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薄层色谱检查
一、概念
系将供试品溶液点样于薄层板上,经展开、检视后所得的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于药品的鉴别或杂质的检查。
二、技术依据及原理
薄层色谱鉴别法系将适宜的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玻璃板上,呈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在同板上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于进行兽药的鉴别的方法。
三、仪器与材料
1.玻板
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沾附水珠,晾干。
2.固定相或载体
最常用的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另外还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铝、氧化铝G、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F254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薄层涂布,一般可分无黏合剂和含黏合剂两种,前者系将固定相直接涂布于玻板上,后者系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黏合剂,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4·2H2O140℃加热4h),混匀后加水适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5%~0.7%)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板上。也有含一定固定相或缓冲液的薄层。
3.点样器
微量进样器。还可以选用点样设备,如半自动或自动点样器。
4.展开室
应使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玻璃缸,并有严密的盖子,除另有规定外,底部应平整光滑,应便于观察。
四、操作方法
1.薄层板制备
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如硅胶)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同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在玻板上,倾斜玻板并使其充满整块玻板,轻轻振动使涂布均匀(厚度为0.2~0.5mm),将涂好薄层的玻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可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检视,表面应均匀、平整、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在110℃烘30min,冷却后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可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0.2%~0.7%)代替水。取羧甲基纤维素钠适量,加水100ml,加热煮沸,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一定时间,取上清液使用。也可选用商品预制板。
2.点样
除另有规定外,用点样器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1.0~2.0cm,样点直径为2~4mm,点间距离为1.5~2.0c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可用在薄层板的两边各刮去约5mm吸附剂的方法,防止边缘效应。
3.展开
展开缸如需预先用展开剂饱和,可在缸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并在壁上贴2条高、宽与缸一样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缸顶的盖,使系统平衡或按正文规定操作。
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的展开剂中,浸入的展开剂的深度为距薄层底0.05~0.1cm(切勿将样点浸入展开剂中),密封缸盖,待展开至规定距离(一般为10~15cm),取出薄层板,晾干,检视。
4.显色
按规定显色方法操作。
喷洒显色剂后,如需加热显色应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
5.色谱的检视
按规定方法进行检视,将供试品色谱与标准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进行比较。
五、记录
试验日期。
供试品及标准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的名称、来源及批号,供试品溶液及标准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浓度。
薄层板吸附剂类型。
点样量(μl)。
展开剂系统。
展开时的室温和相对湿度。
显色方法。
检视结果。应说明供试品色谱中的主斑点与标准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是否一致。
绘制薄层色谱图。
六、结果判定
根据检视结果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