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建设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隆德县地处“三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森林资源匮乏,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区域。多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隆德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第三章 “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用相持阶段的判断正确定位谋划全县“十一五”林业建设,确立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坚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坚持重大项目带动,科学技术支撑,体制创新推动,法律制度保障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努力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促进全县林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以确立林业建设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和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新隆德多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区突破的原则。优先治理对全县社会经济影响大的区域,做到集中连片、突出重点、规模治理。

2.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3.坚持科技兴林,培育健康森林的原则,做到造林质量提高与造林转化率提高并举,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4.坚持依法治林,造管并重的原则,巩固林业建设成果。

5.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加快林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6.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加快推进全社会办林业的步伐。

7.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林业队伍建设以及林业职工收入的提高。

(三)发展目标

1.“十一五”林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的林业建设,以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为重点,以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培育林业特色产业为目标,规划到2010年,在全县初步建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结构稳定的生态林业体系和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林业产业体系。

一是在森林资源增长上:“十一五”期间规划造林面积32.04万亩,均为人工造林。净增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7.7万亩,使全县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四旁植树折合面积达到8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3%,重点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等,使隆德县森林面积稳步增长,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二是在生态体系建设上:在东部土石山区六盘山外围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构建大六盘水源涵养生态体系;在中西部黄土丘陵区以小流域为单元,重点营造水保林生态体系;同时,积极实施城镇、乡村绿化工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景观体系建设。

三是在林业产业发展上:通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培育优势特色林产品基地,发展林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尽快提高林业总产值,通过林业产业化工程的实施,推进特色经济林、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四大林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大生态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公民生态意识,调动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绿化美化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积极建设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

2.2020年和2050年林业发展远景展望

预计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9.0%,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到205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0%以上(含地埂林及四旁树折合面积),林业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文明新隆德的目标。

二、林业建设总体布局

隆德县地处“三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森林资源匮乏,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区域。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林业建设重点,将全县分为六盘山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以及河谷川道区三大生态建设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在不同的区域突出建设重点,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的建设项目,总体上实现快速扩大森林植被,解决水源涵养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林产业,提高林业总产值的目标。

(一)六盘山土石山区

六盘山是我国黄土高原西部的一座“绿岛”,是维护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绿色屏障。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稳定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该区域植被覆盖度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严重干旱缺水,人口增长过快,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关系严重失衡。多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隆德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产、生活贫困的面貌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隆德县六盘山外围为全县7大水系12条流域的发源地,分布着8个乡镇,土地总面积673.9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8.4%。该区域是隆德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按地貌类型划分,属全县三大地貌类型之一的土石山区。植被类型较多,生物基因库丰富,从总体上看为森林草原群系,有113科、382属、780余种。该区域平均海拔介于1 800~2 400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550毫米以上,年际变幅大,时空分布不均,有效性差。

由于县城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业用水以及县内中西部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等,都直接受这一区域水源涵养状况以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对全县来讲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另外,隆德县地处葫芦河上游,从全流域流程看,为其东端的一级支流之一。实施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增加林草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有效调节县域内水分平衡,不但对全县工农业用水,乃至黄河水量的供给和减少对其下游的淤积都十分重要。

本区的林业发展战略是:严格保护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努力构建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并采取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充分发挥水源涵养功能,为生态的良性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强化护林防火措施,全面封山禁牧,加强森林的经营管理和林木管护;严格保护天然次生林。继续建设大六盘地区水源涵养林基地,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依托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实行封造结合,乔、灌、草结合,扩大林草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2.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和景观资源,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开发建设六盘山森林旅游区。发展林木种苗和冷凉型球根花卉产业及林药、森林蔬菜,特色养殖等多种经营,壮大林区经济,增加职工和农民收入。

3.推广针阔混交林营造技术,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开展低效林改造和水源涵养效能监测科学研究。

(二)黄土丘陵区

该区地处隆德县中西部,植物类型较多,为典型的干草原群系。主要植物有柠条、锦鸡儿、狼牙刺、山桃、白草、香茅草和冷蒿等99科、415属、800余种。土壤类型为缃黄土。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年际变幅大,时空分布不均,60%~70%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有效性差,无霜期100~120天。

本区受境内由东向西12条流域的切割,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加之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母质为黄土,土质疏松,每逢降雨,便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全县境内大部分农业人口居住在该区域,耕地中5~25度中的大部分坡耕地也分布于此,生态环境恶劣,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由于该区域生态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在这一区域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以水土保持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林业部门的工作重点。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下,经过二十多年来“三北”一、二、三期工程的实施,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本区共涉及沙塘、神林、联财、张程、杨河5个乡镇,土地总面积311.1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1.6%。

本区林业发展战略是:以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为目标,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以“两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

1.实行退耕还林与农田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相结合,采取“上退下推”,上部退耕还林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生态经济林,下部建设高标准梯田,发展地埂林;在冲蚀沟垫采取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修建谷坊、淤地坝、骨干坝,植树造林护坡,防止水土流失。

2.积极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推广林草结合、林药结合的退耕还林模式;大力发展以山杏、仁用杏、沙棘为主的干旱经济林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人工种草和舍饲畜牧业。

3.推广节水抗旱造林配套技术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建立小流域治理综合示范点,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和治理技术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