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灌木林资源
灌木耗水量小,耐干旱、耐盐碱、耐高寒,具有很强的更新和自然修复能力,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在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灌木是重要的混交树种,发挥着重要的防护作用。在城乡绿化中,灌木对美化环境也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灌木林分布范围广阔,在乔木树种难以适应的高山、湿地、干旱、荒漠地区常能形成稳定的群落,灌木林的生态防护效益非常显著,尤其在我国目前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保护和发展灌木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贺兰山灌木林地面积为8 973.7 hm2,全部为国有天然的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
图4-17 特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构成
图4-18 灌木林各优势树种组面积构成
图4-19 灌木林盖度等级面积构成
1.灌木林各优势树种(组)面积结构
灌木林中,优势树种主要有四合木、柏类灌木和其他灌木。其中,四合木面积为306.9 hm2,占灌木林面积的3.4 %;柏类灌木面积为385.1 hm2,占灌木林面积的4.3%;其他灌木(主要是忍冬子、绣线菊等)面积为8 281.7 hm2,占灌木林面积的92.3% (图4-18)。
2.灌木林覆盖度等级面积结构
灌木林中,按覆盖度等级分,疏(覆盖度30%~49%)面积为8 148.8 hm2,占灌木林地面积的90.8%;中(覆盖度50%~69%)面积为671.3 hm2,占灌木林地面积的7.5%;密(覆盖度70%以上)面积为153.6 hm2,占灌木林地面积的1.7% (图4-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