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育鱼种日常有哪些管理工作

培育鱼种日常有哪些管理工作

时间:2024-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注水 注水是培育鱼种的一项重要措施。鱼种池因投饵量大,此时天气又热,水质往往容易过肥,甚至恶化,一般20~30天灌注1次清水,每次注水10厘米左右。草鱼池在处暑、白露阶段需更多的注水,以调节水质。注入新水能改善水质,增加池水含氧量,有利于鱼的生活和生长。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应先拉网锻炼2次,在整个鱼种培育期间,分鱼的工作一般要2~3次。大雨后检查注排水口,以防逃鱼。在低洼或洪水流经的地区,要特别重视。

102.培育鱼种日常有哪些管理工作?

(1)注水 注水是培育鱼种的一项重要措施。鱼种池因投饵量大,此时天气又热,水质往往容易过肥,甚至恶化,一般20~30天灌注1次清水,每次注水10厘米左右。也要根据水质、天气等灵活掌握。池水过肥或天热时可多灌,否则可少灌,必要时还要排掉一部分旧水,再注入新水。草鱼池在处暑、白露阶段需更多的注水,以调节水质。注入新水能改善水质,增加池水含氧量,有利于鱼的生活和生长。

(2)巡塘 每天早晨巡塘1次,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防止浮头,根据鱼的摄食、水质和天气情况,确定当天投饲、施肥数量,同时每隔7~10天需检查鱼种的生长速度1次,以了解池塘投饲、施肥后的效果。

(3)分期拉网筛选 夏花鱼种放养以后生长快,而且个体往往大小不一,应每隔15~20天用鱼种网拉1次,用鱼筛筛选,提大留小,使池中鱼种的规格大体一致。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应先拉网锻炼2次,在整个鱼种培育期间,分鱼的工作一般要2~3次。

(4)保持池塘卫生,防治鱼病和敌害 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及池中腐败的污物,扫除饲料残渣,保持食场的清洁卫生,在鱼病盛发季节要用药剂消毒,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漂在水面的病鱼和死鱼要及时捞除。靠近湖泊、水库的池塘往往有水鸟危害,不仅直接啄食鱼种,还可传染鱼病,可以在池边扎几个草人挂在竹竿上,随风飘动,惊走水鸟。

(5)大雨季节,防止逃鱼 在汛期和大雨季节应及时检修堤坝,做好池堤的加固工作,疏通排水渠,防止淹没或冲垮池塘。大雨后检查注排水口,以防逃鱼。在低洼或洪水流经的地区,要特别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