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瓜白粉病

西瓜白粉病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生规律 在我国南方瓜类作物可周年栽培,白粉菌不存在越冬现象;北方保护地栽培西瓜等瓜类的地区,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上越冬,并不断进行再侵染。田间发病前,配合其他病害的防治,施用保护剂,可采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5~10天喷1次。

西瓜白粉病

img58

西瓜白粉病发病症状

症  状 本病从苗期至采收期均可发生,可为害叶片、叶柄、茎部,其中叶片和茎部最为严重。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淡黄色水渍状近圆形斑,随后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病斑逐步向四周扩展成连片的大型白粉斑。严重时病斑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即病原菌的有性子实体(子囊壳)。

病  原 瓜类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在我国南方瓜类作物可周年栽培,白粉菌不存在越冬现象;北方保护地栽培西瓜等瓜类的地区,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上越冬,并不断进行再侵染。翌年春季病菌随雨水、气流传播,不断重复侵染。常年5~6月和9~10月为该病盛发期。一般是秋植瓜发病重于春植瓜,但5~6月如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春植瓜的发病亦重。该病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最易发病,在多雨季节和浓雾露重的条件下,病害可迅速蔓延,一般10~15天后可普遍发病。管理粗放、偏施氮肥、灌溉不及时、植株徒长、枝叶郁闭、通透性差的田间,该病最易流行。

防治方法

(1)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实行轮作,加强管理,清除病残组织。

(2)药剂防治。田间发病前,配合其他病害的防治,施用保护剂,可采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5~10天喷1次。

田间发现病情应及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性粒剂1 500~2 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4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300~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6~7天喷1次,连喷3次。

田间较多植株发病时,发病普遍时,可采用25%乙嘧酚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2.25%腈菌唑·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性粒剂1 500~2 500倍液,或40%腈菌唑水分散性粒剂4 000~5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烯肟菌酯乳油800~1 2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5~7天喷1次。为了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药剂宜交替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