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在土壤中存活十分有限。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36℃仍能生长,40℃以上不能生长,致死温度49℃。保护地内平畦沟灌,无地膜种植发病较重。结合深耕,以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加速病菌死亡。定植后注意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

症  状 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水浸状褪绿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2毫米,周围具褪绿晕圈,病叶背面不易见到菌脓,从而与细菌性角斑病相区别。

病  原 黄单胞杆菌甘蓝黑腐黄单胞菌瓜叶斑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ucurbitae),属细菌。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在土壤中存活十分有限。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36℃仍能生长,40℃以上不能生长,致死温度49℃。保护地内平畦沟灌,无地膜种植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img95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叶片发病症状

(1)实行2~3年轮作。结合深耕,以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加速病菌死亡。定植后注意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雨后注意排水。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把种子在清水中预浸10~12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捞出后播种;也可用52℃温水中浸种30分钟,再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和降雨后,可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 500~3 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12%松酯酸铜乳油600~800倍液,或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1 000倍液,或20%噻菌酮悬浮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