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灌区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规程

灌区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规程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规程规定了灌区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栽培的整地、良种选用、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技术。玉米全部采用包衣种子。在玉米和小麦行之间种1行大豆,穴距30厘米。喷药时要注意预防对豆类等双子叶作物的危害。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大豆菟丝子于5月20日前后用48%地乐胺乳剂,每200毫升拌毒土20千克撒施在大豆行两侧灌水防治。用药同小麦白粉病。玉米螟 4月底以前,必须清除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减少虫源。小麦在蜡熟末期及时收割。

6.1 灌区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规程

6.1.1 范围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192-1997)。本规程规定了灌区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栽培的整地、良种选用、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宁夏灌区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区。单位面积(亩)产量指标:小麦350~400千克,玉米600~650千克,大豆25~30千克,三茬合计达1吨。

6.1.2 精细整地

6.1.2.1 旱平地 头年秋收后及时进行平田整地,取高垫低,将田面整平。

6.1.2.2 深翻耕田 整平后进行深翻耕,耕深20厘米以上。犁深耕透,不重不漏。每三年深松耕一次,耕深25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

6.1.2.3 灌足冬水 冬水一般于11月上中旬进行。旱茬地、高地灌水量要大,稻茬地、低地灌水量宜小。

6.1.2.4 耙耱整地 播前尽早对土地进行耙、耱保墒,做到田平土碎、上虚下实、田间无根茬杂物。

6.1.3 选用良种

6.1.3.1 春小麦 选用丰产、优质、矮秆、抗病、抗倒、较早熟,经审定推广的品种。生产用种必须使用籽粒饱满、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超过13%的良种。

6.1.3.2玉米 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经审定推广的紧凑型杂交种。

生产用种必须使用籽粒饱满、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超过13%的二级以上良种。

6.1.3.3 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在播种前,先翻晒1~2天,每17~20千克种子用多元微肥或稀土100克兑水2千克拌种,阴干后播种。玉米全部采用包衣种子。

6.1.4 播种

6.1.4.1 种植规格 总带宽210~230厘米,其中小麦净带宽120~130厘米,宽窄行种植,种10~12行。玉米带宽90~100厘米,种3行,行距25厘米,株距18~20厘米,小麦玉米边行间距20~25厘米。在玉米和小麦行之间种1行大豆,穴距30厘米。

6.1.4.2 播种期 小麦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应尽量早播。玉米在4月10日前后播种。大豆在4月20日前后播种。

6.1.4.3 种植密度 小麦每亩保苗34万~36万,收获穗33万~35万。玉米亩保苗4700~5000株,收获穗4200~4500穗。大豆亩播2000穴左右,保苗3000~4000株。

6.1.4.4 播量和播深

1.小麦播种量 按保苗数、千粒重、种子发芽率、种子净度和田间保苗率计算。其公式:

img46

例如:每亩计划保苗35万,千粒重为43克,种子净度为98%,发芽率为90%,田间保苗率为85%,则:

img47

2.玉米播种量 按计划穴数、每穴粒数、百粒重、种子净度和发芽率计算。其公式:

img48

例如:每亩计划保苗4800穴,每穴种两粒,百粒重为30克,种子净度为98%,种子发芽率为85%,则:

img49

3.播深 小麦播深3~5厘米,田干宜深,田湿宜浅。玉米播深5~6厘米。

6.1.4.5 播种方法

1.小麦 播种前根据种植规格、播量、播种深度调好播种机具。播种时做到走行直、下种均匀、不重不漏、深浅一致,给玉米留行要宽窄一致。播后旱茬高地要及时耱地保墒。

2.玉米 播种应根据行穴距和播种深度,采用拉线开沟定位穴播,每穴播2粒,要重踩籽,严覆土,深浅一致。大豆宜采用穴播,每穴播2~3粒。

6.1.5 施肥

6.1.5.1 施肥总量 每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化肥提倡配方施肥,一般每亩施氮38~40千克、五氧化二磷12~14千克。

6.1.5.2 基肥 除农家肥全部基施外,亩施碳铵50千克、普钙30千克,基肥应结合秋翻耕全部秋施,没有秋施的应结合播前整地及早施入。

6.1.5.3 种肥

1.小麦播种时,一般带种肥磷酸二铵10千克。

2.玉米种肥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施种肥磷酸二铵10千克。

3.追肥

(1)小麦每亩追施尿素10~12千克,于4月上旬结合破板结在麦带进行机播旱追肥,或结合小麦灌头水进行追肥。

(2)玉米追肥分三次结合小麦灌水进行。第一次于5月20日前后亩追尿素10千克;第二次于6月20~25日亩追尿素25~30千克;第三次于7月中旬麦收后亩追尿素10千克或碳铵27千克。

6.1.6 田间管理

6.1.6.1 破板结 小麦播种后遇雨或落潮大,要及时破除板结。

6.1.6.2 灌水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适时早灌头水,5月上旬至中旬初,根据小麦苗情灌好二水,5月20日前后灌三水(或二水),6月20~25日灌四水(或三水),7月上旬麦收后尽早灌五水(或四水),8月中旬灌六水(或五水),9月上旬土壤缺水灌七水(或六水)。

6.1.6.3 间苗、定苗 玉米三叶时进行间苗,五叶时定苗,1穴1苗,遇缺穴处留1苗。

6.1.6.4 中耕 5月中旬至6月初对玉米进行中耕,原则是苗旁浅,行间深。

6.1.6.5 病虫害防治

1.除草 小麦于4月下旬,亩用2,4-D丁酯30~4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防除小麦田间杂草。喷药时要注意预防对豆类等双子叶作物的危害。

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大豆菟丝子于5月20日前后用48%地乐胺乳剂,每200毫升拌毒土20千克撒施在大豆行两侧灌水防治。

2.防治病害应 根据测报进行防治。小麦白粉病抽穗前病叶率达20%,抽穗后上部三片叶病叶率达10%,亩用25%粉锈宁3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

小麦锈病在测报流行时,当田间病叶率达2%时开始喷药防治,每7~10天一次,最后喷药于小麦收割前20天终止。用药同小麦白粉病。

小麦赤霉病抽穗扬花期,亩用30%多菌灵胶悬剂8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

3.虫害防治 小麦蚜虫拔节期二叉蚜百株蚜量达5头,孕穗期百株蚜量达50头,抽穗期百株蚜量达250头时,亩用50%避蚜雾粉剂10~15克,或40%氧化乐果40毫升,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2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2~3次。

(1)黏虫 麦收前发现幼虫,亩用90%晶体敌百虫50~70克,或2.5%敌杀死10~15毫升或20%速灭杀丁2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麦收后再喷一次防治。

(2)玉米螟 4月底以前,必须清除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减少虫源。玉米大喇叭口期,亩用BT乳剂150~200毫升,或用功夫乳油10~15毫升,或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兑水2千克,拌细沙10千克,堆闷12小时,撒在玉米心叶内。

(3)玉米叶螨 在玉米叶螨危害始期,用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要喷到叶背面及周围其他作物上。

6.1.7 适期收获

小麦在蜡熟末期及时收割。玉米应在果穗苞叶枯黄籽粒变硬时,一般在9月底10月初收获。大豆在豆粒变黄,大部分叶片脱落,一般在9月下旬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