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的滋生地。因此,预防鱼病必须从控制和消灭病原入手,彻底清塘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的重要措施。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万物积聚,淤泥增厚,污染加重(养殖中每经过一个食物链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未被利用的物质,以及大量使用鱼药造成渔业环境的自身污染)。长期养殖又不进行池塘清整,会使水质变坏,产生以下不良影响: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毒性物质含量超标,严重影响着鱼、虾、蟹健康养殖与生长;池塘底部拥有大量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极易引起鱼类发病;池塘底部积聚着大量残饵、粪便和死亡藻类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腐败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氧量,低溶氧会造成养殖的鱼、虾、蟹缺氧浮头,甚至死亡;池底淤泥是由生物尸体、残剩饵料、粪便、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有机物和泥土沉积物组成的,它们通过细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源源不断地在水中溶解和释放,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养分,但如果淤泥过多,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和硫醇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会影响鱼的健康和生长,造成池坡坍塌,淤泥增厚,池塘变浅,载水量下降,鱼类活动空间缩小,产量降低。因此,清整池塘十分重要。
在养殖动物并塘或养成动物捕捉后应及时清整池塘,当鱼种或成鱼出池后,排干池水,挖去池底过多淤泥(用泥浆泵吸去淤泥),清除的底泥用以修整堤埂滩脚或作为农田肥料,平整池底,并让池底自然冰冻、阳光暴晒。养殖池周围的淤泥,经1~2天风干后挖出,敷贴于池壁,经2~3天,敲打结实,消除其裂缝。经阳光暴晒,可以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和消灭病虫害,同时也便于清除池边滩脚的杂草,破坏寄生虫和水生昆虫的产卵场所。清整池塘的重要性还在于,清除过多的淤泥可以减少底泥的耗氧,有利于改善池塘环境,提高产量。
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水体环境,注意生产操作,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1.鱼塘要有专人负责放养、投饲、施肥和防病
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掌握“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避免鱼病发生,保证鱼类健康生长。鱼类容易患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等,虾、蟹的常见病有黑鳃病、烂肢病、甲壳病和纤毛虫病等,鳖的常见病有腐皮病、红脖子病、赤斑病、腮腺炎等。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把疾病控制在初始阶段。同时,要防止鸟类、鼠类、水蛇等自然敌害对于养殖动物的危害。
2.抓好饲料投喂
当水温升到10℃以上时,一般的水产养殖动物已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做好“四定”投饲。定质:要保证饲料新鲜、清洁,腐烂变质的不能投喂;定量: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水的肥瘦、鱼体大小和吃食情况,适量投饲,每次以鱼吃八成饱以上为度;定点:固定位置投饲,养成鱼类在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食台应设在投饲方便、向阳的塘边为好;定时:每天按固定的时间,分2~4次投喂,投喂间隔时间应保持在3小时以上。另外,饲料中添加水产用多维等,可增强抗病力,促进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
正确的投喂方法如下:
(1)准确估算投饲量:日投喂量=塘内的存鱼总量×投饵率。
计算时应注意,鱼塘内的存鱼总量不包括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不同鱼体大小,不同天气、水温下投饵率也不尽相同。按“八成饱”计算每天的总投饵量,“八成饱”时鱼类饲料利用率最高。
(2)在使用配合饲料前必须对鱼进行驯化:驯化前停食1~2天,驯化期5~7天。保持水质优良清新,有利于驯化。要坚持“四定”原则。在驯化期内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3)投喂饲料应坚持“四看”原则:即看天气、看水温、看水质、看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
3.抓好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应掌握:春季以“小水大肥”,夏季以“大水不肥”,秋季以“大水大肥”为原则。水质一般的要求为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得低于2毫克/升,pH值在7~8.5,氨氮总量不得高于0.6毫克/升,透明度在25~30厘米,不允许有硫化氢的存在。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氧换水,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即不要一次灌满水,应该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利于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天加水1次,逐步加深到适合养殖的正常水位。定期调节好水质,坚持看季节、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适时注入新水,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根据水色透明度灵活掌握,也可边注边排,平均注水可与预防浮头结合安排。
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肥”指池中浮游动植物较多,品种齐全;“活”指水色早晚有变化,具鞭毛藻类占优势;“嫩”指水质肥而不老,即优质优势藻类处于增长期;“爽”指水质清爽,浮游生物与悬浮有机物以外的悬浮物不多,透明度在25~40厘米。
正确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早晨开机,连绵阴雨天半夜开机,雨天白天不开机,傍晚不开机。浮头早开机,天气炎热开机的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的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
定期撒生石灰(生石灰一般用量为每667立方米20~25千克)与微生态制剂(使用生物制剂可以直接提供动物多种营养成分,增加动物体的免疫功能、抵御感染、产酶并有肥水作用),一般每1~2个月使用一次,轮流交叉使用,效果更佳。追施磷肥常用过磷酸钙(含磷16%~20%),每月施1~2次,每次用量为每667立方米5~6千克。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水质变化,及时采取培肥、加水、换水和增氧等措施,改善水体环境。
4.加强日常管理
每天早晨要巡塘1次,阴雨天气时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此时要加强巡塘,要多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情况和鱼塘有无浮头现象出现,若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入新水和开启增氧机增氧,浮头现象严重时结合抛撒增氧剂;鱼病流行季节、阴闷恶劣天气和暴雨后的早晨,更要勤巡塘,并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等情况,如发现死鱼要及时捞出,找出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及时对鱼塘更换、加注新鲜水;视鱼塘底质恶化情况,使用底净宁或施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
5.做好疾病的预防
应当执行“防重于治”和“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实施综合防治。选择优质、体健的鱼种,以增强抗病能力。坚持“四定”投喂,防止鱼体受伤,注意生态防病,保持水质良好,预防水质恶化和低溶氧综合征,改善鱼的生活环境,实施水质调控综合技术,预防浮头、泛塘现象。采用药物预防,消灭病原体,如彻底清塘、用生石灰消毒,鱼种消毒,食场、食台消毒,渔用工具消毒,投喂药饵等。鱼类易发病的季节,若忽视预防极易诱发鱼病。主要易暴发及流行的鱼类疾病是腐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黏孢子虫病等。重点应做好细菌性、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要普遍用药,一次彻底预防。具体来讲,第一天可使用杀虫剂杀灭体表寄生虫(按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第二天每667立方米再使用生石灰(也可使用二氧化氯100克或二溴海因200克)进行泼洒消毒,按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还可在饲料中添加内服药。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自然水体有合理的动态生态系统,具备自净能力。养殖水体由于经济生物的投放,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亟须干预调整,以使水体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人工环境的动态生态系统更易遭到破坏。因此,养鱼要先养水。
1.影响水质的因素
影响水质的五项指标为: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影响水质的生物因素有:藻类、原生动物、细菌、虫卵。影响水质的环境因素有:天气、药物、水源、底质。
(1)溶氧:造成溶氧缺乏的因素有:高温、养殖密度过大、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无机物(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氧化作用、浮游生物不平衡。
引起鱼类浮头的原因包括:上、下水层温差产生急剧对流;水质过肥或败坏;光合作用不强;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氨氮、亚硝酸盐过高抑制鱼类呼吸;鱼类呼吸器官病变。
增氧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晴天中午、后半夜、阴雨天气经常开增氧机;经常定期泼洒葡萄糖、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使用粒粒氧或底质改良剂等来改良底质;有效控制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
(2)pH值:淡水养殖pH值应保持在6.5~8.5,最佳生长值是7.5~8.2。pH值决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如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由于pH值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毒性。pH值决定着一些藻类的繁殖,影响藻类的很多生物过程。酸性水中(pH值低于6.5)可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性缺氧,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出现鱼浮头。pH值过高则直接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
pH值对水质的影响表现在: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使有机物不易分解。pH值高于8时,大量的离子铵转化为有毒的分子氨;pH值低于6时,水中90%的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增加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调节水体pH值:水体偏酸时可用生石灰20克/米3或小苏打3~5克/米3全池遍洒;水体偏碱时可通过用降碱灵、碱消 (降碱酶)、醋精、乳酸菌或进行杀藻处理。
(3)氨氮:当水环境的氨氮增加时,大多数鱼类氨的排出量减少,因而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这样对动物的细胞、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在碱性条件下,离子氨大量转化成分子氨时,鱼类会发生急性中毒。
氨氮过高对鱼的影响表现在:水环境中氨浓度增加造成鱼类排氨困难,鱼类可能首先减少或者停止摄食以减少代谢氨的产生;水环境中高浓度的氨增加了鱼类对水的渗透性,从而降低体内的离子浓度,淡水生物是高渗透压的,排尿量增加会超过肾脏的吸着能力,而引起氯化钠、葡萄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耗;氨能严重损害鱼的鳃组织,降低鳃血液吸收和输送氧的能力,由于血液的pH值较低,增加了氧的消耗,破坏了红细胞和造血器官;氨的致死、半致死浓度可引起各种鱼类的肾、肝、脾、甲状腺和血液组织变化,鱼类长期生活在含氨的环境中,可引起死亡。
(4)亚硝酸盐: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亚硝酸盐的毒性机制: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是影响氧的运输和重要化合物的氧化以及损坏组织器官。血液中亚硝酸盐的增加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三价铁血红蛋白(氧化型血红蛋白)没有运输氧的能力。亚硝酸盐还可引起小血管平滑肌松弛而导致血液淤积。此外,亚硝酸盐可以氧化其他重要化合物。
(5)硫化氢:水产养殖中硫化氢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一般在酸性条件下,硫化物大部分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夏季在精养鱼池底部容易出现缺氧状态,池底有机物经厌氧分解会产生较多的有机酸,使pH值降低,具备了产生硫化氢的条件,此时硫化物大多变成硫化氢。当水中溶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
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是与血红素中二价铁化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另外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它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对其他水生生物也是如此,因此鱼池中是不允许有硫化氢存在的。
(6)解决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毒害的办法:保持充足的溶氧,避免亚还原性物质的形成;培养优良的藻相,转化吸收多余的养分;补充有益细菌,分解利用亚还原性物质;改良底质,转化有机底泥;泼洒吸附、絮凝、沉淀、解毒等产品。
2.水质快速检测
水质快速测定可采用简便式水质快速分析盒。这种水质快速分析盒有5种,可以分别进行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硫化氢等5种常见水质指标的测定,具有携带方便、精确度高、测定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经常使用水质分析盒测定鱼池水质,能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情况,为施肥、投饵、用药提供参考,减少日常管理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pH值分析盒:pH值就是酸碱度的具体表示。pH值分析盒的测定范围为6.4~9.6,因变色剂原因,pH值测定分为6.4~8.0及8.0~9.6两部分。
pH值在6.4~8.0时的测定:先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再取水至管的刻度线,向试管中加pH测定液〈1〉5滴摇匀。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置张开的手掌处背光。与标准色卡自上而下目视比色,与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是水样的pH值。
pH值在8.0~9.6时的测定:先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再取水至管的刻度线,向试管中加pH测定液〈2〉5滴,摇匀。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背光。与标准色卡自上而下目视比色,与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水样的pH值。
注意事项:①若水样混浊可以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再按上述方法测定。②养殖水体的pH值适宜范围为6.5~8.5,最适范围为7.5~8.2。③水样取法:用干净的塑料、玻璃瓶(非药瓶、酒瓶)或直接用试管,反复用池水冲洗后,在离岸1米的水下50厘米左右处取水样,并在水面下盖好瓶塞。
(2)氨氮分析盒:氨氮测定: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然后取水样至试管刻度线(若水样需过滤,先加几点稀酸)。往管中加试剂氨氮〈1〉5滴,盖上管塞摇匀;打开管塞再加试剂氨氮〈2〉5滴,盖上管塞摇匀放置10分钟。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置张开的手掌处背光。与标准色卡自上而下目视比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水样氨氮的含量(以氮计,毫克/升)。
取水方法:①若取底层水样,取样后静置数分钟,待水样澄清后,取上层清液测定。②若加入试剂后立即出现混浊应弃掉,将水样过滤后再测定。③养殖水体氨的含量应小于0.02毫克/升。④一般水样可用干净的塑料或玻璃瓶(非药瓶、酒瓶),也可直接用试管,反复用池水冲洗后,在离岸1米的水下50厘米左右处采取,并在水面下盖好瓶塞。
(3)亚硝酸盐分析盒:亚硝酸盐的测定: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然后取水样至试管刻度线。向管中加入一塑料勺亚硝酸盐试剂,摇动使其溶解。10分钟后,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置张开的手掌处背光。自上而下与标准色卡目视比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水样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氮计,毫克/升)。
注意事项:①若水样混浊应过滤后再进行取样。②若亚硝酸盐含量超过色卡所指色标,可用不含亚硝酸盐的水(蒸馏水)稀释一定倍数,再按上述方法测定。③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应小于0.2毫克/升。④水样可用干净的塑料或玻璃瓶(非药瓶、酒瓶)或直接用试管,反复用池水冲洗后,在离岸1米的水下50厘米左右处采取,并在水面下盖好瓶塞。
3.一般的水质观察与调控方法
水质“四看”:看水色,看是否有水华,看下风处油膜,看水色变化。
(1)优良水色:优良水色一般为以下几种。
1)棕色、红棕色、茶色水:这种水色的水质“肥、活、浓”。水中的藻类以硅藻为主,如三角褐指藻、等边金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圆筛藻等,这些藻类都是养殖对象苗期的优质饵料。该水色是养殖各种经济水产动物的最佳水色。但此类水色持久性较差,一般保持10~15天就会逐渐转成黄绿色。生活在这种水色的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洁,摄食和消化吸收好,生长速度快。使用含符合生物生长规律的氮磷比和其他活性营养因子的制剂产品可以培育出此种水色。
2)黄绿色水:此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黄绿色水兼备了硅藻和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使用有益藻冻干粉搭配适宜其生长的专性营养因子或者含适宜藻细胞吸收的氨基酸类制剂产品可培育出此种水色。
3)淡绿色、翠绿色水:该色水质嫩绿、清爽,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肥度适中,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如扁藻、小球藻、巴夫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是养殖各种经济动物较好的水色。一般绿藻水相对稳定。使用含有利于单胞藻吸收的氨基酸类和适宜植物生长的氮、磷等其他活性营养元素的制剂,同时辅以控制水体氨氮含量的制剂,可培育出此种水色。
4)浓绿色水:这种水色看上去很浓,透明度较低。一般老池塘较易出现这种水色。水中的藻类以扁藻为主,而且水中的浮游动物丰富。水质较肥,保持时间较长,一般不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不良或危险水色:不良或危险水色一般为以下几种。
1)蓝绿色、灰绿色水:蓝绿色、灰绿色水体以微囊藻等有害蓝藻为主。水中蓝绿藻或者微囊藻大量繁殖,水质浓浊,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能清楚地看见水体中有颗粒状结团的藻类,晚上和早上沉于水底,太阳出来就上升至水体中上层。这种情况在土塘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养殖对象在这种水体中还可以持续存活一段时间,一旦天气骤变,水质就会急剧恶化,造成蓝绿藻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很可能造成养殖对象的大规模死亡。
解决措施:使用杀藻剂杀灭部分蓝藻,每日泼洒的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4,并且要注意增氧;使用水质调节剂和解毒剂,解除毒素对鱼类的危害和降低水体的氨氮;全池泼洒特定促生长因子,配合有益藻种,促进有益单胞藻的生长,抑制蓝藻的生长;待池中蓝藻数量减少,水体透明度变大后,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产品,同时施用肥水产品。
2)绛红色、黑褐色水:一般在高位池碱度较高的区域出现,由水中大量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造成。主要含鞭毛藻、裸甲藻等。这种水色主要是前期水色太浓,长期投料过量或投喂劣质饲料,造成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为原生动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随着大量有益藻类的死亡失去优势种群,有害藻类成为藻相中的主体,决定水色的显相。而有害藻类能分泌出某些毒素造成养殖对象的长期慢性中毒直至死亡。这种水质“浓、浊、死”,增氧机打起来的水花呈黑红色,水黏滑,并有腥臭味,水面因增氧机打起的泡沫基本不散去。
解决措施:如中间排污系统加大排污能力,每天至少排出总水体20%以上的量,并补充新鲜的水源,使整个水体逐渐恢复活性;使用底改类药物,要求其具有抑制藻类繁殖和解毒的功能,且净水能力强,一般使用后第二天水体的透明度会提高20~30厘米;晚上可泼洒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类的营养制剂缓解养殖对象的中毒症状,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因换水造成应激的能力;大剂量泼洒光合细菌。
3)白浊色或乳白色:若是由于病毒病引发的“转水”,水色整日无变化。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纤毛虫、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过量繁殖,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全部吃光,呈现出雾状的乳白色水色。原生动物会在一定的时间上下浮动,使水色发生变化。
解决措施:一是多次使用能够持久增氧的产品,另外要全天开动增氧机;二是泼洒药物抑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繁殖,同时注意调节水质;三是全池泼洒含有适合有益藻生长的氮磷以及其他微量营养因子的制剂,并辅以有益藻藻种,促进有益单胞藻的快速生长,保证一次肥水成功。
4)泥浊水:该类水一般发生在土塘,因放养密度过高,中后期出现整个水体的混浊,增氧机周围出现大量的泥浆,特别是使用涡轮增氧机增氧的最明显。此水体中一般含有丰富的藻类品种,主要以硅藻、绿藻为主。由于养殖对象的密度过高,水体中泥浆的沉降作用,使水体中的藻类很难大量繁殖起来,进而出现优良的藻相水色。在养殖中后期,亚硝酸盐普遍偏高,pH值偏低,调水难度较大,养殖风险相当大。
解决措施:全池泼洒絮凝沉降类产品(如解毒养水宝、醒水素、绿水灵、高铁爽水快、排毒养水宝、解毒诱食灵),第二天泼洒肥水产品和有益菌;也可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强氯精连续两天,3日后肥水。
5)澄清水:一般在早春气温低、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现。部分地区使用地下水来提升水位,但是地下水重金属含量高、氨氮高,造成前期肥水难度很大。一旦澄清水持续5~8天,很可能造成底栖硅藻大量繁殖,吸收水体中的肥料,进一步提高肥水的难度。高位池由于池底没有任何肥性,早春很难肥水。
解决措施: 全池泼洒富含调节生物体免疫系统活力的免疫调节因子、易吸收、不造成肝胆负担的制剂,降低毒素,保护幼体,同时降低肥水难度;针对长出底藻的澄清水,先灭藻,再快速肥水;针对因浮游动物造成的水体变清,勿盲目进行肥水,如果水体中的氨氮偏高,再向水体施肥会造成水体中的氨氮进一步升高而造成养殖对象中毒,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随着藻类的减少,浮游动物因缺少食物逐渐淘汰。随着养殖对象的长大,会捕食大量的浮游动物,水体的水色会慢慢恢复,此时适量的施肥水色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这种澄清水一般不会影响养殖对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大多数鱼病的发生,都是由病原体的传染或侵袭引起。因此,预防鱼病必须从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入手。虽然鱼类都是在水中感染病原体,但病原体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水源、饵料、各种动物、工具及鱼本身带入池塘。因此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在饲养过程中采取药物预防十分重要。
1.鱼种消毒
清塘消毒过的池塘,若放养不经消毒处理的鱼种,就把病原体带进去,一遇条件适宜便大量繁殖而引起发病。因此从“以防为主”出发,切断传染途径,在苗种分塘换池,大水面放养前,都应该进行鱼体消毒,预防鱼病的发生。在鱼体消毒前,应认真做好鱼体病原体的检查工作,从病原体的不同种类,分别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鱼体消毒处理,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鱼体消毒采用药物浸洗法:
(1)漂白粉消毒:用10~20克/米3的漂白粉(含有效氯30%)水溶液浸洗鱼种。消毒的时间视水温高低、鱼的游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10分钟左右。漂白粉浸洗消毒能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
(2)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消毒:每立方米用漂白粉10克和硫酸铜8克,分别溶解后再混合,浸洗20~30分钟(水温10~20℃),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
(3)高锰酸钾消毒:浸洗浓度为20克/米3,视水温和鱼的耐受程度,浸洗10~20分钟。防治猫头鳋病、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2.饵料消毒
病原体往往能随饵料带入,因此投放的饵料必须洁净、新鲜,最好能经过消毒。植物性饵料可用6克/米3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动物性饵料采用活的或新鲜的,洗净即可。肥料每500千克加120克漂白粉,消毒处理后投放入池。
3.食场消毒
除了经常注意投饵量和每天清洗食场外,在鱼病流行季节进行食场消毒,是一种有效的防病措施。常用的消毒药物有两种:
(1)漂白粉消毒法:用漂白粉对食场消毒可用挂篓或洒药的方法。
(2)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消毒法:为了预防寄生虫病,在发病季节定期在食场悬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比例是5∶2)的布袋。洒药法是药品加水溶解后泼洒在池塘边和食场水面。
4.工具消毒
养鱼用的工具常常是鱼病传播的媒介,特别是在发病鱼池使用过的工具,未经消毒处理就在其他鱼池使用,常将病原体带入其他鱼池,使该鱼池有暴发鱼病的危险。因此,在发病鱼池使用地的网具、鱼筛、木桶等,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大型工具每次用完后应在阳光下晒干后再用;小型工具消毒可用硫酸铜10克/米3或高锰酸钾20 克/米3浸泡10分钟以上。
5.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大多数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数鱼病常在4~10月这段时间流行。因此,掌握鱼病的发生规律,针对不同疾病的发生季节,在鱼病发生前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对控制鱼病的发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1)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体外鱼病的预防,主要采用全池遍洒法。预防体表细菌性疾病,常用漂白粉,用量为1克/米3,每隔15天左右泼洒一次,可预防烂鳃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等;也可用生石灰化水泼洒,每667立方米用生石灰10~15千克,不但可防治鱼病,还有改良水质的作用。预防体外寄生虫病,如车轮虫、隐鞭虫、中华鳋、斜管虫等病,可每月泼洒一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用药量为0.7克/米3。对单殖类吸虫或寄生甲壳动物,如锚头鳋、指环虫、三代虫等,可每半月或一月泼洒一次敌百虫,用药量为0.2~0.5克/米3。
(2)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主要采取内服法。方法是根据养殖鱼类患病情况,将不同的药物加入配合饲料中投喂。但应注意,药饵的投喂量,应比平时正常投喂量略少,以保证药饵能全部被采食。同时,在投喂药饵时,应比较慢地投喂,尽量均匀地将药饵撒向鱼群,使所有的鱼均有抢食药饵的机会。
对细菌性鱼病的预防,可用土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用法用量为:土霉素2~10毫克/千克体重,拌饲投喂,连喂3~5天;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均为5~15毫克/千克体重,拌饲投喂,连喂3~5天。
在肠炎病流行前半个月或暴风雨之后,可投喂诺氟沙星或氧氟沙星预防肠炎。用药量为:诺氟沙星30毫克/千克体重,拌饲投喂,连喂3~5天;氧氟沙星10毫克/千克体重,拌饲投喂,连喂3~5天。鲤鱼、草鱼每次可只投喂药饵,不必再投喂其他饲料;青鱼在投喂药饵前,先喂45%~50%未加药的饵料,然后再投药饵,这样既可保证青鱼吃饱,又可保证吃到药饵。
用大蒜制成药饵,先将大蒜去皮,按3%~5%的比例加入饲料原料中一并粉碎,制成药饵,对预防细菌性烂鳃病和肠炎病也有一定效果。
6.生态防病
鱼生活的水环境既包括鱼生活所必需的饵料、溶氧、一定的水温、水质等,同时也含有对鱼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水生生物。当鱼、环境(理化因子变化等)、致病病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鱼在水中能正常地生活。如果失去了某一方面的平衡,鱼类就可能发病。
从总体上讲,病原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疾病的基本特征,在鱼病的发生中起着主要作用。然而,环境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诱发鱼类疾病的重要条件。由于鱼、环境、病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所以保持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或创造有利于鱼类生长的生态因子,将能达到预防或减少鱼类发病的可能性,这就是生态防病。
池塘养鱼并不是产量越高效益越好,而是如何找到产量和效益的最佳契合点,也就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最佳的放养量和放养密度。既要有较高的产量,又要使水中的饵料、溶氧等保持在水体的负载力之内,这样才能获得产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水库和湖泊开展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当养殖规模较大时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即第一、二年鱼病发生相应较少,随着养殖时间的延续,鱼病的发生大大增加。这也可以说明生态防病的重要性。当刚开始进行网箱养鱼的第一、二年,水库、湖泊的水质较好,环境条件较优越,病原体的危害相应较少,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加上一些地方养殖规模失控,有机物大量沉积等造成水质的逐步恶化,水环境的变化更加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常常导致暴发性鱼病的发生和缺氧死鱼。因此,网箱养鱼要保持健康和长久发展,一要注意规模的总量控制(通常根据生产水平、年库水交换次数等,控制在400~1 000亩水面投放一亩网箱);二要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在一个地方养殖一段时间后要换一个地方,这样既有利于鱼体处于较好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原养殖区域鱼类排泄的粪便等有机物的自然分解。
在稻田养鱼的发展中,利用稻田中的杂草可作为草鱼种的饵料,而鱼排出的粪便又可作为水稻的肥料。这种稻鱼共生的环境,不仅可使每亩稻谷增收10%左右,还可获得10~15厘米的鱼种300~500尾。在这种稻田环境中,饵料新鲜、充足,水稻的吸收等减少了水体中有机质含量,使水体水质清新、溶氧量较稳定,形成了有利于草鱼生活的有利生态环境条件,加上放养密度大大低于池塘养殖,因此,草鱼在养殖过程中,流行病基本上很少发生。据测算,稻田环境中,单位水体中的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两属的细菌总量只有池塘水的一半,这就大大减少了鱼类受感染的可能性。稻田中草鱼感染车轮虫等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也均比池塘的草鱼低,而且感染的机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鱼体的增长而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