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蔓枯病
症 状 本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瓜条。叶片染病,初为水渍状小斑点,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灰褐至黄褐色,有轮纹,其上产生黑色小点。茎蔓染病,病斑多为长条不规则形,浅灰褐色,上生小黑点,多引起茎蔓纵裂,易折断,空气潮湿时形成流胶,有时病株茎蔓上还形成茎瘤。瓜条染病,初为水渍状小圆点,后变成不规则黄褐色木栓化稍凹陷斑,后期产生小黑点,最后瓜条组织变朽,易开裂腐烂。
苦瓜蔓枯病叶片发病症状
苦瓜蔓枯病茎蔓发病症状
病 原 瓜壳二孢(Ascochyta citrullin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随种子传播。翌春条件适宜时引起侵染,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为20~25℃,最高为35℃,最低为5℃,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较重。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浇水、气流等传播,生长期高温、潮湿、多雨,连作地、平畦栽培,排水不良,密度过大、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或徒长,或与瓜类蔬菜连作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实行2~3年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拉秧后彻底清田。施用充分腐熟的沤肥,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生长期加强管理,避免田间积水。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或30%苯噻硫氰乳油2 000~3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800~1 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700倍液,或40%双胍辛胺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