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糜子的生产潜力
糜子属典型的节水耐旱型作物,同时具备避旱的特性,很适宜在黄土丘陵热量较低的地方和干旱风沙区种植。由于糜子具有很强的耐旱力和一定的增产潜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限制糜子高产的主要因素
(一)占劣地,种下茬
糜子多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水地几乎无糜子,歇地几乎无糜子,豆茬几乎无糜子。恶劣的生产条件对提高糜子产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吃不饱
山旱地普遍肥料不足,有限的农家肥又优先照顾夏粮,种植糜子几乎不使用化肥,使糜子的单产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三)科学研究工作滞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慢
(四)品种混杂退化
糜子良种繁殖和提纯复壮工作几乎停滞,种子部门很少经销糜子种子。
(五)麻雀危害严重
不少地方虽知糜子高产,但无法对付麻雀,只好不种。
二、发展糜子生产的有利因素
(一)干旱形势日益加剧,农业节水压力逐年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高水分利用率的作物。
(二)农村温饱基本解决,人们更加重视食物的安全性、多样性和营养性。
(三)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糜子的经验,糜子生产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四)有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和糜子新品种保证。在地方品种中,大黄糜子、紫秆红糜子是较好的农家品种,红糜子是较好的搭配品种,小黄糜子、小黑糜子是较好的救灾品种。近年来,通过育种工作者不懈的努力,育成了一批高产、抗旱、优质、早熟系列品种,包括宁夏的宁糜系列品种,甘肃的陇糜系列品种,内蒙古的伊糜、内糜系列品种,山西的晋黍系列品种,陕西的榆糜系列品种,黑龙江的龙黍系列品种等,比农家品种增产幅度大,品质好,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五)有一批高产典型。如陕西省榆林市2008年开展糜子高产创建活动,在府谷县千亩山旱地取得了3648千克/公顷的产量,一公顷高产糜子单产达4333.5千克/公顷。宁夏固原市农科所2008年糜子高产创建活动,在特别干旱年份,旱地糜子产量达到3360千克/公顷,历年试验阶段创造过6000千克/公顷的高产纪录。
(六)对麻雀有传统的生物防治经验。利用鹞子防治麻雀,省时、省事、环保、安全。西北地区有传统的放鹞子防止麻雀危害的技术,应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