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糜子果实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由于果皮和种皮连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生产上统称种子或籽粒,植物学上称颖果。糜子粒形有球形、长圆形、卵圆形3种。皮层和浮壳合称为皮壳,约占籽粒总重量的15%~20%,具有保护胚和胚乳的作用。皮壳率高低与品种关系密切。胚乳占种子重量的75%~80%,由糊粉层和淀粉组成。由于糜子胚乳中所含的淀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粳性和糯性。
第五节 籽粒的形态结构
糜子果实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由于果皮和种皮连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生产上统称种子或籽粒,植物学上称颖果。
糜子粒形有球形、长圆形、卵圆形3种。粒长2.5~3.2毫米,宽2.0~2.6毫米,厚1.4~2.0毫米,千粒重3~10克。粒色有黄、红、白、黑、褐、灰、复色等,米色有深黄、浅黄等色。
糜子种子由皮层、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两部分,重量占种子总重量的5%~7%。皮层和浮壳合称为皮壳,约占籽粒总重量的15%~20%,具有保护胚和胚乳的作用。皮壳率高低与品种关系密切。
胚乳占种子重量的75%~80%,由糊粉层和淀粉组成。由于糜子胚乳中所含的淀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粳性和糯性。粳性糜子胚乳角质,所含淀粉除支链淀粉外,还含有一定比例的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反应;糯性糜子胚乳组织疏松,粉质、无光泽,直链淀粉很少(一般不超过2%),主要为支链淀粉,并有少量糊精和麦芽糖,遇碘呈紫红色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