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症 状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背面长出黑色霉层。为20~24℃,高于30℃或低于15℃发病受到抑制。日平均气温在18~24℃、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迅速扩展。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
蛇瓜霜霉病
症 状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背面长出黑色霉层。
病 原 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蛇瓜霜霉病叶片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 田间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侵入。病害在田间发生的气温为16℃,适宜流行的气温
为20~24℃,高于30℃或低于15℃发病受到抑制。日平均气温在18~24℃、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迅速扩展。在湿度高、温度较低、通风不良时很易发生,且发展很快。
防治方法
(1)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施足底肥,合理追施氮、磷、钾肥,生长期不要过多追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687.5克/升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1 200倍液,或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40克/升精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69%代森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5~7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