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博士教你如何防治黄瓜霜霉病

农博士教你如何防治黄瓜霜霉病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瓜品种间发病有差异。培育无病壮苗,育苗地生产地要隔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弱苗。所谓生态防治法,是利用黄瓜与霜霉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采用利于黄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方法达到防病目的。黄瓜霜霉病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时期根据温湿度条件而定。

黄瓜霜霉病

症  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不规则小斑,扩大后变黄褐色,潮湿时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叶很快变黄,枯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霜霉病症状的表现与品种抗病性有关,感病品种如密刺类病斑大,易连接成大块黄斑后迅速干枯;抗病品种如津绿、津优类叶色深绿系列,病斑小,在叶面形成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斑,扩展速度较慢,病斑背面霉层稀疏或很少,一般较前者迟落架10~15天。

img3

黄瓜霜霉病叶片发病初期症状

img4

黄瓜霜霉病叶背发病初期症状

img5

黄瓜霜霉病叶片发病中期症状

img6

黄瓜霜霉病叶背发病中期症状

img7

黄瓜霜霉病叶片发病后期症状

img8

黄瓜霜霉病田间发病症状

病  原 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病菌在保护地内越冬,翌春传播。也可由南方随季风传播而来。夏季可通过气流、雨水传播。在北方,黄瓜霜霉病是从温室传到大棚,又传到春季露地黄瓜上,再传到秋季露地黄瓜上,最后又传回到温室黄瓜上。病害在田间发生的气温为16℃,适宜流行的气温为20~40℃,高于30℃或低于15℃发病受到抑制。孢子囊萌发要求有水滴,当日平均气温在16℃时,病害开始发生,日平均气温在18~24℃,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迅速扩展。在多雨、多雾、多露的情况下,病害极易流行。黄瓜品种间发病有差异。一般较晚熟、耐热性强的品种相对较抗病,熟性较早、耐低温的品种较为感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黄瓜地应选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底肥施足,合理追施氮、磷、钾肥。雨后适时中耕,以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培育无病壮苗,育苗地生产地要隔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弱苗。温室采取滴灌或覆膜暗灌。

(2)选用抗病品种。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大,要选较抗病的品种,露地主栽品种有博耐4号、津绿4号、津绿5号、津绿1号、津优40号、津优41号等;大棚主栽品种有津绿1号、津绿2号、津绿6号、津优1号、津优10号、津优11号等;日光温室主栽品种有博耐1号、顶峰一号、津绿3号、津优2号、津优3号、津优30号、津优31号、津优32号、津优33号、津优35号、津优36号、津优38号等。

(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补施二氧化碳气肥;黄瓜生长中后期,植株汁液氮糖含量下降时,用0.1%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葡萄糖(或白糖)∶水=(0.5~1)∶1∶100,或喷施宝,每毫升对水11~12升,进行叶面喷雾,可提高植株抗病力,3~5天喷1次,连喷4次,效果较好。

(2)生态防治。所谓生态防治法,是利用黄瓜与霜霉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采用利于黄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方法达到防病目的。采用生态防治法,上午棚温控制在25~30℃,最高不超过33℃,相对湿度降到75%,下午温度降至20~25℃,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夜间控温在15~20℃(下半夜最好控温在12~13℃),实行三段或四段管理,既可满足黄瓜生长发育需要,又可有效地控制霜霉病。

(3)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时期根据温湿度条件而定。喷药须细致,叶面、叶背都要喷到,特别是较大的叶面更要多喷,防治效果不好,不一定是药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喷药不匀造成的。在温室栽培时,浇水前或浇水后一定要喷药,这是关键;露地栽培时,在雨后一定要喷药预防。

发病前,主要是用保护剂防止病害侵染,可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田间情况隔7~10天喷1次。

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剂200克/亩,按包装分放5~6处,傍晚闭棚由棚室里面向外逐次点燃后,次日早晨打开棚室,进行正常田间作业。间隔6~7天熏1次,熏蒸次数视病情而定。也可以用粉尘剂防治,用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亩,早上或傍晚进行,视田间情况隔7~10天喷1次。

在田间出现霜霉病,但病害较轻时应及时进行防治,该期要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合理混用,以保护剂为主,适量加入治疗剂;否则,就难以控制病害的发生为害与蔓延。可采用53%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50~300倍液,或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剂300~5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呋酰胺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烯肟菌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在田间普遍出现霜霉病症状,但在病害中期霉层较少时,应及时进行防治,该期要注意用速效治疗剂,特别是前期未用过高效治疗剂的,应注意与保护剂合理混用,防止病害进一步加重为害与蔓延。可采用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1 500~2 5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代森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68%精甲霜·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或440克/升精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800~1 5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5~7天喷1次。

保护地栽培,用45%百菌清烟剂200克/亩+10%霜脲氰烟剂200克/亩、15%百菌清·甲霜灵烟剂250克/亩熏烟,间隔6~7天熏1次,熏蒸次数视病情而定。也可采用粉尘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百菌清·甲霜灵粉尘剂1千克/亩,早上或傍晚进行,视病情隔7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