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病毒病
西瓜病毒病田间发病症状
西瓜病毒病幼苗发病症状
症 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幼苗期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状。花叶型,新叶出现明显褪绿斑点,后变为系统性斑驳花叶,叶面凸凹不平,叶片变小,畸形,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结果少而小,果面上有褪绿色斑驳。蕨叶型,新叶狭长,皱缩扭曲,花器不发育,难以坐果。果实发病,表面形成浓绿色和浅绿色相间的斑驳,并有不规则突起。
西瓜病毒病果实发病症状
病 原 甜瓜花叶病毒 (MMV)、黄瓜花叶病毒(CMV)。
发生规律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种子不带毒,蚜虫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每当春季发芽后,开始活动或迁飞,成为传播此病主要媒介;汁液摩擦也可传毒。发病适温为20~25℃,气温高于25℃多表现隐症。甜瓜花叶病毒种子可以带毒,带毒率为16%~18%。环境条件与瓜类病毒病发生关系密切,高温、干旱、光照强的条件下,蚜虫发生严重,也有利于病毒的繁殖,且降低了植株的抗病能力,所以发病严重。此外,在杂草多、附近有发病作物、气温高、缺水缺肥、管理粗放、生长势弱、蚜虫多时的瓜田发病重。北方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月上中旬进入发病盛期,幼苗到开花期较感病。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病盛期在4~6月和9~11月。
防治方法
(1)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浇水防止干旱,合理整枝,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铲除瓜田内及周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在进行整枝、授粉等田间操作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打杈选晴天阳光充足时进行,使伤口尽快干缩。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催芽、播种。也可将干燥的种子放在72℃的恒温箱中处理72小时以钝化病毒。
(3)药剂防治。注意防治蚜虫和温室白粉虱。
发病前,可采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或4%嘧肽霉素水剂200~3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2.1%三十烷醇·硫酸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3.85%三氮唑核苷·硫酸铜·硫酸锌水乳剂600~800倍液,或1.5%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三十烷醇水乳剂1 000倍液,或3.95%三氮唑核苷·硫酸铜·三十烷醇·硫酸锌水剂500~800倍液,或25%吗啉胍·硫酸锌可溶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预防,于定植后、开花坐果期、果实发育期各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