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糜子产业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

糜子产业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充分考虑到糜子研究单位多处于贫穷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多年来未得到有力支撑的现实问题,加大对糜子科研投入的力度。龙头企业带动是糜子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糜子深加工技术体系框架构建的基础。创建糜子名品,首先要建立糜子生产、加工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按照优势生产区域,创建地域品牌和产品品牌,逐步扩大糜子及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节 糜子产业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

在美国,糜子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一种健康食品(Health Food),所以焙烤和膨化的早餐麦粉有30%由黄米粉代替。在日本,黄米与大米混合食用,作为治疗过敏症的替代食品。在印度,黄米被加工成适合婴、幼儿食用的方便食品。在非洲的许多国家,糜子是大宗粮食作物,甚至是一日三餐的主食。我国西北地区的丘陵和坡地大面积种植糜子,产量巨大,价格低廉,但国内对糜子和黄米的研究非常薄弱,很少有深加工。再加上交通和信息方面的原因,导致糜子没有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更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要想使我国的糜子产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就必须从产业发展链条的关键部位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横向研究,实现产业的发展和突破。

一、发展目标

吸引高级研究人才,稳定壮大研究队伍,加大糜子研究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参与。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加强研究,信息交流,达到搭建糜子研发平台,优化糜子种植区域,稳定糜子栽培面积,提高糜子单位产量,改善糜子适口品质,提升糜子加工质量,拓宽糜子销售渠道,实现产品增值增效之目的。

二、主要措施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加工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区域规划,示范引路,规模种植,系列开发,实现农科教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目标。树立“市场农业,比较优势”新思想,着眼国内外市场优质化、营养化、多样化需求,加快推进糜子生产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科技普及力度,提高产区农民商品生产意识。在技术、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

(一)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研究步伐,提升科技对糜子的支撑能力

首先要加大对糜子基础研究的投入。要充分考虑到糜子研究单位多处于贫穷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多年来未得到有力支撑的现实问题,加大对糜子科研投入的力度。针对糜子生产、加工、转化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研究步伐,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解决糜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高科技的研究技术和手段,提升科技对糜子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加强政府引导,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发展糜子生产

2006年,杂粮列入国家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行动计划,《糜子优质品种筛选及产业化示范》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个原来不在统计范畴的作物能够跻身于国家计划,说明了国家对杂粮产业的重视。各级政府及研究推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有利时机,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相应优惠政策。结合抗旱节水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立,扶持产区农民发展糜子生产,鼓励农民在农产品加工、销售、农资购买、资金融通等领域建立合作组织,促进糜子产业早日形成。

(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抓好优质糜子产业基地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要“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糜子是高效节水和食疗同源作物,在北方旱区的优势地位符合国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国策,应该大力扶持,积极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糜子在北方干旱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针对糜子品种混杂问题、优势区域不明显问题,从单纯被动的抗旱救灾中找到发展糜子产业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进行糜子优势区域规划布局,建设好优质糜子产业生产基地。

(四)依靠龙头企业,研究产品加工,建设糜子深加工技术体系框架

龙头企业带动是糜子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糜子深加工技术体系框架构建的基础。发展糜子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双方通过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但龙头企业与农户仍然是各自独立的经济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达到双赢的目的。

(五)创建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糜子产品市场占有率

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在意识、理论、法制、战略和运作等多方面同时推进。创建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不仅是企业的任务,更是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知名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竞争的关键是品质。创建糜子名品,首先要建立糜子生产、加工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按照优势生产区域,创建地域品牌和产品品牌,逐步扩大糜子及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六)增加资金投入,强化体系建设,推进糜子产业标准化生产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要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横向联合,形成推广机构与其他组织互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格局。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接受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商品率和贡献率,使科技进入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要加快糜子行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糜子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中心、杂粮品种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建设,利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库等农业科学技术平台,实现糜子产业化建设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