目前,森林资源总面积1.33亿hm2,覆盖率13.92%,人均林地0.12hm2,世界人均林地1.03hm2,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全国因建设消费、毁林开荒、病虫害等三大原因,每年损失林地约44万hm2。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1957年153万hm2增至1998年367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6%。宁夏水土流失面积15.3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4.2%,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旱洪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大量贫困人口,由于森林被伐,山区“绿色水库”遭到破坏,降水付之东流,带来小资源枯竭,溪河断流。水资源缺乏,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困难。

(2)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短缺严重

2006年全国人口已在13.5亿,将来人口绝对过剩。全国耕地由1949年的1.33亿hm2下降到21世纪初的0.96亿hm2,人均耕地0.08hm2,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世界人均耕地0.36hm2)。湖北秭归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1949年人口由24.4万增至42万,人均耕地由0.15hm2减少到0.07hm2,减少了65%。土地已负荷超载,近于临界状态,今后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还会相对减少,必然带来粮食短缺,出现粮食危机。

山区人多地少,粮食短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就不能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目前,在北方土地稍微宽松,但干旱少雨,广种薄收。在南方山区人均土地仅0.62hm2,人均粮食335kg,基层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率均服从S形增长考虑,假定山区农业总能力为常态,将粮食增长率为dx/dt简单表示为dx/dt=f(x)。

同理可以构建增长率函数分别以fx和fp来表示粮食和人口增长率函数,在一定年度内,若fx≥fp,则山区粮食增长是可持续的;若fx≤fp,则山区粮食就不能保证持续供给。因此,控制人口的恶性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走周年多熟的立体栽培和发展木本粮油,是解决今后山区粮食短缺的根本途径之一。

(3)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严重

我国山区由于岭套相间,海拔高低悬殊,松软岩石易风化,经过1958年大炼钢铁对森林大量砍伐,又经过1981年的土地承包到户,对解放初期人工林以及发展经济对森林的再次砍伐,导致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影响土壤肥力状况。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要毁林开荒,随坡垦殖,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广布的坡耕地土壤贫瘠,加之滥用化肥,土地利用过度,掠夺经营,造成土壤退化。

宁夏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干扰下发生严重退化:荒漠化土地高达19.83万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0.78万hm2,沙化土地7.89万hm2,盐渍化土地1.16万hm2),占宁夏总面积的57.4%;97%的天然草场不同程度退化;天然林面积缩小,仅残存在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局部地段;干旱、扬沙和沙尘暴、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大气、水体及城市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hm2,并且每年以0.25万hm2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在岩石灰石地区,植被遭人为破坏后,土地失去了生态保护屏障,有机物源减少,石漠化面积在不断扩大。

(4)山地灾害频繁

中国山地自然环境独特,岩石松软,具备山地灾害形成条件。随着对资源的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干扰下,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致使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干旱、病虫草鼠害等山地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频繁的地质灾害给山区人民生活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这是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

2.汲取历史教训保护森林资源

为深刻认识森林的生态经济价值,保护森林,应当汲取历史的教训。历史上由于乱伐森林,引起水土严重流失,使水库、河流、塘坝淤塞蓄洪排洪能力降低;遇到暴雨后就会冲毁水坝、农田、村庄、道路,遇到缺水季节又易发生旱灾。

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日积月累,导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混乱的教训也是惨痛的。美国建国后对中西部的开发,使大片森林、草原被毁,土地裸露,气候恶化,尘暴四起,千百万吨细土卷入大西洋,耕地丧失,溪流干涸。我国黄河流域远在300年前土地肥美、植物繁茂、林木苍苍。现在的西北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水旱灾害频繁。表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平方公里流失土壤达3t,地表平均冲走1mm。1999年我国森林面积1166.67万hm2,人均森林面积约0.13hm2(世界人均占有1.03hm2)。森林覆盖率为18.21%,居世界第130位;草原面积4亿hm2,人均占0.29hm2(世界人均占0.76hm2)居世界第4位,这个数字显然是很低的。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后果,C、H、O、N元素的生物化循环受到了影响;空气中的CO2含量从过去的300×10-6mg/kg,增加了13.7%,其他有害成分也日趋升高。各个生态环境不断变坏,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失调,水、旱、风、沙尘等自然灾害频繁肆虐,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事实说明,不论是从眼前利益,还是从长远利益看,不论从局部利益出发,还是从全局观点考虑,森林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都是巨大的,无法直接用经济数字来估算。正因为如此,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的方针”,这对保护森林草地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实现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实现人与自然高层次循环与和谐统一。为了改善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缓解贫困,振兴山区经济,生产更多更好的农副产品,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造成危害,是未来我们共同的追求。因此,在宏观上必须树立生态经济学的观点,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以绿洲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道路,把恢复生态、保护资源、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科技素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引发了世界经济领域的新竞争,这种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竞争。目前我国贫困山区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过农业增长速度,特别是边远山区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造成山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新技术、新成果难以消化吸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把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体素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强化全民生态经济学教育、实行产业扶贫、科技扶贫。调整人畜分布格局,以城市化带动生态化,降低人畜对环境的破坏。

(2)植树造林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但具有经济价值和效益,而且有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根据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经济的发展必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根据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滞后,山高坡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欲求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现秀美山川,河水清澈,林茂粮丰,根治贫困,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着手,把治山与治水结合起来,以小流域治理为核心,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封山禁牧,育林育草,绿化荒山。对“四荒”土地实行承包经营或“零拍卖”,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可继承,100年不变。

(3)推广混农林业生产技术

混农林业是在农区的农林间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农林间作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它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的有效模式之一,它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下,林地生物性与生产的组合,运用生态学的经济原理,把农林牧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产品产出率,从而获得最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林粮间作、果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草间作等主体种植模式,各地应根据气候条件,耕作习惯,因地制宜选用。

(4)开发山区牧草资源发展畜牧业

畜牧业是第一生产者和微生物分解者之间的物质与能量转换的贮存环节,通过初期产品(如秸秆等),使之转化为食用蛋白,以减轻对饲料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需求消耗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动物型食品与日俱增,因此,开发利用牧草资源和作物秸秆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我国南方山区有444.45万hm2草山,北方也有许多草地也在山区,利用潜力大。应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速天然草原植被恢复;西北荒漠半荒漠草山区实行“封育禁牧”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新型牧业生产体制。通过食草畜禽的发展,物质和能量实现多层次转化利用,产品实现深加工增值和分配交换的运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山区的同时,还需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零散水土资源,大力发展小果园、小花圃、小养殖、小沼气等“庭院经济”,为人的生活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态安全食品。以上措施如能实现,山区生态环境就会改变,经济发展就会持续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五)沼气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所谓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沼气生产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整体农业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内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目的的一项可持续农业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农户通过建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

1.沼气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内在联系

新时代,人们对物质能量的需求赋予了沼气生态农业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也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技术竞争的挑战。我国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集中体现在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城镇生活污水沼气化综合利用技术及大规模推广应用上。从能源效益分析,一口8m3的高效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450m3,供3~5口人的农户一年的生活燃料,相当于2t标煤,年节电200度左右,全年可节燃料费800元。

近几年里,我国沼气技术在发展中紧密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技术和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其主要标志:

一是户用沼气池应用技术突飞猛进,已经向高度和深度发展。各种小型、高效池型的出现,发酵工艺改混合型为粪草分离型,克服了人工出料难的问题,操作简便,产气率高。规范化技术和管理,维护了用户利益。加之新型电子点火专用沼气灶具、灯具和规范化管道、脱硫调压器具等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形成了商品生产,技术服务能够有效得到保障。因此户用沼气池在许多地区受到广大农民青睐。

二是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日趋成熟。禽畜场、渔厂、制药厂等企业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的工程已经广泛采用,全国沼气工程700多处,总池容积1亿多m3,向5000多万用户提供管道沼气。

三是沼气综合利用增强了沼气技术的生命力,从而支持了“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生产。沼肥不仅成为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料,而且施用发酵过的沼气肥料作物病虫害明显减少,产量和质量都高出一倍生产出优质的绿色食品。

2.沼气生态农业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沼气生态农业技术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1)全球协调发展的形势有利于沼气生态农业技术进步

世界“环境保护与发展”大会以后,愈来愈多的国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现实意义,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沼气技术对城乡来说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功不可没,工艺运行耗能低,还生产出无公害的副产品,因此厌氧消化技术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从国际上来说,许多国家目前都在倡导和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有机排泄物,厌氧降解技术的国际学术交流日趋频繁。

(2)国家对沼气事业发展的英明决策和大力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生产更加发展,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从2006年起,中规模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这方面的投资还会进一步加大。沼气事业已成为资源利用、能源开发和污染治理的国家行动。

(3)沼气技术的产业化

所谓沼气技术产业化,就是要以沼气技术推广为核心,建立起系统的设计、施工、配件生产、终端应用和物业管理的沼气产业体系,加速沼气技术的普及进程。

一是加速沼气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沼气科技力量只有成为沼气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惠及千家万户。因此,政府的政策要有可持续性,要立足于提高配套建设率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是加快沼气技术产业化进程。要不断进行沼气技术的革新和提高沼气设备的科技含量,变粗放型、松散型经营为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沼气系统的运行质量,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计先进、层次多样、管理有序的发展格局,满足不同社区的需要。

三是推行物业化管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沼气技术普及率的提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行沼气物业化管理新模式,将售后服务、安全管理、沼渣沼液配送等环节实行统一经营,确保沼气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