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黏菌流耳病发生与防治

黏菌流耳病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代料地栽黑木耳发生黏菌性流耳比较普遍,流耳主要由黏菌引起。近年在高温、高湿季节的耳床上,常出现黏菌侵染菌袋和黑木耳子实体。发病初期在菌袋划口处出现黏糊的网状菌丝,菌丝会变形运动,发展迅速,1~2天即可蔓延成片,并爬向黑木耳耳片。黑木耳子实体被害后出现病斑、畸形、发僵、腐烂等症状。高温高湿是黏菌发生的先决条件。当温度超过28℃、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通风条件差时,黏菌生长迅速,并很快形成孢子。

十、黏菌流耳病发生与防治

1.为害症状

黏菌属菌物界,黏菌门,黏菌纲,绒泡菌目,绒泡菌科。黏菌营养体是一团多核、且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繁殖体形成有细胞壁的孢子。代料地栽黑木耳发生黏菌性流耳比较普遍,流耳主要由黏菌引起。近年在高温、高湿季节的耳床上,常出现黏菌侵染菌袋和黑木耳子实体。发病初期在菌袋划口处出现黏糊的网状菌丝,菌丝会变形运动,发展迅速,1~2天即可蔓延成片,并爬向黑木耳耳片。黏菌菌落颜色有白色、黄白色、橘黄色和灰黑色,形状有网络状和发网状。菌丝消失后出现黄褐色或深褐色的孢囊果子实体。黑木耳子实体被害后出现病斑、畸形、发僵、腐烂等症状。

2.发生条件

高温高湿是黏菌发生的先决条件。当温度超过28℃、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通风条件差时,黏菌生长迅速,并很快形成孢子。孢子随水、空气和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3.预防和防治

(1)及时清除废菌袋,增强光线,降低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保持通风状态。

(2)发生黏菌病后先停止喷水,喷撒石灰粉让其干燥,或喷洒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经3~5天喷洒1次,连续用3次以上药剂能有效控制黏菌蔓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