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石蚕(地溜子)
(一)对环境条件要求
草石蚕为短日照植物,喜湿润但怕涝,喜温暖但不耐高温干旱。地上部遇霜枯死,以地下块茎越冬,当土壤温度为8℃左右时开始萌芽,4月初出土。气温20℃~24℃时,生长旺盛。7~8月植株开花并抽生匍匐茎,以后地上部生长逐渐缓慢,而匍匐茎先端数节开始膨大形成块茎,9月底10月初块茎已充分长大,地上部遇霜枯死。草石蚕生育期较长,从种到收获约210天。它对土壤要求较严格,不宜在黏土、旱地种植,宜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可连作种植,但最多不能超过3年。
(二)露地栽培
1.栽培季节
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2.品种选择
主要采用贺兰县的地方品种。
3.栽培技术
(1)栽培方式
草石蚕可以单种,也可以套种,目前生产上主要以与春小麦套种为主。
(2)整地施肥
每667m2基施农家肥1500kg、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50kg或磷酸二铵15kg,在第一年秋深翻时施入,然后灌足冬水。早春顶凌耙耱1~2遍,做到田平土碎、上虚下实,播种前再耙耱1~2遍。
(3)播种
播种时间 银川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春小麦播种结束后紧接着播种草食蚕。
播种方法 小麦用播种机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40cm,窄行10cm。小麦播后先不用耙耱,接着在小麦宽行内种2行草食蚕,采用人工开沟点播,播深5~7cm,每穴点一粒大小均匀一致,无病、无伤、健壮的块茎,播后覆土、耙耱。
播种密度与播种量 平均行距25cm,株距15cm左右。每667m2基本苗达17000株左右,播种量140kg左右。
(4)田间管理
追肥灌水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在4月下旬结合小麦灌头水每667m2追施尿素10kg。7月中旬麦收后,每667m2追尿素10kg。8月中旬块茎膨大期,重追膨大肥,每667m2追施尿素10kg,磷酸二铵30kg。草食蚕与小麦共生期灌水以小麦需水规律为主,7月中旬麦收后增灌一水,进入伏天后切忌灌大水以防死秧,8月中旬块茎膨大期,结合追肥,增灌第二水,9月初灌最后一次水。
中耕除草 苗期进行人工中耕除草2~3遍,麦收后人工除草1~2遍。
病虫害防治
腐烂病 腐烂病发生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3%广枯灵600倍液灌根。
白粉病 用20%粉诱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霜霉病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 蚜虫可用2.5%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叶螨 可用40%的螨净乳油500~800倍液或30%的克螨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
9月底10月上旬地上部枯死后采收。采收时,宜人工采挖以防止机械损伤,并将块茎上泥沙清理干净。
(6)留种
采收时选留大小适中的块茎作种,于室外排水良好处用湿沙土与块茎分层堆积越冬,供翌年种植,也可留在地里越冬,于第二年春季萌芽前采挖播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