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含盐量为0.3%时,液限和塑限均较盐渍土有所降低;含盐量为0.3%~1%时,液限和塑限逐渐增大;含盐量为1%~3%时,液限和塑限保持稳定;含盐量大于3%以后,液限和塑限逐渐下降。固定含盐量时,随养护龄期的增加,液限和塑限均逐渐变大。养护1周与3周之间的差值较小,养护6周与3周之间的差值较大。塑限是土由半固态转变成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为弱结合水中的次定向吸附结合水与渗透结合水的分界含水率。
4.2.2 含盐量与固化盐渍土的稠度
用四分法取200 g土,加水搅拌后装入调土杯,放进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 h。按照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GB/T 50123-1999)[4],采用GYS-2型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见表4.7及图4.2~图4.4。
随含盐量不同,石灰固化盐渍土的稠度指标呈现如下变化规律。
(1)含盐量为0.3%时,液限和塑限均较盐渍土有所降低;含盐量为0.3%~1%时,液限和塑限逐渐增大;含盐量为1%~3%时,液限和塑限保持稳定;含盐量大于3%以后,液限和塑限逐渐下降。
(2)固定含盐量时,随养护龄期的增加,液限和塑限均逐渐变大。养护1周与3周之间的差值较小,养护6周与3周之间的差值较大。含盐量越大,差值越大。
表4.7 不同含盐量和不同养护龄期石灰固化滨海盐渍土的稠度指标测试结果
图4.2 固化盐渍土的液限随含盐量变化
图4.3 固化盐渍土的塑限随含盐量变化
图4.4 固化盐渍土的塑性指数随含盐量变化
液限值的高低取决于土的矿物组成、表面交换能力以及吸附水膜的厚度。一般来说,表面交换能力强、土颗粒直径小、吸附水膜较厚,液限值就高。塑限是土由半固态转变成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为弱结合水中的次定向吸附结合水与渗透结合水的分界含水率。随着含盐量的增加,盐分不断结晶,相应的粗颗粒部分的固体含量越来越多,总的比表面积越来越小,吸附水膜较薄,颗粒能吸附水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总体上导致液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越来越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