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虫病发生与防治
1.为害症状
线虫属无脊椎的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代料地栽黑木耳发生线虫比较突出,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再加上菌袋培养料含水量过高会发生烂耳现象,凡是发生腐烂症状的耳片或耳根中均有大量线虫。线虫可以取食菌丝和耳片,前期取食菌丝体造成培养料表面菌丝消退现象。在耳床上,线虫危害程度在10%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注意;当危害程度达到30%以上防治困难,产量损失严重。池水、老发菌棚、工具和昆虫是线虫携带者。喷水采耳和害虫活动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2.发生条件
危害黑木耳的线虫为小杆线虫,体长1毫米,取食菌丝,线虫数量大,每克培养料密度达200条以上,其排泄物是多种腐生细菌的营养。被线虫危害的基质腐烂,散发出腥臭味。由于虫体微小,肉眼无法观察到,常误认为是杂菌危害,或是高温烧菌所致。线虫大多数经过两性交配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幼虫经过3~4次蜕皮变为成虫。在气温15℃~30℃、含水量大的培养料中有线虫分布。线虫能在水膜表面蠕动,有时大量线虫群集在菌体上,互相缠绕成一个闪烁、扭曲的螺旋体。在25℃、10天即可繁殖一代。5℃以下线虫停止活动,50℃时在干燥状态下虫体进入休眠期。
3.预防及防治
(1)适当降低培养料含水量和发菌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恶化线虫生活环境,减少线虫繁殖数量。
(2)使用清洁水浇耳,流动的河水、井水较为干净,而池塘死水含有大量虫卵,导致线虫危害。
(3)对老出耳场地进行灭虫或轮作,降低线虫发生和危害。
(4)采用1%石灰水或5%食盐水喷洒菌袋表面,也可用1000倍的菇净喷施,杀死培养料内和黑木耳上的线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