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冬季鱼类是怎样生活的?为什么大规格鱼种的越冬成活率较高?
鱼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动物,它们的体温随水温而变化,水的温度多高,鱼的体温也多高,所以一般称它们为“变温动物”。因此,水温的变化对鱼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很不一样,有一些叫做冷水性鱼类,如哲罗鱼等,它们要求的水温较低,平时生活在10℃左右的水中,所以在冬季它们仍能正常活动和吃食;而另一些叫做温水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等,喜欢生活在水温15℃~30℃的水中,水温太低对它们不利,所以每当冬季到来,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它们就进入冬眠状态。这时,它们主要依靠消耗积累在自己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因此,鱼类能否安全的度过冬季是和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少有密切的关系,而营养物质的积累多少又和鱼种的饲养规格有关,一般规格大的鱼种要比规格小的鱼种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如体内脂肪积贮率,2年鱼为4.2%,而当年鱼仅为2%~3%。一般饲养好的鱼种,越冬前体内脂肪贮存占体重的2%~4%,蛋白质占12%左右。可是,根据实验资料,规格越小的鱼种越冬期间体重减轻越大,如20克以上的鲤鱼种越冬期体重减轻约15%,而20克以下至10克的鲤鱼种体重减轻20%~30%,许多因消瘦而死亡的鱼种,体内脂肪含量减少到0.2%左右,差不多消耗了体内脂肪的绝大部分,最后由于能量不断消耗,体内蛋白质得不到补偿,造成鱼体代谢机能紊乱而死亡。因此十分明显,鱼种的越冬成活率是和鱼种规格有密切关系的,如据试验资料50克鱼种的成活率在94.2%,30~50克的成活率在86.5%,20~30克的为81.2%,5~10克的为38%。因此,为了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就要培育大规格鱼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