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生育期作物—水模型

全生育期作物—水模型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线性模型表明,随着水源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Y与ETa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增加关系。显然,边际产量曲线和水生产效率曲线均由作物产量—水模型分析求得。此时,供水量达到充分灌溉的上限,作物腾发量ETa= ETm,相应的作物产量达到最大值Ymax。但该模型反映的是全生育期平均情况,模型掩盖了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这一重要事实,不能用以分析作物生育阶段水的分配。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生育阶段作物—水模型。

2.1.1 全生育期作物—水模型

2.1.1.1 线性模型

适用于灌溉工程开发初期及中、低产量水平地区的作物腾发量与产量的经验模型为:

Ya=a1+b1ETa     (2-1-1)

式中:Ya——作物产量;

 a1、b1——经验系数;

 ETa——作物全生育期实际腾发量。

本式以绝对腾发量作为产量的自变量,公式简单,易于统计分析,但未考虑水文年型、气候环境因子的校准影响,因而不同试验年、不同地区的相关系数较差,模型的输出数据缺乏足够的精度。

De.Wit(195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产量与相对腾发量有较密切的关系,提出了在实行灌溉的半干旱地区,全生育期相对蒸腾量模型为:

Y=m·T/E0     (2-1-2)

式中:Y——干物质产量;

 m——作物因子,随作物种类和品种而变;

 T——作物叶面蒸腾量;

 E0——生育期内平均自由水面蒸发量

由于在大田观测过程中,土壤棵间蒸发(Es)和作物叶面蒸腾量(T)多数是一起观测的,Stewart等人将(2-1-2)式修改为:

Ya=m'·ETa/E0     (2-1-3)

式中:m'——作物因子;

 ETa——作物实际腾发量(ETa=T+Es)。

在上述基础上,Hanks(1974)引入了最大腾发量ETm与最高产量Ym的生产潜力概念,认为当满足最大腾发量ETm条件时,产量达到最大值Ym,即

Ym=m'·ETm/E0     (2-1-4)

由式(2-1-3)和(2-1-4)得到等比模型为:

Ya/Ym=ETa/ETm     (2-1-5)

即     1-Ya/Ym=1-ETa/ETm     (2-1-6)

式(2-1-6)反映了作物相对亏水量(ETD=1-ETa/ETm)与相对减产量(YD=Ya/Ym)之间的关系,是进行作物非充分灌溉管理和经济分析的基础模型,但由于模型中未考虑作物因子和管理措施的影响,因而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考虑到相对亏水量与相对减产量并非简单的等比关系,J.Doorenbos和A.H.Kasam(1975)等人考虑了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差异,引入了产量反映系数ky,将式(2-1-6)修改为适用于全生育期和任一生育阶段的线性模型(简称D-K模型):

1-Ya/Ym=Ky(1-ETa/ETm)     (2-1-7)

式中:Ky——产量反应(影响)系数或敏感系数,Ky一般由劣态性试验确定。

Wenden和Hanks(1981)的研究表明,该式对作物籽粒产量和干物质产量都是适用的;Rajput和Singh(1986)用印度不同气象条件下小麦的生长资料验证了该模型,发现1-Ya/Ym与1-ETa/ETm之间呈现密切的线性关系。国内农业及水利科研单位对式(2-1-7)也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认为该模型估算的产量接近实测产量,不少学者总结分析了适合于我国情况的Ky值的取值范围。FAO也推荐了不同作物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期的Ky值,供无试验资料地区分析使用。

线性模型在相对亏水量比值较大(一般认为1-ETa/ETm≥0.5),或描述全生育期相对腾发量与相对产量关系时,具有较好的精度,但产量随腾发量线性增加的假定并不完全合理。大量试验表明,作物产量与腾发量(或供水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2.1.1.2 非线性模型

一般的非线性作物—水模型为:

Y=a2+b2ETa+c2ETan     (2-1-8)

式中:a2、b2、c2——经验系数,由试验资料经回归分析求得;

 n——经验指数,n=0.5~2.0,由试验资料经回归分析求得。

非线性模型表明,随着水源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Y与ETa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增加关系。非线性模型反映了作物生理需水上限的特性,如2次型模型,当腾发量等于b2/(2c2)时,作物产量将达到潜在产量img139

根据非线性作物—水模型的特性,作物产量与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种方式表示:

1.单位面积产量(kg/hm2)与供水量(腾发量)ETa的曲线。

2.边际产量与供水量的曲线。边际产量[y=dY/d(ETa)],表示作物供水量的变化引起作物产量的变动率。

3.单位水量的产量(水生产效率)与供水量的曲线。水生产效率(K=Y/ETa),表示单位水量的作物产出量。

显然,边际产量曲线和水生产效率曲线均由作物产量—水模型分析求得。根据边际产量曲线和水生产效率曲线的变化规律,非线性作物—水模型可分为三个典型阶段。

img140

图2-1-1 作物—水模型的三个典型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位面积产量曲线的始点a到水生产效率曲线达到最大值kmax时所对应的c点(abc曲线段)。随着供水量的增加,水生产效率不断增加。水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此阶段的水生产效率。但bc段,边际产量逐渐下降,直至两者在g点相等,此时水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kmax时。第一阶段是作物需水最为敏感的阶段,此阶段供水量的增值效益也最为明显。

第二阶段:从c点到作物达到最高产量Ymax时的d点。当水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kmax时,随着供水量的增加,作物产量仍将继续增加,但边际产量曲线及水生产效率曲线不断下降,直至边际产量dY/ d(ETa)=0。此时,供水量达到充分灌溉的上限,作物腾发量ETa= ETm,相应的作物产量达到最大值Ymax。边际产量为零表明此时单位供水量的增加引起的产量增值为零。

第三阶段:作物产量Y达到最大后的持续下降阶段,该阶段作物边际产量为负值,水生产效率曲线继续下降,为不合理的供水行为。

非线性作物—水模型,根据地区试验统计资料分析建立,较真实地反映了作物产量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该模型在描述全生育期产量与水量关系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不同类型的灌区,不同水文年型,在调整参数的前提下,模型具有通用性。但该模型反映的是全生育期平均情况,模型掩盖了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这一重要事实,不能用以分析作物生育阶段水的分配。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生育阶段作物—水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