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栽培过程的污染

栽培过程的污染

时间:2024-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氮肥偏施会使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从而危及人的身体健康。硝酸盐作为一种污染是近些年提出并引起重视的新问题。植物对硝酸盐的利用受内因及外因条件的限制,在条件不适时,特别是在摄入量过大的情况下,硝酸盐不能被充分同化,致使大量硝酸盐积聚于植物体内,虽无害于植物本身,却危害取食的人类。

二、栽培过程的污染

栽培过程的污染是指在蔬菜栽培过程中,因生产资料(农药除草剂、肥料、激素等)的使用和生产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的失误而导致的污染,如不科学的使用农药、施肥、灌溉以及不科学的田间管理等,其中以农药和肥料污染最为严重。

(一)农药污染

农药在防治蔬菜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和保障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不按农药使用准则使用,滥用农药或药剂,种类选择不当,使用浓度过大,使用次数过多等原因,均会导致蔬菜污染加剧,对消费者健康威胁极大,这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的一大公害。农药对环境和蔬菜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药遗留的毒性。一般农药都具有毒性,大量使用农药后,约有10%~20%部分黏附在蔬菜表面起防治病虫害的作用,绝大部分(约80%~90%)散落土壤中,溶于水后被根部吸收,有一部分通过一系列外界环境条件和微生物作用,转化、分解乃至消失,但仍有一部分农药遗留在土壤中,或渗入地下水中,或残留在蔬菜体内,形成农药残留性危害。目前,蔬菜上使用的多为低毒高效农药,但由于使用不当且缺乏有效的控制与监测手段,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的污染仍成为主要污染物,更有甚者有的地区违章在叶菜上使用剧毒农药,蔬菜遭受严重污染,直接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相关部门对农药污染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二)肥料污染

肥料的污染主要是乱用或滥用化学肥料的结果。1990年我国化学肥料施用总量已经超过1亿吨,平均每667m2施用量超过30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蔬菜化肥的施用量更大,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极为普遍。调查资料表明,甘蓝、芹菜等蔬菜栽培中每667m2氮肥使用量折合纯氮超过100kg,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空气和水严重污染,并通过农副产品、食物和饮水危及人类健康。同时,氮肥偏施会使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从而危及人的身体健康。

(三)硝酸盐污染

硝酸盐作为一种污染是近些年提出并引起重视的新问题。研究证明,硝酸盐在人体内经微生物作用可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美国人华特指出,人体摄取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特瑞布(1979年)认为,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来自蔬菜的占70%。可见,蔬菜是人体摄入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是一类天然富集硝酸盐的植物食品。植物对硝酸盐的利用受内因及外因条件的限制,在条件不适时,特别是在摄入量过大的情况下,硝酸盐不能被充分同化,致使大量硝酸盐积聚于植物体内,虽无害于植物本身,却危害取食的人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