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瓜细菌性角斑病
症 状 子叶染病后,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真叶受害后,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黏液;干燥时病部开裂,有白色菌脓。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后期腐烂,有臭味。
蛇瓜细菌性角斑病叶片发病症状
蛇瓜细菌性角斑病果实发病症状
病 原 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oms),属细菌。
发生规律 病菌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由雨水或灌溉水溅到茎、叶上发病,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低温高湿利于发病。黄河以北地区露地,每年7月中旬为细菌性角斑病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种苗,用新的无病土苗床育苗;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实施高垄覆膜栽培,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收获结束后清除病株残体,翻晒土壤等。
(2)种子处理。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再用清水浸种后催芽播种。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5~7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