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耕地环境质量的调查与防控

耕地环境质量的调查与防控

时间:2023-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桐庐县开展了两次土壤普查。获得了大量科学施肥基础数据,为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开展耕地地力评价、研制肥料配方及指导农户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耕地地力水平、作物需肥特性及田间试验数据,研制了水稻、油菜及蚕桑等经济作物的专用配方肥3个。根据《浙江省测土配方施肥定点企业认定与配方肥生产推广管理办法》,结合桐庐县实际,通过招投标认定杭州利时化肥有限公司为桐庐县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

第五章 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成效及今后工作计划

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成效

一、实施概况

(一)项目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桐庐县开展了两次土壤普查。第一次土壤普查自1959 年1月开始,4月结束,历时三个月;第二次土壤普查于1981年12月开始,至1984年11月通过验收,历时三年,完成了全县1∶50000土壤图、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土壤养分图和1∶25000土壤分幅图册,编绘了桐庐县低产田分布图、水系图等,并编写了《桐庐土壤》。经过土壤普查,查明了全县的土壤类型、面积、分布特点与理化性状,查清了全县低产土壤类型、分布地点、面积及低产土壤障碍因子,为我县因土种植、因土改良、因土利用提供了依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县的土壤科学和施肥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距今已有30年,其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县种植结构从原来的“以粮为纲”转变为粮食、蔬菜、水果、茶叶、花卉苗木等多种作物种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各农户间的种植制度、肥料投入水平和产量差异较大;农户为追求高产,普遍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盲目施用化肥、过量施用化肥以及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现象。因此,我县耕地的肥力状况已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已经无法指导当前的作物施肥,迫切需要更新耕地地力数据及校正施肥参数,以满足农户科学施肥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我县耕地供需矛盾突出,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盲目施肥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加剧面源污染,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桐庐县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情况

我县2009年开始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扶持与推动,有效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减少农户施肥的盲目性,科学配置肥料资源,合理调整施肥比例,降低肥料损耗和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优质高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相关文件如下:

1.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09〕32号),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拨付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资金的通知》(浙财农〔2009〕332号)。

2.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0〕47号),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拨付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资金的通知》(浙财农〔2010〕356号)。

3.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1〕43号),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拨付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资金的通知》(浙财农〔2011〕279号)。

4.《浙江省桐庐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合同(2009—2012)》和《浙江省桐庐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2009—2012)》。

(三)实施成效

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要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县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以及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等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完成了样点布设、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测试、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录入、耕地质量信息系统建立、报告编写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土样采集。采用GPS定位确定采样点位,在全县14个乡镇、街道的183个村共采集土样2346个。其中,2009年度采样321个,2010年采样1509个,2011年采样427个,2012年根据浙江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的布点要求采集测土配方施肥补充土样89个。

2.施肥调查。调查粮油、茶叶、蚕桑、蔬菜、水果等种植农户467户。其中,2009年调查214户,2010年调查150户,2011年调查103户,并填写了《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调查了采样点地形地貌、坡度、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情况、地下水位、灌溉排水、农田基础设施及作物产量等背景信息。

3.样品检测。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土样检测工作,化验土样1993个,共计22107项次。其中,全测的项目有质地、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部分测试的项目有容重、地表砾石度、全氮、碱解氮、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硼、阳离子交换量和可溶性盐总量。

4.田间试验。根据桐庐县实际,对主要作物进行了肥料试验,累计完成田间小区试验40个,其中,“3414”试验20个,田间示范(减量增效)试验20个。获得了大量科学施肥基础数据,为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开展耕地地力评价、研制肥料配方及指导农户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5.配方肥的设计、加工与推广。根据耕地地力水平、作物需肥特性及田间试验数据,研制了水稻、油菜及蚕桑等经济作物的专用配方肥3个。根据《浙江省测土配方施肥定点企业认定与配方肥生产推广管理办法》,结合桐庐县实际,通过招投标认定杭州利时化肥有限公司为桐庐县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根据杭州市农业局等《关于下发〈杭州市商品有机肥生产、销售和施用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农资〔2011〕177号)和桐庐县农业局等《关于印发〈桐庐县商品有机肥生产、销售和施用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桐农〔2011〕128号)精神,每年通过招投标选择2~3家被市政府列入扶持单位的商品有机肥定点生产供应企业。四年来共推广使用配方肥0.73万吨、商品有机肥2.8万吨。

6.建立了桐庐县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及耕地资源信息系统。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建立了规范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县域土壤资源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数字化土壤养分分布图、耕地地力等级图等。在此基础上,编写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以及其他专题报告。

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09~2012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累计达167.7万亩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

8.肥料结构、用量和用法趋向合理。农民盲目施肥的习惯有所改变,逐渐注重氮、磷、钾养分合理配比,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结合施用,肥料结构、用量和用法趋向合理。2012年,桐庐县化肥总用量(折吨)由项目实施前2008年的0.82万吨减少至0.80万吨,单位面积化肥用量由14.3kg/亩减少至14.0kg/亩。

9.节本增效显著。根据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实施区与非实施区试验调查对比,粮油作物平均亩增产3%~6%,亩节本3~4kg,亩增收30~50元;茶叶、水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亩节本2~5kg,亩增收60~130元。自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以来,四年来共节本增效达1.45亿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为了加强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农业局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县、镇两级技术小组人员分工协作,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实行目标任务管理,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到位。

2.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工作任务,每年度编制桐庐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将计划任务下达到各镇(乡、街道),并在年终对各镇(乡、街道)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要求,排定了项目实施时间进度及各阶段工作内容,落实专人负责每项具体工作。参与人员定期召开碰头会,汇报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测土配方施肥各项任务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按时完成。

3.注重开展技术培训。为更好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能源站先后有近20人次参加了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的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分析化验、野外调查与采样、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设、耕地地力评价等技术培训。同时,我县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农户座谈、专家进村入户、田间地头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三年来,坚持组织各镇(乡、街道)的农办技术人员、示范畈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社员和种植大户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县、镇(乡、街道)、村三级农民技术培训班73期,培训3068人次。

4.严格全程质量控制。从野外调查采样到室内分析化验,从田间试验示范到配方的制定,从图件的制作到数据的录入,项目实施各个环节实行严格质量控制。每一项工作任务均明确一名技术负责人,对该项工作质量负责,分段进行检查验收,对于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查明原因,重新分析认定。对于采样、样品测试、数据的录入、图件的制作等关键环节实行重点质量控制。工作中始终做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调查表格,统一统计口径,统一汇总方法,统一评价标准。

5.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利用多种媒体和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积极主动地向基层农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意义、实施成效及先进典型等,展示测土配方施肥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效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农民信箱、现场会、科技下乡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其中,广播电视6次,报刊简报17次,网络宣传96条和墙体广告语122条,现场会6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资料1.5万余份,通过宣传,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6.严格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计划下达后,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合同组织实施。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核要求,加强对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与财务监督管理。仪器设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大型化验仪器设备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招投标。建立了项目资金专账,实行专人管理、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财务制度和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执行,并明确规定项目资金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合同规定内容,先行编制仪器采购及资金使用计划,由项目实施负责人审核并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再按计划采购仪器。资金报账需经项目实施人员签字和负责人签署意见,财务小组组长审核,报局长签字后方可核销。确保了资金不挤占挪用,并符合资金使用制度及项目开支范围。

(二)主要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协作。为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技术小组等组织,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同时,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能源站又组织了野外采样调查小组、分析化验小组、室内工作小组,小组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并安排专人从事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

2.虚心学习技术,掌握技术要领。因地力评价工作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处理技术,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能源站数次派人参加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培训班,认真学习软件应用方法,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和方法,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认真领会,避免了工作中的失误,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强化资料收集,健全数据库。充分利用桐庐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测土配方施肥土样化验数据,水利、气象和农业统计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耕地地力调查取样点和耕地地力评价单元等要素属性数据库,为搞好耕地地力调查工作创造了条件。

4.深化成果应用,扩大技术到位率。利用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成果,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水田、油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和桑园等地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培肥改良措施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了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进程,提高了施肥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三、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开展该项工作,建立了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系统,第一次对全县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对等级进行了划分,填补了历史空白,摸清了县域内的耕地资源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了不同等级耕地的理化性状与养分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管理建议。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积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建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系统

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系统,完成了采样地块基本情况数据、田间试验数据、田间示范数据、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农户施肥调查数据等数据的录入,建成了桐庐县耕地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对桐庐县耕地资源和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二)掌握了桐庐县耕地土壤养分、理化性质现状及变化趋势

通过对全县1993个土壤样品的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掌握了全县不同类型耕地土壤、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理化性质的现状。同时,通过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纵向比较,掌握了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三)摸清了桐庐县耕地资源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桐庐县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对全县耕地进行了综合评价,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全县各地力等级耕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养分含量、理化性状、排涝能力等属性的分析,掌握了其相应的生产性能,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管理建议。为全县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科学施肥、建设高产农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壮大了土肥专业技术队伍,提高了业务水平

自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以来,我县土肥专业技术队伍得到壮大,县级土肥专业技术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现在的5人。同时,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参加省、市土肥部门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业务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并随着土肥技术装备的完善,服务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五)初步建立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根据已有的田间试验结果和养分测试及农民施肥习惯,初步建立了我县油菜、水稻施肥指标体系,据此确定油菜、单季晚稻推荐施肥指标。县土肥部门通过土壤取样分析,按土壤种类、生产区域和作物种类,进行分区施肥,因地制宜地制定施肥建议卡,发放到农户手中,指导农户进行配方施肥。

(六)建立并完善了土肥化验室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我县于2009年着手建立土肥化验室,现已基本建设完成。化验室面积200m2,设有天平室、消煮室、检验室、电热室和标准室等。目前拥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专、兼职化验室人员5人。三年来添置了半自动定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等土肥检测分析所必备的常规仪器和原子吸收光度计、微波消解仪等重金属化验仪器,能够正常开展土壤肥料常规分析和重金属含量检测化验。同时,为确保实验质量和使用安全,详细制定了实验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

(七)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成果资料

1.《桐庐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2.《桐庐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3.《桐庐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其中,包括《桐庐县油菜田地力状况及施肥对策》和《桐庐县园地和蔬菜地土壤肥力状况及管理建议》两个专题报告。

4.桐庐县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

5.桐庐县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系统。

6.成果图件:包括桐庐县行政区划图、水系分布图、土壤分布图、采样点分布图、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布图、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图、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图、土壤pH值分布图、耕地地力评价分等图、耕地地力评级分级图、油菜产业带分布图等。

第二节 今后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计划

通过四年实施,桐庐县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储备跟不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要求。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能源站作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主体,虽然近几年在土肥工作队伍中充实了技术力量,但是由于原来土肥工作基础薄弱,且工作重点是围绕粮食作物开展,而对于茶叶、水果和蚕桑等一些特色优势产业的土壤条件、施肥状况和需肥规律等了解得不多,技术积累和储备得很少,开展特色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难度较大。二是各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土肥专业知识欠缺,面对千家万户农民的施肥指导不能及时到位。三是服务对象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技术、新知识难以接受和理解。四是需要进一步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系统的实际应用功能,充分发挥系统的应用效果。

遵循中央2013年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指示精神,结合桐庐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情况,今后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完成“测土、配方”阶段性任务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科学施肥技术普及上来,大力开展施肥指导服务,工作重心由室内(化验室)向室外(田间)转变、由项目实施向生产指导转变、由试点示范向“整建制”推进转变,坚持“增产、经济、环保”施肥的理念,以服务生产服务农民,深入推进科学施肥为中心任务,以技术推广普及为重点,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着力解决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问题,不断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努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二、工作计划

(一)加强土肥队伍建设

针对桐庐县级及各镇(乡、街道)土壤肥料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加强对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从事实践操作的技术人员,要注重取土化验、田间试验、农户调查、配方制定、施肥指标体系建立和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以充实其土壤肥料专业知识,提高县级土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指导水平,提高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土肥技术推广水平,保障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稳步推进。

(二)进一步做好数据开发应用

在已建立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做好后续工作,扩充相关工作内容,补全属性,规范数据。将每年的测试、试验和示范等数据和成果及时更新,使之与当前及今后工作相衔接,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并充分发挥成效。

(三)狠抓“配方肥”下地

在推广水稻、油菜专用配方肥的基础上,积极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和科研院所配合,进一步加大其他作物如水果、蚕桑等配方肥开发研制力度,以适应作物多样性的需要。桐庐县已建成配方肥产、供、销网络,要加强对配方肥生产厂家所生产的配方肥质量监测,及时向用户发布配方施肥信息,逐步形成以科学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以连锁配送方便农民购肥、以规范服务指导农民施肥的机制。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指导农民按方施肥。

(四)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示范力度

为巩固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继续在示范方建设上下功夫,重点服务好种植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开展经常性和个性化服务,辐射带动更多农民自觉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以省、市、县级粮食功能区为重点,建设“五统一”(统一品种布局、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耕机收)服务示范方。在粮食功能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加强配方肥推广应用,树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做到以点带面,扩大配方肥施用面积。

(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桐庐农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努力营造保护耕地资源和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良好社会氛围。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会、专家进村入户、田间地头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力度。组织召开现场会,展示耕地地力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应用效果,扩大影响力,全面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

第三节 耕地环境质量的调查与防控

在耕地地力评价方面,尽管通过本次耕地地力调查工作,已摸清了全县耕地地力,但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2010年12月21日发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和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2013〕7号)要求,桐庐县对耕地环境质量并未涉及,为了农产品安全生产,下一步要调查、检测耕地重金属元素含量,为减轻并防治重金属对土壤造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一、耕地污染调查与防控的必要性

桐庐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区,也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近年来,桐庐县特色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5月,又被浙江省列入第一批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生态示范区已于2013 年12月创建成功。因此,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对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化肥、农药用量的增加,桐庐县向环境中释放的污染物有所增加,对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值得关注的是,桐庐县土壤环境质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杭州市政府正式发布的《杭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中,杭州市辖的富阳市、桐庐县等被列为杭州市省级重点防控区。据相关部门调查,污染较严重的土壤主要集中在涉重金属企业场址及附近区域,随着老百姓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全国重金属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电镀重金属污染已引起了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加快电镀行业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

二、耕地环境质量保护建议

(一)实施重金属的污染源头控制

1.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污染整治,特别是强化电镀、冶炼等排放重金属污染因子企业的整治。

2.全面开展电镀落后产能、工艺和园区外电镀企业的关停淘汰、兼并重组的项目筹建及保留企业的整治提升工作。

3.全面淘汰落后工艺,必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优先发展电镀替代工艺,采用节水型清洁生产,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4.全面完成退役项目土壤重金属残留物监测、现状评估以及超标土壤修复任务,以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进一步扩散。

5.全面加强污染敏感区域土壤监测,按照《杭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要求,对敏感区域,如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企业聚集区、重点废弃物焚烧企业和垃圾危废填埋设施周边,设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定期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分析土壤环境风险。

(二)开展耕地污染的调查与评估

在县域内耕地集中分布区逐渐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特别是在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菜篮子”基地等进行土壤污染调查,以明确我县耕地土壤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修复。对未污染土壤,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对污染程度较低、仍可作为耕地利用的,县政府应指导农业部门调整产业结构,监督农民种植非食用作物,并进行土壤修复。

(三)实施“肥药双控”示范项目建设

大力推广“肥药双控”技术,重点抓好“三江两岸”“肥药双控”示范项目建设。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植保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和降低用药量,促进我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