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寄主性植物病害的特征与症状

寄主性植物病害的特征与症状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环境因子引发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又称为生理性病害;由病原物侵染引发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病害的症状是我们认识和分辨病害的主要依据。一般说,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有突然性,发病范围大,发病部位及症状较一致,田间分布均匀,以及发病常与地形、土质或特定的环境条件有关等特点。侵染性病害开始先由少数植株或小范围发病,而后逐渐蔓延、扩大并加重。多数病害在发病部位有粉状物、锈状物、霉层、粒状物等病征。

一、病害基础知识

1.病害的概念

蔬菜病害是指蔬菜作物在生产、贮运过程中,遭遇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或病原物的侵染,使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形态结构受到扰乱或破坏,引起生长不良、品质变劣、产量下降,甚至导致植株死亡,给经济收益造成损失。病害发生一定要有“寄主”(蔬菜作物)、“病原”(不良环境因子或病原物)和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没有这三个条件的组合,就不会有作物病害的发生。由环境因子引发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又称为生理性病害;由病原物侵染引发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2.病害的症状

寄主作物受外界不良环境因子影响或病原物侵染后,在生理及形态等方面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的特征叫做“症状”。

病害的症状分为两部分,由寄主受病后发生的形态变化叫做“病状”;由病原物在寄主发病部位表现的特征,叫做“病征”。

寄主表现的病状有:变色、花叶、病斑、腐烂、萎蔫、矮化与畸形等类型。病原物表现的病征有:霉层、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溢脓等征状。病害的症状是我们认识和分辨病害的主要依据。

3.非侵染性(生理)病害

非侵染性(生理)病害最大特点是发病后不会继续传染。非侵染性(生理)病害是一类只有病状,没有病征的病害。一般说,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有突然性,发病范围大,发病部位及症状较一致,田间分布均匀,以及发病常与地形、土质或特定的环境条件有关等特点。

引发非侵染性(生理)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可归纳为:光、热(温度)、水(湿度)、气和营养等几个方面。

(1)光 光照强度弱或光照时间短,植株茎叶易伸长,且易引起黄化、纤弱,甚至影响开花结实,如常见的黄化苗、徒长苗;光照过强,能抑制植株生长,甚至造成组织器官的灼伤,如各种果菜果实的日灼(烧)病。

(2)热(温度) 不同蔬菜对温度都有一定要求和适应范围,超过适应范围就会抑制或破坏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如低温引起的冷害、冻害;高温引起的萎蔫、枯萎等。

(3)水(湿度) 长期水分过多就会造成植株的窒息死亡,如沤根、涝害;水分过少,也会引起萎蔫、枯萎。

(4)气 蔬菜生长发育不能没有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长时间缺氧,植株就会窒息死亡或中毒死亡;二氧化碳不足,会削弱蔬菜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氨气、亚硝酸气体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也会使蔬菜受到伤害。

(5)营养 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物质有一定要求。如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等等,这些营养物质的过多、过少或配比不当,都会引发生理病害。

4.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最大的特点是: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能不停地继续传播、蔓延扩大。侵染性病害开始先由少数植株或小范围发病,而后逐渐蔓延、扩大并加重。多有“由少到多、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过程。

引发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1)真菌 病原真菌分为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五个亚门。真菌病害有病斑、腐烂、枯萎、立枯或猝倒、矮化及畸形等病状。多数病害在发病部位有粉状物、锈状物、霉层、粒状物等病征。在防治中,鞭毛菌亚门又称为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等又称做非卵菌。卵菌与非卵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常作为防治选择药剂的依据。病原真菌常借种子、土壤、肥料、气流、雨水、昆虫及人类活动等传播。

(2)细菌 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有腐烂、斑点、焦枯、萎蔫、溃疡、肿瘤等病状。潮湿情况下,病部表现溢浓(菌浓)病征,并常伴有臭味。细菌借助风雨、水流、昆虫及人为传播。带病原细菌的种子、种苗可作远距离传播。

(3)病毒 由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主要有花叶、黄化、皱缩、矮化、畸形、坏死斑等病状。病毒病也不形成病征。病毒通过昆虫(蚜虫)、带毒种子传播,在田间也可通过病株汁液摩擦传播。

(4)植物寄生线虫 受线虫侵染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茎叶常卷曲,有的根部形成肿瘤等。线虫通过病土、病苗和水流传播。

(5)寄生性种子植物 这是一类不能自养或不能完全自养的高等种子植物,靠寄生根侵入寄主体内吸取营养或水分。

5.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由这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叫做侵染循环。侵染循环包括病程、传播、越冬(越夏)等多个环节。在侵染循环中,每年病原物第一次侵染寄主的现象叫做初侵染,以后多次重复的侵染叫做再侵染。

(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病原物初次侵染来源于越冬、越夏场所,主要有病株残体、土壤、粪肥、种子、种苗、杂草、传病昆虫和其他繁殖材料等。

(2)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从越冬(夏)场所到与寄生接触的这个过程叫做传播。大多数病原物都须借用外力传播,主要途径有:风力、雨水、水流、昆虫及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调运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更为病原物远距离和超远距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病原物的侵入 病原物在接触寄主后,进入寄主体内的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

(4)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行的条件 侵染性病害发生必须要有病原物、寄主、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个要素的配合。病原物的大量积累是病害流行的关键,感病寄主的大面积种植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环境条件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病情发展的速度。

影响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有:温度、湿度、土壤、栽培措施、害虫的数量等。高温、高湿往往有利于病原的生长发育、繁殖与侵入,病害传播蔓延快、病情重。土传病害若多年连作,就能引起病害的连年流行。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偏施氮肥、平作、密度过大、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栽培措施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