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糜子不同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出苗期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糜子一昼夜即可发芽。因糜子品种生育期差异较大,播种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播种时土壤温度变化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逐渐提高,播种至出苗的时间逐渐减少。春季播种的出苗时间长,播期越迟出苗时间越短。
二、拔节期
糜子是喜温作物,不同的温度对糜子的器官分化、生长有很大的影响。糜子拔节与品种、播期、气候条件都有关系。一般情况下,拔节时间出现在出苗后20~40天,因品种、播期、气温的不同而变化。高温能促进糜子生长发育,加快节间伸长速度,但同时也使茎节数减少,所以,春播糜子的主茎节数一般多于复播糜子。一定的高温条件可以促进糜子根、茎、叶等器官的生长,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速度加快。由于水分对糜子茎节伸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拔节初期蹲苗能有效增加糜子抗倒伏的能力。
三、抽穗期
糜子幼穗发育完成后,从顶叶的叶鞘中抽出,这就是抽穗期。适宜糜子抽穗的温度为20℃~30℃。抽穗后,糜子的生长中心转向生殖生长。在温度、土壤水分适宜时,糜子抽穗速度快而整齐。和其他作物一样,干旱高温情况下容易造成“卡脖旱”,会造成严重减产。
四、开花期
糜子在抽穗后3~5天开始开花,开花时间一般延续10~20天。开花时间基本集中在每天的10~15时。适宜的开花温度为24℃~30℃。其中,以温度26℃~28℃,空气相对湿度50%~60%时开花最为适宜。阴雨天不开花,外部机械力的作用能促使糜子提前开花。干旱高温对开花十分不利,会严重影响花粉生活力,造成大量的空壳。
五、灌浆期
糜子开花授粉后很快完成受精作用进入灌浆期。糜子适宜的灌浆温度在20℃左右。籽粒的发育先由胚及皮层开始,干物质的形成过程呈快—慢—快的S型变化,灌浆速度快慢是不同品种千粒重差异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此外,灌浆时间长短对整穗增重的作用明显。同一品种,在适宜的温度水分条件下,增重速度快,增重时间长,单穗粒重就大。若灌浆期气温偏低,会明显降低增重的速度,从而导致穗重降低。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时期播种,由于对单穗粒重的影响较大,产量会有较大的差异。而晚播、低温等因素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粒数的减少引起的。改善土壤水分状况,虽然对增加千粒重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但对增加穗粒数,提高单穗增重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糜子产量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