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木薯产业大文章
《广西日报》记者 张华勇 谢萍萍 韦丽娇
踏入广西第一木薯种植大县——武鸣县农村,漫山遍野都是一片连着一片的碧绿木薯地。时近年末,该县的37万亩木薯即将迎来丰收。
武鸣县将木薯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精心培育,积极推动产业化生产,引导木薯加工企业走新型工业道路。目前,该县的木薯淀粉产量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木薯产业基地!
小木薯通大财路
由于武鸣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土地湿润,适宜木薯种植和生长,木薯一直是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经过多年的产业化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改进,木薯产业成为武鸣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推进力。
“没有参加过技术培训,我哪能种出那么大的木薯!”武鸣县宁武镇唐村15组的“木薯王”潘培斌乐呵呵地展示着他种的单株木薯,重量竟达59公斤。通过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依靠科技精耕细作,潘培斌种的40亩木薯每年纯收入达3万元。
为推广良种良法,武鸣县分别在太平、罗波、城东、宁武、陆翰、锣圩等镇建立5万亩的优良木薯示范区。依托于示范区,科技人员通过组织农民学习选种、整地、种植规格、田间管理,使农民掌握了地膜覆盖种植、桔秆粉碎堆沤还田、深耕深松、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通过示范推广,抓好各镇计划面积的落实,武鸣县木薯种植常年保持在37万亩左右。
以前,木薯秸秆均为焚烧处理,不仅费力而且极不安全。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不仅可以就地处理木薯秸秆,更能达到培肥地力、疏松土壤、增强作物根系的作用。2005年,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太平镇庆乐村的农民黄绍华率先买了一台粉碎机,将自家地里的木薯秸秆粉碎还田,当年每亩即实现增产5.72%。
今年初,罕见的冰冻灾害使木薯烂种现象严重,武鸣25万亩木薯缺乏薯种,木薯产业遭遇严峻考验。为力保支柱产业免遭重创,该县拿出10万元作为奖励调购种子的启动资金,组成40多个小分队外出联系购种,以每天800吨的速度从外地紧急调运薯种,终于力保“支柱产业”不废。
目前,武鸣县年生产鲜木薯83万吨,产值2.71亿元,平均亩产鲜薯2.25吨,农民种植一亩木薯可增收800~1000元左右,一座座代表着农民致富的“木薯楼”在武鸣农村争相建起。
武鸣品牌扬名世界
马上就是木薯收获的季节了,武鸣县的木薯加工企业也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忙碌。走进武鸣县安宁淀粉有限公司,厂房里各种庞大的加工机械显眼而气派。先后被评为“南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科技型企业”的安宁淀粉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木薯淀粉和变性淀粉的民营企业,也是武鸣县新型木薯加工企业的代表之一。“我们公司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生产8个变性淀粉系列产品,由于品质好、价格稳定,‘安宁’牌淀粉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安宁淀粉有限公司的老板刘族安说道。
随着武鸣县木薯产业的兴起,木薯淀粉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武鸣县审时度势,以建立广西最大的木薯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为目标,以新型工业为发展模式,以企业技术进步为突破口,大力开发高、精、尖的木薯深加工产品,提升工业产值。
至2008年,武鸣县有木薯加工企业33家,涵盖了木薯淀粉、变性淀粉、酒精等领域。2007/2008年榨季,全县生产原淀粉28.6万吨、变性淀粉2.1万吨、酒精5.5万吨,分别占广西木薯原淀粉、变性淀粉、酒精年总产量的49%、21%和27.5%,其中木薯原淀粉占到全国产量的34%。木薯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
加工技术的进步使武鸣木薯淀粉的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并创出安宁、宁泰、灵生、皇妃、红枫、恒星等10多个木薯淀粉品牌。一批高品质的木薯淀粉、酒精、乙醇燃料、变形淀粉产品畅销全国,甚至闯进国际市场。
山歌搭台,经贸唱戏。从2004年以来,武鸣县每年都在“三月三”歌圩期间,举办“广西木薯淀粉、酒精产品暨新技术交易洽谈会”,召开“木薯产业发展论坛”。几年来举办的洽谈会商品成交额达4.7亿多元,销往越南、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的木薯变性淀粉累计1.6万多吨,优质木薯酒精2万多吨。
在“循环”中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武鸣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力行木薯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
笔者在武鸣县采访时,见到几个农民正用拖拉机从一家淀粉厂中运出木薯渣,便上前问这些木薯渣有何用途,他们答:“养猪。”再问怎样养,他们说:“我们采用县里推广的木薯渣发酵养猪技术,制成的饲料成本低,猪吃了抗病能力强,比常规的养法多赚100多元呢。”
武鸣县为实现木薯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加大了对木薯酒精行业环境的污染监督整治力度,通过督促企业建设环保设施并且形成循环生产模式,不仅改变了木薯加工业污染环境的现象,木薯资源亦得到综合利用。
为了实现在2008年底木薯淀粉酒精加工企业“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有关要求,武鸣县要求木薯加工企业全部上环保设施——厌氧工程。全县33家企业投入巨资,按照要求建设生产废水厌氧处理工程,已通过检验并试运行生产。武鸣县木薯加工业的“三废”治理水平跃居全区乃至全国的前列。与此同时,该县全部木薯加工企业都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控。
环保工程的投入使用以及高密度的环保监控使木薯加工生产全部实现零排放,依托于完善的环保设施打造的“木薯—淀粉(酒精)—肥(饲)料—农产品”循环生产模式则实现了加工副产品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使工业、农业都能在“循环”中获得发展。
武鸣县皎龙酒精能源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装备的环保综合治理设施,利用厌氧发酵罐所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年发电500万千瓦时,可节约煤2万吨;木薯、酒精渣经处理、加工,可用作家畜饲料;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可用于灌溉木薯和桉树地;污泥可当作有机肥,用于种植,实现了木薯资源的全面利用。
“安装了环保设施以后,我们一天可以省60吨煤,而1吨煤的价格为300元左右。”皎龙酒精能源公司的总经理徐永生说,“此外,加工副产品又可以‘反哺’农业,既经济又环保。”
立足优势打造品牌,实现产业环保双发展。武鸣县做好木薯产业的大文章,也将更大地促进武鸣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广西日报》 2008年12月13日 要闻3版)
播种新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