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国家旅游局吗

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国家旅游局吗

时间:2023-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摘要:以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地质公园资源的特征及旅游安全的任务、特点以及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分析,并就建立与完善地质公园风景区安全管理体系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来说,该公园由40座火山构成,总面积108km2。

地质公园旅游安全的特征及保障体系的建设[1]——以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陈水雄1,[2] 陈耀晶2,[3]

1.海口经济学院学报编辑部,海南海口,570203

2.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海南海口,570125

摘要:以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地质公园资源的特征及旅游安全的任务、特点以及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分析,并就建立与完善地质公园风景区安全管理体系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地质公园;旅游安全特征;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据统计,中国至今已建成26处世界地质公园,140处国家地质公园,130余处省级地质公园,另有43处地质公园已经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1]近年来,我国各级地质公园游客量猛增,尤其是节假日旅游黄金周,其人数远远超过地质公园景区的正常游客容量,给地质公园景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业。因此,加强地质公园风景区的安全管理是各主管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以下简称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地质公园资源的特征及旅游安全的任务、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地质公园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一、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一)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的自然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来说,该公园由40座火山构成,总面积108km2。火山类型齐全、多样,几乎涵盖了玄武质火山喷发的各类火山,既有岩浆喷发而成的碎屑锥、熔岩锥、混合锥,又有岩浆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玛珥火山。火山地质景观极为丰富,熔岩流——结壳熔岩,如绳索状、扭曲状、珊瑚状,无不称奇,主要景点有马鞍岭、双池岭、仙人洞、罗京盘等,令人叹为观止。熔岩隧道有30多条,最长超过2000m,其内部形态与景观丰富、奇妙,为国内外所罕见。

(二)多样的可开发旅游资源

除了地质遗迹景观外,地质公园大都具有多样的可开发旅游资源。就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来说,它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第四纪火山博览园,除了具有唯一性、稀缺性的火山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外,还具有不少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1.热带雨林植物: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在火山锥、火山口及玄武岩台地上还发育了热带雨林为代表的生态群落,植物有1200多种,果园与火山景观融为一体,为热带城市火山生态的杰出代表。

2.火山矿泉:园区还是多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生命乐园。地表有火山泉形成的山塘、湖泊,地下蕴藏丰富的温泉资源。

3.远古火山石文化景观:至今园区内保存有千百年来人们利用玄武岩所建的古村落、石屋、石塔和各种生产、生活器具,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

4.火山文化景观:现有的古村落包括美社村、春藏村、道堂古墟、儒豪村、三卿村、龙群村、美本村、儒穴村、玉库村等十几个村落。古村落特征突出,其房屋墙体和路面全部用玄武岩石块砌成。火山居民淳朴热情,原住民的土著文化与南移古越、闽文化相互交融渗透,至今还保持着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减性节(主要劝诫人们积德行善、谦恭仁和,故称减性),七月十五日前夕中元节等风物民俗节庆,公期、军坡节等代表的民俗文化节日,并传承了起源于唐代的古乐演奏——火山八音。

5.火山美食:特产“石山壅羊”,具有绿色、生态、健康、营养的特点,有很好的保健滋补作用。经常有许多人从外地驱车来此品尝火山美食。

(三)旅游资源价值及吸引力

以稀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的地质公园不仅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而且还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它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近年来,随着生态和科普探险旅游的兴起,我国各级地质公园游客量增长迅猛。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来说,海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海岛和热带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其滋生的地质公园旅游资源非常独特,而且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0年海南全省接待过夜游客2587.34万人次。[2]现在的参与地质公园旅游者还不到可参与人群的5%。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加快,来琼游客大增。如面向全国,海口火山群地质公园旅游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可以接纳很大的客流量。据统计,2010年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游客已近50多万人次。

二、地质公园旅游安全特征、表现形态及影响因素

旅游安全特征、表现形态和影响因素是进行旅游安全研究的基础和支撑,厘清旅游安全的特征和相关因素是对旅游安全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关键。

(一)地质公园旅游安全主要特征

1.旅游景区多是以山林景观和岩洞景观为主体,安全问题隐患大,特别是一些以参与性的登山互动项目为主的旅游活动,危险性和安全要求较高。

2.游览地质公园,一般不仅要有登山技术,还需要丰富的动植物和生物知识,更要知道怎样寻找熔岩隧道,怎样在迷路的情况下自救,并且要懂得哪些植物有剧毒,怎样防止野生动物如猛兽、毒蛇的伤害等等。

3.旅游的安全性与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关联性强,条件相对不便,施救相对困难。在山林资源丰富的地质公园景区,尤其是在岩洞里,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且没有对外的GPS求助电话,也没有配备专门搜救人员。各医疗机构距离景区太远,如出现安全事故,容易延误救治。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质公园景区,也没有出售探险游者所需的运动太阳镜、登山鞋、头巾和帽子、防虫药水等户外休闲运动常备用品。

(二)地质公园旅游安全表现形态

1.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这是由不良的地质作用引发的事件。地质公园主要以山林洞穴景区为主,受特殊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降雨及不合理的人为工程等影响,其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和崩塌为主,如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和陕西的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就发生过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给地质遗迹保护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地质公园也损失惨重。

(2)气象灾害。威胁旅游者生命及破坏旅游设施的气象灾害,如飓风、台风、气旋、雷击、暴雨和洪水等气象灾害。

(3)其他自然因素。危及旅客健康和生命的其他自然因素和现象,如缺氧、极端气温等。

(4)野生动植物。因接触野生动植物等而产生的危险,如昆虫叮咬、毒蛇咬伤等。物种多样性是海南地质公园的特点,但是在一些景区,有毒物种旁边并没有挂警示牌。

(5)森林火灾。因天气或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

2.交通事故

以自驾车游及上山车辆、缆车、私人经营机动车为甚。

3.疾病或人身伤害

(1)割伤、刺伤、碰伤或摔伤,如被岩石碰伤、割伤或刺伤,登山时不慎摔伤。

(2)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如因水土不服或食用不干净、不新鲜的或有毒的食品而引起肠胃炎或食物中毒等。

(3)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如热带地区所特有的疟疾、登革热等。

(4)突发性疾病,如因参加体验性、激烈性活动引发心脏病等。

4.治安犯罪

(1)暴力型犯罪,包括抢劫、侵犯人身自由、性犯罪和与毒品、赌博、淫秽有关的犯罪。

(2)欺诈,主要包括强买强卖、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涉及旅游者利益的事件。

(3)盗窃,多集中在景区人流较拥挤的地方。

三、地质公园旅游安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旅游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和人员问题。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层次低,没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有的风景区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需要,临时抽调各部门人员组成检查队伍,安全检查工作走马观花,不仔细不深入,对安全隐患识别能力低,不能采取有效的整治和防范措施。

2.车辆安全管理问题。有些风景区进出车辆疏于监督管理,没有提醒外来司机须按规定线路、车速行驶,对上下山车辆没有进行安全测试。在节假日期间,对在风景区营运的车辆没有实行总量控制、分流营运、确定路线,导致有的风景区车辆发生车祸的惨剧。

3.旅游项目的规范和指导问题。以在建的金丝岭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安全标志不健全、不规范,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由于风景区接待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旅游者,所有安全标志应按照国际规范制作和悬挂,但有些风景区安全标志只使用中文汉字,对外国游客起不到警示作用;在一些危险地带,如湖泊沿岸的风光带、瀑布观赏处、上山坡度较大地段,没有设置警示牌、防护栏,这容易导致有的游客迷路,失足落水、溺水,甚至失足坠崖。

4.旅游者数量危机。即指由于旅游者的数量问题所带来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旅游的饱和与超载。这种饱和与超载现象会给景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危机。

5.监管力量经费和设备技术手段问题。安全设施建设和消防设备设施投入不足,消防器材过期失效。相当多的地质公园风景区为了达到原生状态风貌,建立了许多木质结构建筑,如山顶供游人住宿的小木屋、度假区等,配备的消防设备设施数量不足,缺乏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水压不达标,灭火器过期失效,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6.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职责问题。一些地质公园风景区内的游乐项目是由个体户或私人公司承包经营,如高空索道、蹦极、山地车等,承包商因逐利性而忽视安全管理与投入,导致部分特种设备设施没有定期检验,设备超期服役,操作规程不规范,工作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等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景区与承包商就互相推卸责任。

7.旅游安全的预警、救助系统问题。许多地质公园旅游区的治安警力不足,地质公园景区景点的治安岗亭、安全监控器、旅游投诉处理中心等配备也不足;许多地质公园旅游区尚没有便利的报警点和完善的广播服务网,也没有流动治安警察,不能及时为游客提供急、难、险事的求助服务;警报系统也不完善和齐全,对突发事件难于进行及时施救和妥当的处理;在容易出现危险情况的地方,没有急救点或急救人员,一些地质公园旅游区甚至没有医疗救护站或医院。

8.天气预测、预报问题。准确的天气预测、预报工作对旅游业的发展甚为重要,但目前地质公园旅游区对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重视不足,执行不力,也缺乏有效的预测、预报设备和手段。

(二)旅游者的安全认知和防范问题

1.防范意识薄弱。许多旅游者对地质公园旅游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了解不足,又在旅游活动中麻痹大意,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活动,冒险行动,以致于酿成灾害事故。

2.缺乏安全知识。许多游客对地质公园缺乏起码的安全知识,对地质公园的安全隐患认识严重不足,对如何应对安全事故一无所知。

3.法制观念淡薄。如2011年四川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发生的“驴友穿越事件”,根据所拍的照片显示,驴友在没有报批的情况下,穿越了卧龙的核心保护区,显然是违法行为。

四、地质公园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

(一)地质公园风景区安全管理体系

地质公园风景区安全管理体系属于风景区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旅游安全控制系统

(1)旅游安全管理机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应由旅游景区内的高层管理者和各部门管理人员组成,最好还应有法律、谈判、公共方面的顾问,以增加其权威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但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力和相对的独立性,在旅游景区内部有相应的发言权,专职负责未来可能发生的旅游安全事件,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常设机构。

(2)旅游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①安全管理责任制。地质公园在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同时,要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职工。②安全管理培训制度。把安全教育、职工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技能;要经常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特别在节假日前,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消防演练、模拟救援等项目。③信息报告发布制度。要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发布和通报工作,切实抓好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提高应急处置的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对发现的重要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对迟报、漏报、瞒报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对造成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④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如检查险要道路、繁忙道口及险峻路段,及时排除危岩、险石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检查风景区的建筑安全,增加消防器材、避雷针等安全设施,提高建筑的安全等级;检查高空索道、蹦极、山地车等特种设备,督促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良好等。

(3)旅游安全法规体系。旅游安全法规是旅游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完善的旅游安全法规是旅游业顺利、平稳发展的保障。虽然旅游安全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各种相关法规,但是我国的旅游法体制还不完善,对安全问题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指导和规定,在处理旅游安全的相关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空白之处。

(4)旅游安全保险体系。旅游保险是指旅游活动的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在旅游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人身伤亡承担保险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在旅游活动中死亡、伤残、疾病时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旅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地质公园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将日常的管理活动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并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3.旅游安全管理预警系统

(1)旅游安全信息监测子系统:负责监测旅游景区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收集与景区相关的信息,尤其是造成负面影响的信息,并准确传达给信息加工子系统。

(2)旅游安全信息加工子系统:在接收到监测系统的信息后,对旅游安全环境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将零散、无序的信息转化为预测子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利用的有效信息。

(3)旅游安全预测子系统:收到经过加工的信息后,根据整个旅游市场状况和景区内部财务、人力资源、市场推广等指标做出考察和判断,对每种风险进行分类,对已经确定的风险、威胁大小和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建立各类风险管理的次序。

(4)旅游安全警报子系统:判断各种指标和因素是否突破了危机警戒线,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以及用什么形式发出警报。

(5)旅游安全预处理子系统:根据旅游安全警报子系统发出的警告应对处理各种类型的危机,将旅游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旅游安全不仅仅考虑与人们生命财产直接相关的安全问题,还应涵盖旅游资源安全、旅游环境安全等内容,准确、及时的预警信息能有效减少经济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危险事故的预警也是一种安全。旅游安全预警就是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通过科学指标,对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一定旅游区域内的旅游动向进行预测和引导,使旅游效果达到最佳。

4.旅游安全急救系统

旅游安全救援是对旅游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的相关当事人提供的紧急救护和援助,是保障旅游者安全、维护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一个高效完善的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应包括:

(1)旅游安全救援指挥中心。对整个旅游安全急救工作进行开展、协调、整体统筹。

(2)旅游安全救援机构。涉及很多部门,如医院、消防部门,及其他与救援工作有关的其他部门。

(3)旅游安全救援的直接外围机构。包括可能发生旅游安全问题的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和社区。

(4)旅游安全救援的间接外围机构。包括旅游地、保险机构、新闻媒体和通讯部门。

一个完善的旅游安全急救系统要能够把这四个部分组织起来,以救援指挥中心为核心统一策划旅游安全急救工作,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各方面能够快速、有序地开展工作,发挥集体的力量,顺利解决问题。

(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举措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快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旅游安全,发展旅游业将无从谈起。因此,要加强领导,提高对旅游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提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能老是亡羊补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心看待和处理旅游安全问题。此外,要加快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目前对地质公园旅游安全问题较少进行系统研究,建议有关部门把它作为应急课题加快论证审批。

2.加大投入,打牢基础,改善设施技术手段。没有投入,就无法保证旅游安全。没有依靠科技,就没有旅游安全。因此,要加大投入,采用一些先进的安全设施设备,加强地质公园旅游安全保障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开展地质灾害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在建立急救系统时,要配备先进的通讯、交通工具。

3.强化教育,培养专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旅游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相对于其他产品,旅游产品有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异质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从业人员的即时表现来决定的。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基本安全知识,或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按有关规定行事,就会大大增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旅游企业和旅游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强化他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意识,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萌芽阶段。

4.加强宣传,普及知识,提高防范保险意识。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诸多安全事故,旅游企业及旅游有关部门应加大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人们对旅游活动过程中潜在危险的了解,提高社会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地质公园来说,要在风景区入口、索道电梯、乘车场站入口等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标语,设置安全警示等。另外,鼓励基层员工向游客宣讲安全知识,并充分利用风景区旅游服务系统如车载电视、休息室电视屏等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5.集中治理,重点防范,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监管。在节假日或黄金周前,要对各景点景区集中治理;要根据排查情况,及时确定隐患治理方案和防范措施;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旅游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治理,完善落实防范措施。对不具备接待条件的景区景点,要坚决阻止游客进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各类设施设备,要坚决停用;景区景点的险要位置和地段,应增设安全警示标志,设专人职守。

参考文献

[1]王晓民,占方,张夏斐.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年会召开[N].中国旅游报,2011-10-27

[2]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海南日报,2011-02-21

【注释】

[1]海口经济学院2011年校级科研课题子课题之一,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26届年会参会论文。

[2]陈水雄,1956年生,男,海南乐东人,现任《海口经济学院学报》执行主编、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3]陈耀晶,1951年生,男,海南海口人,海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海南椰湾集团董事长,海南火山口公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旅游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