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免耕马铃薯种出“世界新模式”

广西免耕马铃薯种出“世界新模式”

时间:2023-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测产,免耕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2564公斤,超过全国马铃薯平均亩产1000公斤左右的一倍半以上。免耕栽培马铃薯这一创新种植模式,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广西免耕马铃薯种出的“世界新模式”,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广西免耕马铃薯种出“世界新模式”

《广西日报》记者 唐广生

时下正是广西免耕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自治区组织有关专家组近日来到武鸣县双桥镇八桥村现场验收免耕马铃薯。经测产,免耕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2564公斤,超过全国马铃薯平均亩产1000公斤左右的一倍半以上。国内国际著名马铃薯专家孙慧生称:“广西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创新了我国马铃薯栽培新模式,也是世界新模式,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这一新的栽培模式补充到《中国马铃薯栽培学》书中。”

img242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如平说,免耕马铃薯种植模式可以简单地形容为“摆一摆、盖一盖、捡一捡”,就是播种时把种薯摆在地上,然后用8~10厘米厚的稻草覆盖,收获时翻开稻草捡起即可。这一创新种植模式,好处多多。

一是省劳力,抢季节。免耕栽培马铃薯改变了翻耕整地、挖穴下种、中耕除草和深翻挖薯等传统意义上“精耕细作”模式,比常规耕种省6至8个工时,节本降耗100元。同时,可以做到晚稻田收割一块,马铃薯随即种植一块,不影响次年水稻生产季节。

二是抗性强,产量高。据广西大学一项调查表明,免耕栽培马铃薯地表温度比常规耕种高3℃—5℃,在南方地区冬季低温天气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逆能力,加之通风透气好,有利于薯块形成和膨大,一般亩产比常规栽培高20%~40%。

三是品质优,卖价好。免耕栽培马铃薯收获无需使用农机具,不伤薯,且大小均匀、圆整,每公斤价格比常规种植提高0.2元左右,每亩可增收250元以上。

四是增地力,促环保。免耕栽培马铃薯所用的稻草及收获后的茎叶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促进稻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避免了过去火烧稻草薯叶的污染。

免耕栽培马铃薯这一创新种植模式,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群众高兴地说:“扒开稻草看一看,地上全是金蛋蛋。”“过去烧稻草,现在草是宝,用来种土豆,让你赚个够。”“免耕薯,大又圆,卖相好,赚大钱。”“摆一摆,摆出新技术;捡一捡,捡得好收成。”

据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介绍,2003年广西开始推广免耕栽培马铃薯,五年示范应用面积达302万亩,总产626525万公斤,新增产值143354.77万元,平均每亩新增纯收益557.59元,技术应用在全国遥遥领先。

广西免耕马铃薯种出的“世界新模式”,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外众多马铃薯专家以及宁夏、陕西、江西、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山东、吉林、内蒙古等10多个省区,纷纷组团前来参观考察;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现场观摩及产业发展研讨会去年移师南宁召开;国家农业部领导指示,要尽快在我国南方地区加快推广这一种植新模式。

背景链接:联大2005年12月通过决议,将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对马铃薯价值的认识,强调马铃薯对发展中国家数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所具有的至关重要作用,促进马铃薯的生产、加工、消费和贸易。

世界粮农组织表示,目前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大米、小麦和玉米,每年的产量超过3亿吨,世界上有148个国家栽培,有30多亿人在消费。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水资源短缺压力日益增加、大宗粮食作物比较效益降低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马铃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广西日报》2008年5月9日一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