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李树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与结果习性
(一)生长习性
1.根
李树根系决定于砧木。一般以桃、杏、李为砧,抗性强,根系发达,主要吸收根分布在地表20~40厘米处。水平根分布范围比树冠直径大1~2倍。垂直根分布以砧木不同而异。用毛桃、毛樱桃作砧木时,根系相对较浅,用实生杏、李作砧木时根系较深。
一年中根系的生长活动早于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晚于地上部分。据调查统计,当土壤温度在5℃时,细根开始活动;土温高于20℃时,生长加快,生长量大,形成生长高峰;土壤温度高于25℃时,生长变慢,生长量逐渐减小;土温稳定在18℃~20℃时,开始第二次生长,生长量小;土温低于10℃时,根的生长减弱几乎停止。在深土层中,垂直根可达6米以上,李树自根苗根蘖力很强。
2.枝
幼龄期生长迅速而旺盛,萌芽力较强,成枝力较弱,一年生枝梢先端抽生2~3个发育枝,其下部的芽形成短果枝或花束状果枝。一年内新梢生长可达2~3次。一般3~4年即可开花结果,8~10年进入盛果期。李树寿命较长,可达30~40年。
(二)结果习性
李树结果枝分为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花束状果枝群类型如图2-5。李树的主要结果部位在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上。李树开花很多,落花落果现象比较严重,如果管理得当,容易获得丰产。李树自花不孕的现象比较普遍,要配置授粉树。
图2-5 李树花束状果枝群类型(济源林业局)
1.花束状果枝 2.二花束状果枝并生 3.三花束状果枝并生
4.花束状果枝与叶丛枝并生 5.花束状果枝与短果枝并生
果实的生长发育大致可划分为以下3个时期。
1.发育初期
从授粉后到果核木质化以前。该时期果实生长较迅速。
2.硬核期
该时期核层由乳白色渐渐变成褐色,质地坚硬。种仁由透明的水晶状变成乳白色的子叶。果实生长缓慢,种子生长迅速。
3.成熟时期
此时期果实生长速度最快。
二、对环境的要求
(一)温度
李树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温度的要求有差异。生长在南方的李、芙蓉李等品种能耐-20℃的低温,而生长在北方的窑门李、红干核和黄干核等品种能耐-30℃~-40℃的低温。杏李原产于我国北部,其抗寒力较强;欧洲李是在地中海南部地区气候温和的条件下形成的,适于温暖地区栽培;而美洲李比较耐寒,可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安全越冬。
(二)水分
李树对水分的要求不严,大部分北方品种能耐干旱。中国李在干旱和潮湿地区都能生长,但因其根系分布浅,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多灌水。欧洲李和美洲李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要求较高。
(三)光照
李树对光照的要求不如桃严格,但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光照充足,可提高果实的着色和风味。
(四)土壤
李树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质地略黏重、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适于李树根系的生长。土壤质地过沙,必须充分施肥和增加灌水次数。李对盐碱土的适应性也较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