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露地白粉虱怎样防治

露地白粉虱怎样防治

时间:2024-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症  状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本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或在保护地瓜类作物周而复始进行侵染。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高温干旱与高湿交替出现,有利于发病。发病初期,可采用12.5%腈菌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醚菌酯干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西葫芦白粉病

症  状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本病。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受害,果实很少受害。发病初期在叶片及幼茎、叶柄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点,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白色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为害严重时,全田叶片都布满白粉。

img102

西葫芦白粉病叶柄与茎蔓发病症状

img103

西葫芦白粉病叶片发病症状

病  原 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或在保护地瓜类作物周而复始进行侵染。通过叶片表皮侵入,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低湿可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高湿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高温干旱与高湿交替出现,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后期脱肥。生长期加强管理,注意通风透光,保护地提倡使用硫黄熏蒸器定期熏蒸预防。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12.5%腈菌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醚菌酯干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普遍发病时,可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3 000倍液,或25%氟喹唑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62.25%腈菌唑·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5~7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