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桐庐县自然条件与农业概况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一、地理位置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水系中游,介于北纬29°35′~30°05′和东经119°11′~119°58′之间,东接富阳市、诸暨市,南连浦江县、建德市,西邻淳安县,北靠临安市、富阳市。全境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7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林地面积占77.3%,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县份。
二、历史沿革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析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县治今县城西南古城里,属吴郡。隋开皇九年(589),桐庐县并入钱唐县,仁寿二年(602)复置桐庐县,县治移今俞赵、沙湾、古城一带,次年改属睦州。唐武德四年(621),于桐庐县置严州,为州治所,州与县治同域,并析县西北境7乡置分水县。武德七年(624)废严州,分水并入桐庐,仍属睦州。唐贞观二十年(646),县治迁今旧县。武周如意元年(692),复析分水区划置武盛县,自此,县境一分为二长达1266年。神龙元年(705),武盛县复名分水县。开元二十六年(738),桐庐县治迁江口,属睦州。宝应元年(762),析分水县西部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复并入分水县,属睦州,此后桐庐、分水二县分治格局未变。光化三年(900),改属杭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还属睦州,宣和三年(1121)改属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建德府。至元十四年(1277)属建德路,至正十八年(1358)属建安府。明洪武八年(1375)属严州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改省直辖。3年(1914)设道,属金华道。16年(1927)废道,又改省直辖。24年(1935)属第四行政督察区,29年(1940)属第一行政督察区,32年(1943)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36年(1947)改省直辖,次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30日,分水县解放,5月6日,桐庐县解放,皆属建德专区。1950年4月3日,属临安专区。1953年1月21日,改属金华专区。1955年3 月12日,复属建德专署。1958年11月21日,分水、新登两县并入桐庐县,12 月12日,划属金华专区。1960年8月15日,富阳县并入桐庐县,改属杭州。1961年12月30日,析原富阳、新登县辖地及分水县的贤德公社区域复置富阳县。桐庐县原不设区公所,县境分为桐君、分水、横村、窄溪4片,下辖桐庐、分水、富春江、窄溪、横村5镇和32乡。1992年5月,调整为12镇14乡。1993年1月4日,旧县乡设镇。1995年8月14日,三合镇并入桐庐镇。2001 年8月31日,方埠镇并入横村镇,洋洲乡并入桐庐镇。2004年4月20日,将原来的11乡12镇调整为4乡7镇2街道。2005年1月,全县行政村经调整合并,由原408个合并为186个。2010年12月,撤销桐君街道,以富春江为界,江北设立桐君街道,江南设立城南街道;撤销凤川镇,设立凤川街道。
三、行政区划与人口
桐庐县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15个社区、4个居民区和183个行政村。乡镇街道有:桐君街道、旧县街道、城南街道、凤川街道、富春江镇、横村镇、分水镇、百江镇、瑶琳镇、江南镇、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莪山畲族乡(见彩图1)。
2011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0.4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2人。该县居民以汉族为主,有畲、苗、土家、侗、蒙古、壮、满、回、藏、布依、高山、维吾尔、俄罗斯、瑶、白、佤、仫佬17个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28.00万人,非农业人口12.47万人;男性20.36万人,占总人口50.3%,女性20.11万人,占总人口49.7%。人口性别比(女性=100)为101.2%。
全县各镇(乡、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人口数等详见表1-1。
表1-1 桐庐县2011年各镇(乡、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人口
续表
第二节 自然条件
一、地貌
桐庐县属于浙西低山丘陵区,县境四周群山耸峙,分布有龙门山、昱岭山、天目山三条山脉,龙门山高耸在县境之东南,天目山延伸于北部之边缘,昱岭山盘亘百里雄居半县,中部为纵贯南北的富春江和西北流向东南的分水江形成的狭小河谷平原。全县东南部山势最高,西北部其次,总趋势由县界向富春江、分水江沿岸倾斜。
全县大致可分为东南部中低山丘陵区、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北部低山丘陵区、富春江沿岸平原区和分水江河谷平原区五个地貌区。东南部山势峻峭,为中低山丘陵区,全县最高峰龙门山脉主峰——观音尖就坐落于此,海拔1246.5米;西南部山势高峻,是昱岭山脉延伸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北部山势低,坡度缓和,为低山丘陵区,是天目山脉延伸部分;中部富春江、分水江两侧,多为河谷平原,分为富春江沿岸平原区和分水江河谷平原区。
县境纬度仅半度之差,无纬向分异特征,但地貌类型齐全,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个层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全县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226.1万亩,占总面积的81.7%,500~1000米的低山49.4万亩,占17.9%,1000米以上的中低山1.2万亩,仅占0.4%。全县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在全县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86.3%,平原、水域占13.7%。
全县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堆积地貌、侵蚀剥蚀地貌、侵蚀溶蚀地貌和侵蚀剥蚀构造地貌等。堆积地貌包括河谷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洪积平原;侵蚀剥蚀地貌包括侵蚀阶地,以砂岩、砂质页岩、泥岩为主的高丘;侵蚀溶蚀地貌包括岩溶发育的石灰岩褶皱低山丘陵、岩溶发育的微弱的不纯灰岩褶皱低山;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包括侵入岩、火山岩断块中低山,以石英岩、砂砾岩为主的褶皱低山。
二、地质
桐庐县全境区域构造位于钱塘江复向斜中部,地层发育较齐全,岩浆构造活动亦较强烈,基岩出露良好。境内出露地层,从晚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所见。地质构造以萧山—球川(龙门山)断裂为界,分东、西两个迥异的构造区。断裂以东为富春江镇芦茨、凤川街道三源及新合乡所辖的龙门山区。区内为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所覆盖,褶皱不明显,断层较发育,有北东、北西和东西向3组,以北东向断层为主,规模较大,且以正断层居多。断裂以西地区为古生界(部分元古界)地层所组成的线状褶皱带,构成北东向大型复向斜,在分水镇怡合、钟山乡歌舞—瑶琳镇高翔一线为中生代陆相火山碎屑、杂岩组成宽缓褶皱上叠。
本县境内出露的地层除缺失三叠系、侏罗系中—下统、白垩系、第三系外,从古生界到第四系均较完整。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等地层。岩石主要有浅变质岩、砂页岩、硅质页岩、碳质页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紫红色砂泥岩、凝灰岩、凝灰质砂泥岩和第四系冲积、洪积及坡积物等。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西部,岩性为海相碳酸盐和碎屑沉积岩;中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及中部,岩性为陆相火山碎屑岩,岩相变化较大,侵入岩主要是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第四系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包括Q2、Q3、Q4),但面积不大,主要分布在富春江、分水江两岸及阶地中,其次在山麓和山坡地带,成因类型为冲积、洪积、坡积及冲积洪积。
三、气候
桐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据县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16.6℃;1月份平均温度4.3℃,极端最低温-9.5℃;7月份平均温度28.9℃,极端高温41.7℃;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时间239天,全年大于10℃的总积温5262℃;无霜期252天,年降雨量1462毫米;年日照数1991.4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5%;年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08.5千卡。
从山地气候来看,不仅受地理纬度的影响,主要还受海拔、山体坡向及水系的制约。桐庐县地理纬度南北之差仅半度,但由于两江居中,四周环山,给地方性气候带来了显著影响,从而构成了全县山地许多小气候环境。综合全县光热资源,对农业的关系有以下三大特点:(1)上半年雨热同步,下半年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2)气候地域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发展多种经营;(3)农业气象灾害较多,主要有暴雨、旱灾、低温、雪灾等,特别是旱灾和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四、水系
桐庐境内水系发达(见彩图2),主要河流有富春江、分水江、壶源江及其较大支流31条,山涧溪流百余条,多呈山溪性特征,源于峡谷山地,均属于钱塘江水系,径流量大。富春江、分水江、壶源江三条河流总流域面积累计2930.79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325亿立方米。
富春江位于钱塘江中游,多年平均流量每秒952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00.35亿立方米。富春江大坝以下水位受富春江发电厂发电下泄流量及潮汐影响十分明显,受潮汐影响水位涨落差在0.5米至2米之间,富春江洪水期一般集中在5月至7月,近年最大流量曾达每秒1.8万立方米(1997年),枯水期则一般出现在8月至10月份。其主要支流包括:芦茨溪、双溪、剪溪、龙潭溪、大源溪等。
分水江源出安徽省绩溪县荆乡的山云岭,东北流入浙江省临安市,从於潜进入桐庐县境内,至印渚右纳后溪,至分水下游2000米右纳前溪,经瑶琳、横村至桐庐县城北注入富春江。干流长164.2千米,流域面积3444.3平方千米。分水江近年来河床抬高较为明显,严重影响通航能力。
壶源江在本县东南地区,仅过境一角。源出浦江县,于瓦檐山东入本县新合乡,曲折北流至雅坊出境至诸暨市,折又于富阳市清江口汇入富春江。境内流长10千米,控制面积为76.49平方千米,有支流旧庄溪于仁村汇入。
五、生物
桐庐县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为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常绿阔叶林是本县典型的植被型。由于受长期人为活动影响,完整的自然植被已剩不多,形成了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混合型。在海拔150米以下,以马尾松次生林自然植被和果木、茶桑人工植被及农作物植被为主。在海拔150~800米,主要为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纯林或混交林以及壳斗科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自然植被,还有山核桃、油茶、板栗、茶叶等经济林木和毛竹等人工植被。800米以上由黄山松、短柄木包、化香等组成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及草、灌丛植被。
桐庐县地形复杂,形成的许多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的气候环境,构成了多层次、多结构的森林生态,孕育了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县已鉴定的植物种类共1149种,隶属于157科,其中蕨类植物20科39种,裸子植物8科49种,被子植物129科1061种(其中木本植物664种)。全县有珍稀树种9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7种。全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调查:哺乳类有8目17科39种,鸟类有12目24科81种,蛇类有3科14种,鱼类有14目26科113种,昆虫有16目93科873种。列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6种,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5种。
六、土地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范围的地段,包含垂直于它上下的生物圈的所有属性,是由近地表气候、地貌、表层地质、水文、土壤、动植物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质系统。土地总面积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陆地总面积,包括内陆水面和沿海滩涂,不包括领海。桐庐县土地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土地。根据桐庐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桐庐县共有农用地面积249.0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6.86万亩(水田26.85万亩,旱地10.01万亩),园地面积14.48万亩(果园8.72万亩,茶园3.84万亩,其他园地1.92万亩),林地面积196.22万亩,其他农用地1.53万亩。
七、土壤
土壤是指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等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自然体。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表层、地上层和地下层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
(一)土壤分类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发生规律系统地认识土壤,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来划分土壤类别,赋予每一个土壤类别以合适的名称并根据土壤属性的差异进行分级编排,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多级系统。土壤分类是建立土壤肥料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改良和培肥土壤,都离不开土壤分类。
由于桐庐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分类是按当时的全国和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的土壤分类进行的,以后全国和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对土壤分类进行了多次修订,为了和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土壤分类接轨,本书根据1994年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所编著的《浙江土壤》一书中浙江省土壤分类及最新国家标准《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2009),对1987年桐庐县土壤普查办公室所编的《桐庐土壤》中桐庐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分类表进行了修订,将桐庐县土壤分为红壤、黄壤、石灰岩土、紫色土、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7个土类,12个亚类,23个土属,30个土种(见表1-2、彩图3)。
与《桐庐土壤》中的土壤分类表相比,增加了粗骨土类(即原红壤中侵蚀型红壤亚类和原黄壤中侵蚀型黄壤亚类);将岩性土分为石灰岩土和紫色土2个土类。潮土中潮土亚类改为灰潮土亚类。水稻土增加了1个亚类——淹育水稻土亚类,加上原有的渗育、潴育、潜育水稻土3个亚类,共有4个亚类。
表1-2 桐庐县土壤分类表
续表
续表
(二)土类简介
1.红壤
红壤是本县分布最广泛的土壤类型,在亚热带的生物气候作用下,由于受高温多雨和干湿交替的影响,表层生物富集加剧;土壤中原生矿物被彻底分解,钾、钠、钙、镁等盐基离子和硅酸盐遭到强烈的淋洗,养分含量低,强酸性,盐基饱和度较低,形成红色的铁铝氧化物残余积聚层[B],即土壤发生了脱硅富铁铝化过程,剖面构型为A—[B]—C(母质层)。
红壤土类分为典型红壤和黄红壤两个亚类。其中,典型红壤亚类主要分布于富春江、分水江两岸的低丘平缓阶地上;黄红壤亚类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亚类,广泛分布于海拔650米以下低山丘陵区。
2.黄壤
由于黄壤处于海拔600~6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与山下的红壤相比,雾日多而日照少,雨量多且湿度大,土壤中游离氧化铁在水化作用下形成铁的含水氧化物,如针铁矿、褐铁矿、纤铁矿等,并包盖在土粒外而使土壤呈黄色、黄棕色或橙色。黄壤中生物富集作用较红壤更为强烈,表层上面有植物残落物的A0层。在高凸的地形和终年湿润的气候条件下,黄壤风化淋溶作用也很强,其盐基高度不饱和,一般在20%左右。此外,与红壤一样,黄壤也具有富铝化作用,但因为黄壤黏粒中含有三水铝石,所以作为反映富铝化程度的黏粒硅铝率略低于红壤;而黄壤的富铁作用不及红壤,因此黄壤的黏粒硅铁铝率略高于红壤,剖面构型为A—[B]—C。
3.石灰(岩)土
石灰岩土是指发育于石灰岩,至今仍受母岩风化物强烈影响,呈盐基饱和的一类初育土,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的石灰岩地带。
石灰岩土发育较弱,剖面分化差,土层浅薄,土壤与基岩的接界清晰可辨,剖面构型为A—AC—C—R型,土体内残留非石灰性基岩碎片较多,但细土部分质地仍较黏重,多为黏土或壤质黏土。
4.紫色土
紫色土是由紫红色砂岩等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发育而成的,分布在550米以下的丘陵地上,因受山体形状的影响,多呈条带状分布。
因紫色土的母岩岩性软弱,极易崩解,又受侵蚀的影响,所形成的土壤砂砾含量高。剖面分化不明显,为A—C型。表土易遭冲刷,因而A层浅薄。土体中含有大量的石英及长石、云母等原生矿物碎屑,土体尚停留在初育阶段。土壤酸碱度和盐基饱和度因母质而异,pH值变动于4.6~8.9之间。
5.粗骨土
粗骨土成土母质是酸性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风化物,主要分布于本县丘陵山地坡度较陡处,常与黄、红壤交错分布。因其在形成过程中,不断遭到强烈侵蚀,表层细黏风化物被大量冲刷,致使土层浅薄,剖面分化极差,无淀积层(B层)发育,呈A—C型。A层中含大量石砾,一般含量在30%以上;与C层的初风化或半风化的母质直接相连。粗骨土的pH值介于4.5~5.9之间,但细土部分有机质含量较丰富。
6.潮土
潮土是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受到由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引起的地下水的上下移动的影响,以及长期耕作熟化成形的一类旱地耕作土壤。成土母质为河(溪)流冲积物、洪积物。零星分布在富春江、分水江及其支流两旁。
潮土剖面层次可分为耕作层(A)、心土层(B)和底土层(C),剖面构型为A—B—C。由于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但土壤质地因所处位置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有机质含量因土壤熟化程度和培肥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耕作年代久远,培肥好,有机质积累多。
7.水稻土
在水稻土形成过程中,人为活动是主导因素。在长期灌溉排水、耕作施肥等一系列的水耕熟化作用下,使土壤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剖面和理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有机质的积累,犁底层的形成,以及土体内的铁、锰等物质氧化还原而出现分层淀积现象。但由于水分状况和母质类型等成土条件的差异,剖面形态和土壤属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干湿交替强度和成土时间的影响下,土壤剖面中出现不同形态的发生层,如淹育层(Aa)、犁底层(Ap)、渗育层(P)、潴育层(W)和潜育层(G)等,以及氧化铁锰胶膜、绣纹锈斑、铁锰结核等新生体。由于水分条件的不同,本县水稻土可分为潴育水稻土、淹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和潜育水稻土等4个亚类。
潴育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及丘陵山区的山垅、溪流谷地及洪积扇上。该类土壤所处地势平坦,水利设施较完善,种稻历史悠久,水耕熟化程度较高,是高产水稻土。由于周期性灌溉水和地下水位频繁升降,诱发了氧化还原作用交替发生,进而引起铁锰物质的迁移和淀积,并在土体中下层形成了铁锰斑纹交互迭合的潴育层(W层)。此层是水稻土中发育最完善、性状最典型的特征层。其剖面构型为A—Ap—W—C型;呈棱柱状结构,结构面上多灰色胶体。
淹育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低丘缓坡和冈背上,河谷平原也有零星分布。种稻年数不长,水利条件较差,主要依靠降水和山塘水的自上而下的单向渗透淋溶为主,不受地下水的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较弱,铁锰斑纹少,土壤剖面层次分化不明显,剖面构型为A—Ap—C型,处于初步分化发育阶段,属幼年水稻土。
渗育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的河漫滩上,起源于河流冲积物。种稻历史较淹育水稻土长,水耕熟化程度较好。土体内仅受降水或灌溉水的自上而下的渗透淋溶影响,氧化还原作用较为频繁,使土壤剖面分化明显,形成上铁下锰、以锰为主的渗育层(P层)。其土体构型为A—Ap—P—C型,质地以粉砂质黏壤土为主,呈块状结构,土体裂隙中覆盖着灰色胶膜,基色较淡。土壤通气透水,供肥性好,但保肥性能差,水稻后期易早衰。
潜育水稻土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势低洼处和丘陵山区的山垅、山岙低洼处。母质为黄、红壤的再积物及河流冲积物。因所处地势低洼,排水困难,地下水位较高,或受冷泉水和侧渗水的影响,以及山区人为长期冬浸蓄水等,使土壤长期处于潜育化过程,土体软糊,基本无结构发育。剖面中,除耕作层和发育较弱的犁底层外,以潜育层(G层)占优势,土体构型为A—G型。土体中亚铁反应强烈。虽然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因这类土壤的水、肥、气、热各因素的不协调而使水稻生长迟缓,产量不高。
第三节 农业概况
一、农业发展历史
桐庐县建县已有1700多年,农业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从自然条件来看,桐庐县农林相依,是一个以粮食作物为主,农林牧副渔发展前景广泛的综合农业经济地区。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历史中,留下的却是一幅水旱灾害频繁、人民颠沛流离的图景。“巍巍崇山,坡多地少”,“人民以薪炭茶漆为生,无产者营衣食于他郡”。数千年来,几经自然沧桑,屡历时代变迁,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农业生产仍然处于方式落后、经营单一、发展缓慢、步履艰难的境况之中。1945年,桐庐、分水两县全年粮食总产量只有25480吨,人均粮食只有173千克。
新中国成立以后,桐庐县的农业生产总的趋势是在曲折中发展,在起伏中增长。经三十多年的艰辛努力,有效地改变了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士服诗书,农安垄亩,工多外来,商惟坐售”的传统习俗,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县实际的“种养为本,多种经营,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兴修水利、改田造地,改革熟制,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以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等重大措施,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增加。1953年和1954年,桐庐和分水分别摘掉缺粮“帽子”,相继跃入余粮县行列。1963年,粮食亩产为410千克。新中国成立后的36年间,粮食总产增加404%,人均占有粮食提高1.4倍。
1984年,桐庐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快了农业的发展,至198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80亿元。随着农业第二步改革,把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针,开展规模经营,改善生产条件,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制造名茶“雪水云绿”,发展特种养殖。1992年,桐庐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四二”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开发2万亩经济特产基地,改造2万亩低产园,建成200个名特优商品基地,投入扶持资金200万元),发展“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1995年春实现计划。1998年起实施《桐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逐步形成粮油、蜂、茶叶、水产、蔬菜、水果、蚕桑、畜禽、笋竹等优势产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专业生产合作社联结县内外农户,逐步形成蜂业、水产、瓜菜、茶叶、笋竹、干鲜水果生产+加工+经销六大产业链。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调整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98亿元,比1986年增长7.88倍。
二、农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桐庐县把建设效益型农业作为主攻目标,依据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循环农业,扎实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推进粮食功能区和标准农田建设
我县立足基地优势,加速科技转化,通过园区建设和项目实施,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带动了我县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的稳定发展,粮食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通过争取省、市粮食功能区建设项目,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园区选用良种,应用先进技术,开展统一服务。2008—2011年我县已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9599亩,其中完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3个5330亩、市级8个8398亩、县级20个12095亩和乡镇级11个3776亩。通过农田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了桐庐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使高标准农田比例逐年增加。通过开展全县土地整理,把农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电到田的标准农田,现在全县已建成标准农田14.03万亩。
(二)推进农业设施化
设施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县坚持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政府推动、农民主体、典型示范、逐年推进”的发展思路,突出“连片集中、适度规模、各具特色”的要求,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蔬菜、中药材、草莓等温室大棚种植,苗木、竹园、果园建设喷(滴)灌节水设施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支撑了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县目前已建成设施农业总面积10462亩。2011年,全县新增钢架大棚225亩,连栋大棚15亩;新发展节水灌溉设施4290亩;新增农机具690台套。杭州新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桐庐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通过了市级专家组验收。同时,新立项建设市级设施农业园区项目1个、设施农业配套项目4个。
(三)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我县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主要表现在:
1.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肥地力,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倡导能源的多样化利用。将太阳能和沼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作为推广的重点,减少薪柴与煤的用量,不断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全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5%。
3.实施农产品产地标志卡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蔬菜、水果、水产等六大类主要农产品实施农产品产地标志卡管理,建立生产档案,完善生产日志,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改善了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状况。
4.调整和优化畜牧养殖业结构。省、市相继出台了鼓励畜禽养殖规模化的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桐庐县畜牧生态养殖规模化发展。采用干湿分离和沼气厌氧技术处理畜禽排泄污染物,实现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治理,并结合种养生态模式,干粪作商品有机肥原料,沼液、沼渣等沼肥作蔬菜、果园等优质有机肥。我县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5.制订和修订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全县已制订和修订农业标准36个,全面覆盖了蜂业、茶叶、水果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生产、农业监测、农产品评价“三大标准体系”正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过程都有标可依。全县规模型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四有要求”,即“有良好生态、有技术规程、有质量标准、有营销载体”。
6.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011年,桐庐县已成功列入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行列。2012年,桐庐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桐庐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主要平台,以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大力推广循环农业技术,实现投入物品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产品供给无害化,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我县农业部门以“优布局、重特色、出实效”为原则,结合桐庐实际,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相继建成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20个、县级农业示范园区26个、特色农业专业村53个。2011年,全县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1.52万亩,其中新发展桑园422亩,改造538亩;发展水果1140亩,改造6300亩;发展茶叶1530亩,改造3500亩,新建无公害茶基地3个,新建县级示范茶厂9家;发展蔬菜1755亩;发展中药材885亩;发展食用菌60万棒。新增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5个、渔业精品园创建点1个,全县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园创建点共有25个。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产品,开发各种优质名牌产品。全县有3个蔬菜特色品牌,分别是中门茭白、怡合黄花菜、近江芦笋;另有茶叶品牌“雪水云绿”,水果品牌“钟山蜜梨”“桐江牌”蜜梨,蜂产品品牌“蜂之语”等精品品牌。通过建基地、搞加工、树品牌、拓市场,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各类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逐步形成与本地资源特产相适应的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格局。我县相继出现“蜜梨之乡”——钟山乡、“茶叶之乡”——新合乡、“板栗之乡”——百江镇。目前,全县已形成了蜂、鳖、兔、梨、茶、桑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农业块状经济。
201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农业产值16.22亿元,增长12.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2%;渔业产值2.03亿元,增长24.5%;林业产值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畜牧业产值5.87亿元,增长12.9%。全年粮食总产量9.58万吨,比上年增长0.8%;禽蛋0.73万吨,肉类2.0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73万吨,水果9.2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5.5%、7.3%与下降0.3%、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